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故事会】龚增元|退休这些年(二)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作者简介
龚增元,湖北罗田人,年逾古稀,微信昵称老者,现居乡下老家。大学文化,从亊中学教育近半个世纪。酷爱文学,退休后尝试写作,所写文学作品多发表于纸媒、网络公众平台,《九天文学》特约编委。著有《耆年杂集》,《乡土情缘》。
龚增元
退休在家,闲无所事,能吃能睡,好胳膊好腿,总想着要做点么事。不能像猪一样吃了睡睡了吃,胖得圆鼓鼓的走不动路。再说,生命在于运动。于是种菜是我的必修课。挖地,浇水,施肥,培苗,除虫,锄草是我每天必做的作业。我也乐意去做。喜欢老伴表扬我,给我戴高帽子。她说我盘的地平得象镜子,菜地的土细得似乎用筛子筛过一般,施肥浇水过后嫩嫩的菜苗也掐得出水来,似两三岁的女娃儿一般。我现在基本上掌握了每季什么菜,怎么种,怎么施肥。家里一年四季不缺绿色的青菜,吃不完的,还可送些左邻右舍或那些空巢老人。
菜种得好,有一种快乐感,也有一种幸福感。读着宋代苏辙种菜的诗:
久种春蔬早不生,园中汲水乱瓶罂。
菘葵经火未出土,僮仆何朝饱食羹。
强有人功趋节令,怅无甘雨困耘耕。
家居闲暇厌长日,欲看年华上菜茎。
就觉得更有一种说不出道不尽的诗情画意。
种菜看起来简单,真要动起手来做又不太容易。它需要懂得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比如季节,气候,土壤,物种,生长周期等等。什么季节种什么菜,必须要合理安排,科学管理。菜园里这批莱或那季菜收过后,又要栽种这批莱或那季菜,要与农时及二十四节气配合好。还要见缝插针,不浪费土地资源,尽量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多种植一些蔬菜。
每年白露或八月中秋一过,我就去镇农技站买回各种各样的菜种。如上海青,矮脚黄,白美人,黑大头,高梗白。我特别喜欢种这些菜,尤其是黑大头,上海青,叶片厚嫩,颜色墨绿,口感柔软,味道鲜美。我先将菜地挖好,将大块的土疙瘩用锄头捣细,然后平整。洒上菜籽饼,再搅拌均勻,然后挑几担化粪池的水泼湿,待菜地干爽后,再平整一次,均匀地洒上菜籽种,用平时烧的火灰粪盖住。这样底肥施足,以后只管浇水就行。
过了五七天,菜苗争先恐后地从土里钻了出来。然后又抬起头站了起来。这时用洒水壶将菜地洒湿,又过四五天,菜苗长高了,长齐了。早晨起来到莱园子里一望,哇塞!只见菜地里的菜苗在露水的滋润下,油油的,绿绿的,嫩嫩的。油得发亮,得娇滴,绿得逼眼。像是从一幅绿地毯上剪下来的,又像是浓缩版的蒙古大草原,长得高的零散的菜苗像草原上放牧的马儿羊儿。望着自己亲手种的菜,那惬意的快感,那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洋溢在脸上还挂着汗珠的笑意里,缺了两颗门齿的嘴巴高兴得半天还合不上。
种菜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利用早晚就行。还有大把的闲暇时光。我又不打麻将不打牌。鱼也不钓了,因为有次钓鱼扯个几斤重的大鱼兴奋过度掉水里淹了个半死,幸亏钓友将我从深水区扯起来才保住了一条老命。那次嘿惊了魂才不钓。但我白天又坐不住,总想找点别的么事做做。这不,瞌睡来了儿子送个枕头。儿子原先在地区电大机械制造专业班毕业派遣到湖北精峰内燃机试验设备厂当钳工。这个厂从事内燃机试验设备的专业研制生产的厂家。主要生产各种喷油泵试验台,喷油嘴试验台,产品销往国内各大油泵油嘴厂,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改制后,叫湖北精峰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原企业是黄冈市重点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品荣获原机械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产品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世界各地,国际畅销产品。改制后,工人自谋出路。儿子自然下岗外出务工。挣点钱回乡自主创业。办个养殖场。我就支持他创业,让他尝尝创业的艰辛,吃点苦头也是一件好事。
因我家是城镇户口,老家没有田和地。于是我去帮他租地,搞土地流转。我与一家一家的农户做工作租地,签合同。然后去小组长家,去村部找村委干部,去镇畜牧站,去国土所,去县环保局,申报,审批,备案,办无数手续,到农商行争取小微企业贷款。嘴说破了皮,脚跑肿了,累得直不起腰。如今要办点事好难啦!幸亏国家有政策,省市有文件,方才办好有关事宜。
做厂房,买设备,装电源这些都需要大笔资金,又需要体力支撑,尤其是做厂房,农村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去了,小工不好找,无奈我也天天做没有工钱的老小工。那难受的滋味,个中酸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一幕幕至今还在我脑海中翻腾着呢。
各种审批手续,证件办齐了,厂房做起来了,设备安装到位了,养殖的鸡进了笼子,我才松了一口气。至于后面的养殖过程这里省略不写。我只想将它总结出来,写下几句顺口溜作结:
创业艰难百战多,养殖蛋禽上规模。
劳其筋骨苦心志,市场销售利润薄。
改革开放政策好,小微企业要搞活。
环保土地常督查,鸡场关闭无奈何!
(未完待续)
向上滑动阅览
相关链接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