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兄父母心

小宛

《诗经欣赏》—小雅 ‧小旻之什·《小宛》

(峻岫)

这是两千多年前周代末期,普通人苦口婆心地规劝兄弟走正路的一首诗歌。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榖似之。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榖。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小宛》,大夫刺宣王也。亦当为刺厉王。”[《毛诗注疏》]这首诗歌,不是讽刺周宣王,就是讽刺周厉王。而且这里所说的周宣王可能有误。周宣王是周厉王之子,他在政治上还是有所作为的,史家称为“宣王中兴”。“小序谓‘刺幽王’,注疏本误作‘宣王’。孔疏。《苏传》、《诗缉》皆引序作‘幽王’。”[清·姚际恒《诗经通论》]何以诗名《小宛》,是说:“王才智卑小似小鸟然。”[《毛诗注疏》]“宛”就是小的意思。命名为《小宛》是讽刺君王不聪明就像一只小鸟一样。此说牵强附会。

《小宛》是不是讽刺周幽王或者周厉王呢?朱熹说:“《小宛》,此诗之词最为明白,而意极恳至。说者必欲为刺王之言。故其说穿凿破碎无理尤甚。”[南宋·朱熹《诗经集传》]朱熹不同意《小宛》是一首讽刺诗。他说《小宛》“此大夫遭时之乱而兄弟相戒以免祸之诗。”[南宋·朱熹《诗经集传》]朱熹的“大夫造时乱”,兄弟相诫勉之说,显得太“宽泛”。而且他说这首《小宛》没有讽刺的意意,也遭人反对。“按‘彼昏不知’二句明是刺王;乃辟其‘刺王’之言,弗思甚矣!”[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其实这句话,是有所指的,“彼昏不知,壹醉日富。”是说整日喝酒,喝得天昏地暗以显示自己的富贵,恐不能说这就是讽刺君王吧。有人说《小宛》“贤者自箴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谓“自箴”就是自我规劝,自我告诫。“今细玩诗词,首章欲承先志,次章概世多嗜酒失仪,三教子,四助弟,五、六则卜善自警,无非座右铭。”[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此种意见看为中肯,实则不妥。

《小宛》共分六章。

第一章,诗人说:“宛彼鸣鸠,翰飞戾天”。“宛,小貌。鸣鸠,鹘雕。翰,高。戾,至也。”[《毛诗注疏》]鹘雕就是斑鸠,一种小鸟。诗人说,一只小小的斑鸠,能飞上天吗?“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我心里非常忧伤,不能不想念起父母和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从天黑到天明,一夜都没有睡觉,都在怀念父母先人。谁是小鸟?自己是小鸟?兄弟是小鸟?从“念昔先人”一句可以看出,诗人是把自己以及兄弟们比作小鸟。

第二章:诗人写到:“人之齐圣,饮酒温克。”“齐圣”就是正直的圣人。“温”是指温柔、温和不过火。凡是中正的人,喝酒也会醉,但是不会酩酊大醉,烂醉如泥,能够把持不住自己。“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只有无知的人,昏头昏脑的人,觉得自己富有,就天天喝的醉醺醺的,以显示自己的富有。君王会用每天饮得酩酊大醉来显示自己的富有吗?“酒池肉林”是用来挥霍的,不是用来显示富贵的。“各敬尔仪,天命不又。”诗人说,应该敬慎威仪,自觉一点,自知一点,“天命”过去,就不会再来了。“君王”都认为自己为王,是天命注定,只有一般人才有“时运”来去的问题。显然这不是讽谏君王,而是在规劝兄弟。

第三章:诗人说:“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这里的中原,不是指中原大地,而是指田野中。“菽”是粮食作物的统称。意思是,老老实实地耕田种地,普通老百姓才能有饭吃。“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桑虫也。蜾蠃,蒲卢也。”[《毛诗注疏》]郑玄解释说:“蒲卢取桑虫之子,负持而去,煦妪养之,以成其子。喻有万民不能治,则能治者将得之。”[《毛诗笺》]这句话是比喻,要好好地耕田种地,好好地教导兄弟们。“教诲尔子,式谷似之。”要用善良来教诲他们。“谷”是善良,要教育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善良。

第四章:诗人写到:“题彼脊令,载飞载鸣。”“题”嫁接为“睇”就是看见的意思。“脊令”就是“脊鸰”,也称“鹡鸰”一种水鸟。意思是你看那“鹡鸰”鸟,一边飞翔一边鸣叫。比喻“兄弟友爱,急难相顾。”[《毛诗注疏》]“我日斯迈,而月斯征。”“迈”与“征”解释为远行的意思。“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应当早起晚睡,勤勉与耕作,才能对得起生你、养你的人。这还是对于兄弟的规劝。

第五章,诗人说:“交交桑扈,率场啄粟”。“交交”是小的意思。“桑扈”,也是一种鸟,名青雀,又称窃脂。青鸟虽小,它也会吃肉食的,如果没有肉食吃,它就会啄食场中的粟米。“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榖”。“填”解释为“尽”;“岸”,解释为“狱讼”。意思就是:“可哀哉!我穷尽寡财之人,仍有狱讼之事。无可以自救,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从何能得生?”[《毛诗注疏》]

