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央视《开讲啦》姜波教授所言“拜码头”的由来有待商榷!

姜波教授在央视《开讲啦》视频截图
本文3104字  图片14幅   视频1  阅读8min
【敬请点击右下方在看  以示鼓励 】
今年8月14日晚,央视《开讲啦》邀请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副主席姜波讲述世遗泉州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影响力。姜教授从中世纪外国人称泉州为zayton(刺桐)讲起,然后讲述了22个遗产点所代表的海洋贸易管理体系、产业经济形态、发达的水陆交通体系、包容的城市氛围等故事,既有生动的历史细节,又有宏观层面的归纳。姜教授历史知识渊博,对泉州世遗故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一气呵成,令人叹服。
但笔者认为,姜波教授在讲述江口码头时所说的“拜码头”由来值得商榷(请点击以下视频):
姜波教授在央视《开讲啦》视频片段

江口码头的小塔可能是孤例

姜波教授在介绍世遗泉州遗产点之一的“江口码头”特别提到了码头上的小塔。他说:“我在福建做过考古调查工作,每一个码头的旁边都会有一个塔或者一个小庙。福建人的行为规范里面,每次下码头上船的时候,都要拜一拜这个小塔,或者到旁边的小庙拜一下。从船上下来上码头的时候,第一件事,都也是要去拜一拜这个小塔还是那个小庙。我们叫什么,去拜一拜码头。所以拜码头拜码头,就是从这里而来。”

姜波教授在央视《开讲啦》视频截图

姜波教授在央视《开讲啦》视频截图

其实,泉州自唐宋以来的古码头旁边并无建塔,历代史籍文献亦查无此记载。姜波教授所言“每一个码头的旁边都会有一个塔”,不知是在福建何地考古调查得出的结论

就姜教授所指的江口码头(文兴渡)石塔,可能是孤例。因为,距此地1.1公里处的美山渡便无此类石塔的遗存或记载。这两处古渡统称江口码头,是南宋法石港遗存至今的古渡头,其他还有6个渡口(长春境2个、文兴境1个、圣殿境3个)至今无存。值得注意的是,法石是阿拉伯商人的聚居地,法石港主要停泊的是蒲寿庚的海舶。蒲寿庚曾在法石宝觉山上建有“海云楼”,以瞭望遣发海舶进出法石港。文兴渡可能属于本土汉人唯一的渡口,所建佛塔以示区别。否则,穆斯林怎有可能在此处建佛塔呢?

江口码头文兴渡宝箧印经塔局部
(图源:宋元郎/摄)

文兴渡方塔为宝箧印经塔,塔身为花岗岩 ,原有7层,当地俗称“镇风塔”,来往船只将其引导航向的航标之一,又称“航标塔”。从该塔残存的形制来看,其始建年代应在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开元寺拜庭“宋代二塔”(宝箧印经石塔)之后。宝箧印经塔按其功能分有五类:作舍利塔、作奉佛塔(开元寺宋代二塔既是)、作纪念塔、作镇桥塔(洛阳桥两座宝箧印经塔便是)、作风水塔。江口码头(文兴渡)之塔就是属于风水塔。除舍利塔之外,宝箧印经塔并不具有任何祭祀功能。

泉州开元寺拜庭宋代二塔

为典型的 “宝箧印经塔”,又称阿育王塔。

(图源:宋元郎/摄)

而泉州某申遗官网在今年3月30日介绍江口码头时称:“宝箧印经塔在佛教中,多用来供奉经文和祭祀之用,所以这座塔是当地人出海、返航时祭祀的场所,既是码头的标志,也是商人、船员祈祷行船平安的精神寄托。“此言纯属毫无史实根据的推论!

据笔者田野调查得知,该塔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法石村民从附近江底捞出该塔的“四面观音”构件。2011年,法石村民捐出该塔另一个四面分别刻有“佛”“法”“僧”“宝”字样的构件。2014年,该塔归安重修,仅为3层。当时,还定制重装了鎏金塔尖,实为“狗尾续貂”,极不相称,后被拆除。该塔归安后曾移动过两次,最初是在码头中间,后来又移动到码头的上方。

江口码头的“宝箧印经塔”
(图源:成冬冬/摄)

