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彩的钧窑,无力的声张:一个钧瓷艺人的心声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钧瓷最靓丽的写照。
在钧瓷“万彩”、“万象”的背后,也有不和谐的音符。
那么,在“万彩”的钧瓷行业,一个普通钧瓷艺人的心声是什么呢?不妨看一看《一个钧瓷艺人的心声》。
此文是一个钧瓷艺人在首届中国(河南)工艺美术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上的讲话稿,今日全网首发,以飨读者。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工艺美术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很高兴受邀前来参加“首届中国(河南)工艺美术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我相信,论坛的召开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一件盛事和幸事,我谨代表钧瓷界的全体同仁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大家的真知灼见,在工艺美术发展与保护取得的累累硕果表示由衷的期待。
作为嘉宾围绕“工艺美术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一主题发言,本人有些许惶恐。作为工艺美术行业的从业者,今天我谨从“厚重的钧瓷文化”、“我的艺术追求”、“我的困惑”、“我的一些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感悟”四个方面讲述“一个钧瓷艺人的心声”。
一. 厚重的钧瓷文化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形成了中原这片沃土厚重的文化,并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长期居于正统的主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玉文化、青铜文化、陶瓷文化为主要载体的中原文化,成为了河南乃至中国最重要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中原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钧瓷文化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开创了中国铜红釉的创世先河;
镜头下漂亮的钧瓷釉色,photo by zhangyi workshop
2、遵循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理念;
3、体现了端庄大气、雄浑厚重的皇家气度。“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充分体现了钧瓷文化的本质和内涵,钧窑的窑变艺术是钧瓷先人对中国陶瓷的一大贡献,开创了中国陶瓷美学的先河,改变了当时南青北白的陶瓷格局,使中国陶瓷进入了五彩斑斓的世界。
钧瓷的美体现在工艺和釉彩的幻化,代表钧窑文化顶峰的宋官钧以简约、雄浑、厚重著称。宋官钧把皇家的造物理念融入到钧瓷作品中,体现的是高贵和奢华;把工艺在国家层面展现到了极致,在釉彩方面最明显的体现是窑变:即在钧瓷烧制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能人为控制的色彩。
我来自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那是我的家乡,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几千年的陶瓷文化在家乡的土地上传承和发展,这里也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钧窑的发祥地。作为一个地道的神垕人,我感到由衷的骄傲与自豪,钧窑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中国陶瓷上熠熠生辉,占据着重要的文化地位,成为中华文化最优秀的组成部分。
赤、橙、黄、绿、青、蓝、紫,大自然丰富幻化的色彩都有可能在钧瓷作品中得以展现。与富有多变的纹路,釉中灿若星辰的微小气泡,相互交织,变化万千,构成了一幅幅迷人的画卷。有层林尽染的雄厚,有清风明月的怡人,有火树银花的绽放,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高山云雾霞一朵,夕阳紫翠忽成岚”是钧瓷美轮美奂的真实写照。
镜头下漂亮的钧瓷釉色,photo by zhangyi workshop
钧瓷的美不仅在釉彩,二液分相釉的烧制成功是钧窑先人对陶瓷文化的一项重大贡献。钧瓷的釉质给人提供了含蓄之美,在钧釉中存在着大小不等的气泡和细小的结晶,二者的共同作用是钧釉呈现了温润如玉,乳光内含的艺术效果。清新而不张扬,温润而不夺目,这种莹润的质感给人带来了心情愉悦的艺术享受,在陶醉中感受钧瓷文化的魅力。
钧瓷文化给人的视觉享受,不仅体现在莹润的釉质和丰富多变的釉彩,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则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理念上。特别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儒家中庸和谐处世之理,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符合了历代文人雅士的审美取向,精神追求。经过千年的历史积淀,钧瓷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处处闪烁着中华文化的光辉。充分体现着中国民族文化的进取精神!