第六章:诗人写到:“温温恭人,如集于木。”宽厚恭敬老实的人,犹如一些落在树上的小鸟。“惴惴小心,如临于谷。”他们小心谨慎,就好像站在峡谷边上。整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免不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小宛》既不是什么,大夫刺宣王,也不是什么讽刺周厉王。《小宛》就是一首西周末年一般农民兄弟艰辛生活的画卷。作者自比小鸟,不希望能够一飞冲天,但希望能够兄弟团结,相互提携,平安幸福,对得起父母先人就行了。诗人对于整天花天酒地的兄弟进行规劝,不要以为自己非常富有,就整天弄得酩酊大醉浑浑噩噩的,殊不知,“天命不又”,运去弗来。第三章,依然是教诲兄弟。古人认为,“螟蛉者,桑上小青虫也,似步屈,其色青而细小。或在草莱上。蜾蠃,土蜂也,似蜂而小腰,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七日而化为其子。”[《毛诗注疏》]意思是必须担负起教诲兄弟的责任,使之转化为善良的人。第四章说到他自己。“题彼脊令,载飞载鸣。”自己一边飞行,一边鸣叫着、呼唤着兄弟们。有人解释“我日斯迈,而月斯征”。以比喻“我王当日此行,行视朝之礼;又而月此行,行视朔之政,与群臣议政事,日有所决,月有所行,亦如脊令无肯止息时也。”[《毛诗注疏》]其实诗人是说自己兢兢业业地过日子,犹如负重远行,没日没夜地跋涉,所以才有后一句:“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的话。第五章,诗人还是在规劝兄弟,他说,小鸟也是应该有肉吃的,一旦没有肉吃,就必须去啄食场中的粟米了。如果弄得穷困潦倒,一无所有了,为填饱肚子,必然“率场啄粟”,吃了人家场中的粟米,就可能摊上牢狱之灾。拿着一点米去求人占卜,问一问到底要不要做牢啊?是吉还是凶啊?自然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因此反问“自何能榖?”如此结局,还能有平安无事吗?第六章诗人写的就是心情,自己是好人,是老实人,温厚的人,但是整天生活得战战兢兢的,如履薄冰。他在为谁担心,为自己的兄弟担心。西周末年,社会在激烈地分化,兄弟们也在走着不同的道路,可是你不能忘了,对于普通人来说,吃饭才是最大的事;不要忘了“天命不又”;不能对不起父母先人。诗人为兄弟的幸福平安,操心劳神,殚精竭虑,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真是长兄,父母心啊!(署名 原创)

(0)

相关推荐

  • 十方:【诗经】小雅小宛注译

    遠山之巔,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十方:[诗经]小雅小宛注译 小雅小宛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 ...

  • 菜鸟记611-可怜天下父母心,小升初简历模板何处寻?

    万一您身边的朋友用得着呢? 各位朋友早上好,小菜继续和您分享经验之谈,截止今日小菜已分享600+篇经验之谈,可以文章编号或关键词进行搜索. 微信推送规则发生改变,如果您想看到小菜每个工作日的经验之谈, ...

  • 天下父母心,没有那个父母不愿儿女好的,同时也愿为他们无私奉献,这就是父母……

    天下父母心,没有那个父母不愿儿女好的,同时也愿为他们无私奉献,这就是父母……

  • 经典微小说:《一袋父母心》

    那年,我在一所大学做辅导员,几乎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各地的父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看望自己的孩子.他们嘘寒问暖,我也倍感欣慰. 但有一位学生,他感到特别失落,因为四年过去了,父母竟然从没有来看 ...

  • 可怜东方神童魏永康的父母心

    8月24日晚播出的<新闻会客厅>向公众展示了东方神童魏永康现今的尴尬状态:这位天才儿童在13岁自修完小学至高中的课程,以602分的总分考入湘潭大学:四年后又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入中科院高能物 ...

  • [转] 三七粉针对22种疾病的搭配用量 转载自医者 父母心(拒聊)

    三七粉针对22种疾病的搭配用量三七粉针对22种疾病的搭配用量,18到80岁都适用!收藏~三七粉是中药的一种,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三七粉的治疗功效非常强,那么如何吃法才是正确的,才能发挥的功效呢? 三 ...

  • 家事春秋:父母心(作者 晓阳)

    门外等候的中年男子见了我,忙陪笑脸问:"是李老师家吗?" 看他手上提着的月饼盒,我知道是家长乘中秋拜托老师来了. 我礼貌地把他让进门.见只有我一人,他将东西放在桌上,自我介绍说:& ...

  • 妙建法师:感恩理解父母心 传统现代双结合

    中国的"孝"字,上边一个老,下边一个子,就代表老和子.合起来讲是老和子要交,方为孝.这就是中国五种造字法中的象形文字."孝"字若拆开,老是老,子是子,就是上下有 ...

  • 方知天下父母心

    一粒粟中藏世界,数重花外见楼台,儿女长大亦父母,方知天下父母心. ..........................拨云见日大运红,年年岁岁一般同.

  • 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

    11月3日,我有幸参加"落实立德树人与创新型专业化班主任队伍建设高峰论坛"讲座,会上,十九大代表.衡水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文霞老师向我们作了<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的专题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