杨林:「幽燕杨家将」永清县杨家将传说的调查与研究
编者按:杨家将的历史故事与传说在我国的传播范围极广,包括河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安徽等众多的省市。廊坊市地处宋辽的交界地带,是当时两方相互交战与融汇的地区,在市内的霸州、永清、固安、大城、香河等地有着非常多的传说,且至今尚有不少历史遗迹,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本公众号注重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欢迎各地专家、知情者等多多提供有关论文或资料进行讨论交流。来稿请寄523090170@qq.com.兹选取编者所见的一篇佳作以飨读者,供大家阅读参考。
永清县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属燕国封疆之地,先秦时期属广阳郡.三国至隋属幽州。唐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置武隆县,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改名会昌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取‘沙漠永清’之意,改会昌县为永清县,属幽州范阳郡,县名沿用至今。由于永清地处于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边界地区,从古至今饱受了战乱洗礼。后晋石敬瑭称帝将燕云十六州作为礼物送予辽朝,永清当时属涿州,遂入辽。北宋政权对此深以为耻,一直有收复蕉云十六州全部失地的意图,并一厢情愿地将永清划入燕山府,此后,永清一带成为‘两属地”,受到宋辽两朝的管辖。杨家将抗辽的故事,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杨家将传说存在的中心区域为河北省永清县全境。其辐射区域达廓坊市安次区、霸州市、北京市大兴区及天津地区等周边地区。影响区域涉及整个华北地区。燕赵自古以来就是征战之地,永清正是当年北宋与辽、金对峙的战场遗址,也就是传说北宋时杨六郎把守三关口与韩昌、萧天佐交战的地方。近年来从永清地下发掘出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地下长城—一边关地道遗址”,为这些传说提供了佐证。边关古战道遍及永清县六个乡镇十一个村,面积达三百多平方公里,于1989年被国内专家确认为北宋初年用于“宋拒辽侵”的军事防御工程,并正式定名为‘古战道’。战道内部结构复杂、布局严密,既有藏兵洞、迷魂洞、翻眼、掩体、闸门等军事设施,又有气孔、灯台、土炕等生活设施。冀中平原无险可守,在宋辽激烈的战事中,除筑成防御外,挖地道以备战也是一种十分合理的选择。
而关于杨家将,历史上确有其事。杨继业原名杨业,为宋太祖的侍卫官。战殁后宋太宗追封其为太尉中书令,谥号。忠武‘,世称杨令公,因其英勇善战,精忠报国,当时被称为“杨无敌”。辽人也敬其英烈,于古北口修建“杨无敌祠”。苏辙路经“杨无敌祠”曾写下“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如碧血痕”的千古绝唱。宋辽古战道与永清县境内诸多宋辽时期的民间传说交相辉映,历经千余年形成了永清县杨家将系列传说这一民间文学的艺术宝库。其实即使没有古战道,从永清现存的历史遗迹、地名以及相关的传说之中,也能找出无数与这段历睫相关的佐证。
永清县后奕镇附近至今仍有一座土台,远远高山地表,人称“六郎台”。据县志记载,此台原“高数丈,广七亩,为宋将杨业(即杨继业)所筑;养马庄乡的杨官营相传就是宋帅杨延昭的中军帐,杨六郎当时就是在这里指挥若千军万马奋勇抗辽。里、外澜城传说是杨六郎驻军於口关(今霸州信安)时所筑。狼城寨并以狼城河分为里、外狼城,其河由边家河和浑河交汇而成,相传北岸为浑河水,其流浊;南岸为边家河水,其流清,属永清八景之一。后狼城改名澜城,这就是今天里澜城镇名称由来的传说。而养马庄、马厂、东溜、西溜相传都是杨六郎养马、放马的地方。
杨家将抗辽的故事,最著名的当属“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了,当年的天门阵方位应该在现在的永清县大辛阁乡一带。这里的村子大多叫做某营,如和顺营、雷家营、张四营等等,再往南的乡镇还有十几个以营为名字的村于子,相传这就是杨六郎作战时驻扎的七十二座连营。大辛阁乡北部便是天门阵的遗址了,这里有南岔口、北岔口、中岔口、等等村名,相传是天门阵的阵门。穆桂英破阵时所用的降龙木相传出自“彩木营”,算来彩木营算是她的娘家了。穆桂英首破的分阵为“东阵”、“西阵”,相传就是现在的东镇、西镇二村。
永清县杨家将传说系列其中最精彩的要数老君堂、杨家疙瘩两村村名由来和穆桂英大破迷魂阵的传说。老君堂、杨家疙瘩两村位于永清县城西北方向,老君堂村北周围是一片磨齿地,不论是谁.只要初来乍到,就得迷失方向,分不清东西南北。宋代巾帼英雄穆桂英就在这一带大破了白天祖的迷魂阵。穆桂英破阵时杨文广出生在狐狸疙瘩村,从那时起狐狸疙瘩便改名为杨家疙瘩。据老君堂村李延年老先生讲,榆林屯村南有两个南北相隔不到五十米的土窑,在南面土窑南侧十米远近的地方,距路边大约二十米有一片呈圆形盖顶大的茅草,一直是红色的,相传这就是穆桂英产下杨文广的地方。杨家疙瘩村现已自然消失,村民全部搬迁到南岔口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该村与老君堂周围的磨齿地已被当地群众改为规整的方田。
永清杨家将系列传说内容丰富,流传广泛,其相关作品包括《杨家将传说》之《穆桂英大破迷魂阵的传说》《后奕镇六郎台的传说》《养马庄乡杨官营村、养马庄村村名由来的传说》《东镇、西镇村村名由来的传说》、《彩木营村村名由来的传说》《老君堂村村名由来的传说》《杨家疙瘩衬村名由来的传说入《南岔口、北岔口、东岔口、西岔口、里岔口、陈岔口等村村名由来的传说》《和顺营、陈家营、雷家营、大营、曹家营、张四营等村村名由来的传说》《曹家务乡金沙滩由来的传说》等。
永清杨家将传说省级传承人:李延年,男,1925年生于永清县老君堂村。退休教师,解放前就在村中识字班任教,非常熟悉老君堂村北的磨齿地,榆林屯衬南的杨家疙瘩周围的地理环境,以及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传说等与杨家将有关的的传说。
永清杨家将系列传说的显著艺术特征体现在:分布范围广,涉及村落多,流传历史久远,以爱国主义为主导思想,在千余年的流传过程中无数的群众作者不断丰富发展了其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故事的主人公所被赋予的超人、超自然的能力又使这些传说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永清杨家将系列传说在永清境内流传逾千年,历尽岁月风雨的洗礼,沉淀了深厚丰富的文学艺术价值、历史研究价值、以及积极地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价值。这些传说主要围绕。反抗外敌入侵‘这一鲜明主题在百姓口头流传,尤其是在近代,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时期,这些传说一直激励着永清人民抵抗外辱,保家卫国。
目前,杨家将系列传说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已大大减弱,只有像李延年老师这样年逾耄耋的老先生才能偶尔讲起期中的一两个故事。能够生动讲述这些传说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尽快搜集整理永清县杨家将系列传说,使之成系统地保存下来,不但在历史领域、文学领域是一件大事,而且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进程中也是一件势在必行的大事。
注:此文原载于《文史艺术》2013年第5期(上),因发文仓促,未能与作者进行确认。本文所获赏金全部归论文原创者所有,如获奖赏,本公众号将与努力寻找作者,也欢迎作者通过邮箱或其它方式与本公众号的主办者进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