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神经母细胞瘤:三阶段治疗模式

神经母细胞瘤依据年龄、分期、组织学类型及分子生物学变异,分为低、中和高危组。对于低、中危组,治疗难度不大,预后好,但高危组依然困难重重,不断有新的治疗方法或临床试验加入,治疗模式处于动态修正,但总的原则还是没变,治疗过程分为诱导、巩固和维持治疗三个阶段。
  一、诱导治疗阶段
  目的是尽可能降低瘤负荷,包括原发灶和转移灶,争取达到或接近完全缓解。强化疗4个疗程左右,然后手术,术后1-2疗程,化疗药物以DDP、CTX、ADM、VP-16和VCR为基础,现引入拓扑替康或依立替康。放疗一般放在化疗结束后进行,靶标:原发灶和持续存在的转移灶,放疗技术多采用调强放疗,其优点是能够精准达到治疗量,且对周围器官损害小。治疗期间择期采集自体干细胞冻存,备用干细胞移植。
  二、巩固治疗阶段
  目的是消灭诱导治疗阶段遗留下来的耐药细胞和残留病灶。因为是采用自体干细胞移植,安全性高。预处理方案选择至关重要,以前采用CEM(卡铂+足叶乙甙+马法兰),现改为Bu/Mel方案(白消安+马法兰)或Bu/Mel + 131I-MIBG。自体干细胞是否需要CD34分离纯化,尚有争论。
  三、维持治疗阶段
  目的是持续监测、消灭微小残留灶。方法包括:诱导分化及凋亡治疗,药物为13-cis RA,维持时间6个月;靶向免疫治疗:GD2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白介素2、GM-CSF)。
  与美国相比, 国内欠缺的是缺乏GD2单抗(Dinutuximab),这个问题或许有办法解决(国外购药?),用药经验也不是问题,中国的医生是很聪明的,具有快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但最大的障碍还是经济问题,Dinutuximab价格不菲。那我们是否有其它方法可以代替?笔者觉得GD2-CAR-T或许有望接替它,但需进一步经验积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