石湖码头并无建塔

我们再来看看泉州世界遗产22个遗产点的另一处“石湖码头”(唐称“林銮渡”,宋时又名“通济桥”,),并无任何石塔的遗存,文献亦无林銮渡旁边建塔的记载。林銮渡始建于唐开元初年,因建造者、唐代著名航海家林銮而得名。林銮曾首航勃泥(加里曼丹岛),是泉州与南洋(东南亚)群岛航线的开拓者。

石湖码头(林銮渡)
(图源:成冬冬/摄)

文献记载林銮造塔并非是在林銮渡附近,而是在泉州湾进入蚶江港的沿海一带。为引番舶入港,唐开元年间林銮斥巨资,用了近20年的时间,请善于造塔的工匠周仰在沿海造七塔,作为引航航标。这七塔是:钟厝塔(埔头塔)、钱厝塔、石菌塔(龙吟塔)、塔头塔(虎啸塔)、西港塔(凤鸣塔,又名西塔)、石兜塔(马嘶塔)、围头塔(象立塔)。塔高六丈有余,五层石砌结构,其形制如何,不得而知,现均无存。

《清明上河图》

见证码头旁边并无建塔先例

最后,再来看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是一副以纪实手法描绘和生动记录中国12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其中汴河场景片段见证了汴河两岸码头并无建造任何石塔。汴河是北宋时期,国家重要的漕运交通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商船云集,纤夫拉船逆流而上,靠岸商船装货卸货,一片繁忙景象。横屏查看该图(从右到左),可以看见河对岸有七八处台阶式码头。值得注意的是,该图右侧的商船架一“跳板”直接横跨在码头上方,在该图左侧没有码头的岸上也是直接架“跳板”横跨到船上。这种长条整木厚板实际上就是商船装卸货物最便捷的通道。如果每个码头都建有小塔,势必妨碍纤夫拉纤和船只装卸。

北宋《清明上河图》片段( 请横屏查看)

(高清图源:陈怀周/提供)

泉州南关港九个古渡口均无建塔

古代泉州顺济桥下的南关港沿岸码头鳞次栉比,千帆林立。元人庄弥邵在《罗城外壕记》中所记载“一城要地,莫胜于南关,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蜿蜒十几里的南关港便是闻名天下的刺桐港的具体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南关港北岸诸多码头并没有建造任何一座小塔,即便是到了近现代河床抬高,江岸外移所形成的“九星连珠”的九个古渡口,亦无任何石塔的踪迹。很有意思的是,以下第三图可以看到类似《清明上河图》的“跳板”。

清末顺济桥下南关港停泊的木帆船

( 图源:《天下之货仓》)

南关港9大古渡示意图

( 图源:《天下之货仓》底图:陈英杰/摄)

20世纪80年代顺济桥下的古渡口

(图源:《天下之货仓》 蒋长云/摄 )

“拜码头”出自清末民初

江湖社会的“隐语行话”

 姜波教授所言的“拜码头”出自于《海底·各地通行隐语》:“拜客“,①也就是清末民初江湖社会所谓拜访的隐语行话。隐语行话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群体中,作为交流信息的工具,得到了这一特定社会群体的普遍认同和遵循实用 。
一些具有秘密性质的社会政治组织以及手艺工匠行业,盗墓古玩、水运马帮、游戏杂技、梨园曲艺、巫卜星相等行业,乃至某些宗教民俗团体,都有这种各自内部使用的特殊交际符号,具有封闭性,但与外界并不完全隔绝。现在常用的“大腕”“挂彩”“反水”“跳槽”“走穴”“走路”(逃亡)等词,最早都是来自隐语行话。这种隐语行话,局外人不懂,但好奇心促使人们去一探究竟。因此,隐语行话逐渐为外部了解而流行开来,成为流行语。
”拜码头“最早是清末民初戏曲班社拜望演出地点的地主豪绅、军政要员及帮会头目,以求得他们的支持,盼个演出顺利。后来延伸为新到一个地方,初来乍到,向当地有权势的人打个招呼,以示尊敬,并寻求保护与支持。
可见,江口码头的小塔并不能证实姜波教授所言的“每一个码头的旁边都会有一个塔”。实际上,”拜码头“的由来与姜教授所说的每次上船下船都要拜一拜码头的小塔或小庙没有半毛关系,”拜码头“纯属出自清末民初江湖社会的“隐语行话”

①李子峰:《海底/民间秘密结社与宗教丛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

泉州申遗成功  三重特惠继续

《天下之货仓》 北京·九州出版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