王现锋代表作《玉钧玺》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钧瓷在当今社会,历年来都是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钧瓷文化又成为中国对外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的名片,钧瓷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正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质的提升。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神奇的窑变艺术,道法自然,和谐包容的民族精神,让人在感受到大美无言的钧瓷作品之时,也萌生了许多新的人生感悟。
二. 本人的艺术追求
作为一个钧瓷文化的从业者、守望者和坚守者,看到钧瓷文化的蓬勃发展,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感恩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于国家对文化产产业的大力支持;钧瓷文化传播者的辛勤劳动,文化学者的鉴赏评论和引领;广大钧瓷藏友对钧瓷文化的挚爱。不仅让每一个钧瓷文化的爱好者,分享到钧瓷文化带来的视觉和艺术享受,大家不约而同的担起了传承文化,缔造经典的重任,都在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王现锋在制作钧瓷
在几十年的钧瓷生涯中,我深爱着家乡厚重的钧瓷文化,努力耕耘,忘我探索,以希为钧瓷文化增光添彩,在钧瓷文化的大范畴中形成了自己个性特别鲜明的钧瓷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把钧瓷文化和玉文化充分融合,使自己的钧瓷釉彩充分体现温润如玉,含蓄内敛的质感。这么多年的探索在钧瓷釉彩体现玉润质感方面,把钧釉的温润如玉提升到了新高度。
2、提高钧瓷的烧制技艺,把钧瓷的唯美展现给世人。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先后推出了《马踏飞燕》、《女娲补天》、《禅宗达摩》、《回报》等系列悬空烧制的钧瓷作品。我团队尝试在 1300 摄氏度高温来展现钧瓷作品的艺术美感,不仅展示了钧瓷人高超的烧制技艺,更体现了作品的工艺特征,艺术特征,文化特征的高度融合。
王现锋经典代表作《马踏飞燕》
3、我倡导把钧瓷文化和奇石文化结合,把奇石文化型的自然幻化和瑰丽多变的钧瓷釉彩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文化特征,扩展了钧瓷艺术新的表现形式,丰富了钧瓷文化的内涵。
4、把中国优秀的传统哲理文化和钧瓷文化结合。以中国的古训,经典的历史典故为创作素材,从传统的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使钧瓷作品达到形美釉美意美,更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这么多年的坚守和付出,正玉钧窑先后推出了马踏飞燕、玉逍遥、禅宗达摩、滴水之恩、听禅、佛音等系列作品。多件作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中国陶瓷艺术大展的金奖,多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收藏。在自己为钧瓷文化付出的同时,也分享了钧瓷文化的快乐,能够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三. 钧瓷艺人的困惑
诚然,在钧瓷光鲜的背后,也有不和谐的音符。
我相信与会的老师也会有同感,即一个行业一个人靠作品成名后,会有一些缺失道德底线,缺少职业操守的从业者,会假冒仿制其老师的作品,借老师名作之名,从而达到渔利的目的。这种现象让人深恶痛绝,我也是其中受害者一员。但面对钧瓷行业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也无能为力,对每一个受害者的遭遇又无可奈何,就连我们钧窑行业巨头之一的大宋官窑也面临作品被仿的困扰,维权毅然无力。究其原因,我归纳了一下,大概有如下几点原因:
1、整个社会氛围,对知识产权重视的程度、力度,和我们的期望值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这种现象还会长期存在。
2、国家知识产权如专利权的受理时间太长,从几个月到两年多时间不等,给每位艺术创作的老师付出的时间成本太高。
出席中国(河南)工艺美术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
3、从艺老师的作品大多是艺术价值高经济总量弱,受多种条件制约,有时明知有侵权仿冒行为的客观存在也只是在语言上说说,行动上真正去保护其知识产权的比较少。因为从法律上、精力上,财力上,知识产权的鉴定上都有顾忌。
4、国家在大案、要案上惩戒力度大,而在一般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由于没有和行业精准的机构合作共管,从而使仿冒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事实上,造成违法成本太低,让人没有敬畏之心,从而造成仿冒之风的屡禁不止。这种现象挑战的是社会良知,是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藐视,是对老师艺术成果的公然剽窃,是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绊脚石。
四. 关于工艺美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点体会
我们在谈知识产权保护的时候首先要有(知识产权)尽早申请注册的意识,从国家法律层面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的时候,不仅仅是通过国家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而更多的是担当起维护社会公平秩序的责任。
钧瓷行业同仁陈奎峰、王现锋出席论坛
为良好的社会氛围做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为清风气正,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希望知识产权保护单位与从业老师建立协作关系,为从艺老师的知识产权保驾护航。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在这大好的春光中,期盼知识产权的春天常驻人间。助推中国的工艺美术事业登上新的台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