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少年张君秋从艺之路(七)与王又宸合作
张君秋
在张君秋自述中对于和王又宸的合作有以下几个要点:
1、搭王又宸班次数最多;
2、戏路最合适;
3、与王又宸去外地以天津居多,还有济南。
张君秋搭王又宸的班去天津之前从未与之在北京有过合作,与王又宸的合作是距离初搭雷喜福班的一年之后,这在自述中有点含混。
王瑶卿、王又宸《打渔杀家》
戏路合适应该是没错的。张君秋的大部分生旦对儿戏都得自王瑶卿的亲传,王瑶卿不仅与谭鑫培合作有年,与王又宸也有过合作。生旦对儿戏的合作方面,王又宸既是谭鑫培的女婿,也是“旧谭派”的主要继承者之一,从戏路上来说,他与张君秋的合作应该会比和其他老生合作更顺利一些。张君秋与王又宸合作的具有谭派风格的《四郎探母》《红鬃烈马》《御碑亭》《法门寺》《游龙戏凤》《桑园会》《打渔杀家》《南天门》《汾河湾》等,还有和马连良合作不太演出的《二进宫》《战蒲关》《桑园寄子》也唱了,合作剧目很丰富。
从合作的次数来说,应该是三次:
1937年3月31日-4月4日天津中国大戏院共5天6场;
1937年11月12日-1938年1月19日北京吉祥戏院共8场;这一期的最后一场贴《打渔杀家》《二进宫》双出,花脸是裘盛戎,这是张君秋第一次唱《二进宫》。张君秋自述中这出《二进宫》嫁接到了好几个不同的地方,都存在时间、地点的错误。
1938年1月31日(正月初一)天津中国大戏院登台,连续演出到2月17日(正月十八)。其中正月初一到初七、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均演双出,到正月十六《四郎探母》为止,共计16天26场。十六、十七、十八还加了三个日场的《天下第一桥》(即《洛阳桥》,张君秋所记的“自拉自唱”应该在这一期),因2月17日张君秋与马连良在北京新新戏院有夜场《三娘教子》,也有可能张君秋只参加了正月十六的《洛阳桥》演出。《洛阳桥》的内容本来就是可多可少,图的是热闹。
1938年2月15日《天风报》广告
其实张君秋所谓的“去天津最多”,也就两次而已。尽管后一次天津演出达半月之久,但这时的张君秋已经经历过1937年随马连良去上海连续40天的演出考验,舞台经验和演出人气都非比吴下阿蒙。演唱的剧目上增加了几出不太唱的老戏,如《母女会》《战蒲关》《汾河湾》,头二本《虹霓关》也唱了。这一期演出结束回北京没多久,王又宸2月23日病故,终年55岁。(关于王又宸的生卒年月网上多种介绍都不一致,此处采用“梨园百年琐记”网站说法:王又宸生于光绪九年,即1883年。)这一次合作是王又宸与张君秋最后的合作,也是王又宸人生的绝唱。
至于说张君秋与王又宸还去过济南,恐怕并非张君秋口述,而是口述整理者的判断补充。张君秋与王又宸有交集的只有1937年3月-1938年2月,期间王又宸在1937年9、10月间在济南演出,旦角是陈盛荪,上海《戏世界》有相关报道可以证实。除此之外尚未有资料可以证实张君秋曾经随王又宸去过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