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一部“书法圣经”,共943个字,被后人评为:草书之祖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界,几乎每一个领域都有着许多传世的经典,这些传世的经典,指引了后来者的继承和延续以及创新。
在书法史上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无数经典法帖,书法这一门艺术可能就是断绝了。在古代的传统法帖当中,有许多影响后世极为深远的经典。是后人学习书法不可错过的绝好范本。
最高的经典,莫过于王羲之的书法了。
朱大有草书《临十七帖》
书法史上从梁武帝时期楷书,皇家便致力于搜集王羲之的法帖,这种“搜集”不乏巧取豪夺之举,例如“萧翼赚兰亭”一事,到了唐太宗时期,皇宫内藏王羲之法帖总计有3000多纸。
唐太宗将这3000纸,其中每一丈二尺而一卷,将其相似的内容连缀成卷。
在数卷王羲之的法帖当中,其中最经典的一幅作品乃是记录了王羲之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这14年的草书信札。横跨了整个王羲之的中晚年时代。
朱大有草书《临十七帖》
在一部《法书论》当中有这样的记载:
“晋世右军,特出不群,颖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创立制度,谓之新草,今传《十七帖》是也。”
这件作品便是著名的《十七帖》。
有人说:《十七帖》是王羲之留给后人的一部“草书圣经”。事实也确实如此,学习草书的人如果不对《十七帖》进行仔细研究,那么他的草书水平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十七帖》可以称得上“草书之祖”了,后世草书名家无不是从此帖当中得出教益而后卓然成家的。
朱大有草书《临十七帖》
《十七帖》在草书界的地位就好比《集王圣教序》在行书界的地位一般,当然,这两部帖当中的诸般技巧,也完全可以应用到其它书体当中!
真正高明的书法作品绝不会是“狂怪”之作,个性极为突出的作品也绝不是普通的书法学习者应该学习的作品。而这件《十七帖》的境界可谓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一种“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境界,无丝毫习气。
后世学习者学习《十七帖》,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个性,从而形成千人千面的面目。历来被学书之人奉为“书中龙象”!
朱大有草书《临十七帖》
《十七帖》当中几乎包含了草书系统中你所需要掌握的所有用笔之法、结字之法和谋篇布局之法,有人说,将这本帖练好的之后,你必能有大成就!
可惜的是,《十七帖》传世仅为拓本,对于初学者来讲大为不利,若是没有“透过刀痕见笔痕”的功夫则很难把握其笔法要旨。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部经典的墨迹临本,来对照练习,这也是古人练字的一个妙法。
在历代临摹《十七帖》的作品当中,苏东坡临本仅得其意而不得其形,米芾临本也仅而拓本,康里子山临本,将笔法做了简约处理不可学,赵子昂的临本,得其形而失其意,项元汴、董其昌等人的临本皆不如意。
朱大有草书《临十七帖》
在明代有一个不知名的教书先生,他一生以临摹《十七帖》逼俏而使后人铭记,他就是朱大有,他临摹的《十七帖》堪称千古无双,直入晋人门户,以汉魏笔法作为依归,完美还原出《十七帖》当中晋人神髓,他临摹的《十七帖》也成为了后世学习草书经典的入门典范。
对照着朱大有的《十七帖》墨迹临本,再去看王羲之的原拓,你对于《十七帖》的领会将会更加深刻,这就好比有一位极为高明的老师为你细细指点一般!
朱大有草书《临十七帖》
如今,我们将朱大有临摹的这件《十七帖》按照原作大小进行1:1复制,还原出了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字字与真迹一模一样。
欲购此朱大有临《十七帖》,请点击下面惠购:
朱大有草书《临十七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