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数学启蒙的关键,不在于加减法,而是培养孩子的数感

人们通常会用小孩子能数多少个数,是否会加减法,来判断这个小朋友数学好不好,这恰恰是数学启蒙的一个误区。

像我家的孩子,对数字很敏感,也很能数数,4岁4个月左右的时候,别人问他3+7等于多少?他脱口而出说是10。人家反过来问7+3呢?他就不知道了。

我还记得他两岁多的时候,他的数字认得很清楚,但是并不能和物体配对,比如说数字3连线3个苹果,他看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弄。下图是我帮忙纠正以后的答案:

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对于数感的表现,数感是很直观的东西,孩子只有大量接触不同的数字概念,才会慢慢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才会有数学概念。

我们都知道,数学学好了,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很强,对于再学习其它学科,也是很有帮助的。

数学,也不是简单的会数数,会加减法,还有归类、空间感、规律排序、距离远近、高矮长短等概念。

分享我常用的几个方法:

1、随时随地把数学概念融入到生活当中

我始终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分不开的,生活中的一切和数字相关的,只要我们能想起来,就可以作为我们的教材。

当他想吃零食的时候,让他自己拿着钱去买,接受找零,我们在后面跟着就行。

数一数书架上的书有几层,一套书有多少本,这些都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告诉孩子1、2、3、4,和4本书,4块积木,效果完全是不一样的。

和爸爸妈妈比一比高矮,比谁跑得远,走在路上的时候,认识东西南北和时间,这些实施起来也不难。

2、保持孩子的兴趣

提起数学,我想我们的第一反应大都是枯燥,但是又很想上瘾。

我之前买过那种大量刷题的书,我观察到孩子在这里碰到了2+7,在我的提示下他知道了是9 ,隔天再次碰到的时候,还是不知道。

说实话,这种干巴巴的刷题的方式真的不可取,还会破坏孩子的兴趣。

在这里,分享一套有用又有趣的绘本启蒙书《数学来了》。

20本,适合3-6岁的孩子

随书赠送两张贴贴纸,孩子基本上都很喜欢这种操作。

这套书总共20本,包含了一些很基本又很重要的数学概念,比如分类、认识平面图形、认识时间、规律排序、空间感、方位等等。

全方位培养孩子的数感,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根据《指南》而来

孩子在4岁之前,数理逻辑的脑回路就差不多定型了,所以,在学龄前及时引入数学启蒙概念,会有利于这一块区域的发展。

《数学来了!》是由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钟林娇主笔,和研究会的专家老师们花了一年的时间共同打造完成的,适合3-6岁的孩子。

包含重要的数学基本概念,为3-6岁孩子量身定制

孩子接触得多,才会有概念

个人觉得这套书比较符合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内容很有趣,不那么枯燥,每一个概念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讲到最后,故事也听了,数学概念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一举两得。

重要的是孩子看得懂,也能接受。

比如说《认识时间》这一本书里,通过钟先生一家的日常故事,让孩子对时间有了基本认识,并产生一定的时间概念,还把时、分、秒分为时时、分分和秒秒,真的好萌啊。

扫二维码,也可以听故事,但还是建议爸爸妈妈讲,这样比较有感情

讲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导孩子分辨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不得不说,这样的书很懂孩子。

为了加强孩子们更轻松的理解,书的最后一部分设计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把贴纸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我家孩子以前就是看墙上的挂钟认识时间,但是我用了这个绘本之后,觉得绘本里的表述才是更合适的,两者互补效果更好。

有的绘本文末是一道推理题,比如,怎样移动火柴才能让答案变成9呢?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也可以完全让孩子开动小脑筋,算一算这道题。

每一本书,每一次打开都有不一样的惊喜,在我们下班以后,在孩子晚上睡觉之前,不妨把这些书拿出来,和孩子一起玩一玩,共度那些属于我们的独一无二的小美好。

《给孩子的时间旅行书》:历史启蒙,从这里开始

带娃看世界,用脚步丈量更多美景,如果不能,书本也不错

如果带孩子乘坐高铁,请记得带上这本书,很应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