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含争议的宋六陵和它的堪舆史意义

2019年11月20日,《人文中国行》摄制组一行对位于浙江绍兴市越城区的宋六陵进行了堪舆考证。
宋六陵,南宋帝、后陵园,因攒殡南宋六帝而得名。内葬宋高宗、宋孝宗等南宋六帝和宋徽宗、宋钦宗及宋哲宗元祐皇后(孟太后)等帝后。

宋六陵平面布局图(来源:hi.baidu.com)

现整个陵区占地2.24平方公里,陵在盆地中间;东傍青龙山,南接紫云山,西依五虎岭,北靠雾连山,山水交融,风景秀美。
对其堪舆评价,曾在宋宁宗死后奉旨卜地的理宗朝吏部侍郎杨华奏曰:

“泰宁寺之西,山岗伟峙,五峰在前,直以上皋、青山之雄,翼以紫金、白鹿之秀,层峦朝拱,气象尊崇,有端门、旌旗簇仗之势,加以左右环抱,顾视有情,吉气丰盈,林木荣盛。”(见《绍兴府志》)

由此可见,负责卜选陵地的官员,对此间之优劣心知肚明,如是评价已属过奖。
平心而论,在常人眼中,陵地周围风水自是不俗:四应、堂局等诸要素俱备,周边山水灵动,秀峰林立;但作为皇家风水显然不足:龙力所限,虽有秀美之气象,却无真龙大结之实质。盆地内实乃出进士、府台之地,而绝无王气,更别说以此作为帝业振兴、光复疆土的堪舆根基。
若仅如此,尚不会在当时和后世引起广泛的争议,以至成为堪舆发展史上一个典型案例而备受关注。
对于这一典型的“东南地穹,西北地垂”之地,因山为陵,立穴于上,虽好不了多少,但绝不会差到哪去。遗憾的是,陵地却偏偏选在盆地中心的低洼地带,而画地为牢;此陵自孟太后起,六陵全下,始为偏安之局而终至赵宋灭亡。
铸成这一堪舆憾事的,是深刻影响赵宋王朝的“五音姓利法”。南宋皇陵区确定后,作为五音姓利核心的方位说辞便成为陵地营建的唯一标准,左右着陵地的堪舆操作:有关官员以五音姓利指导选址,以五音姓利判断吉凶,以五音姓利决定陵地取舍……《云麓漫钞》卷九这样记述:“今绍兴攒宫朝向,正与永安诸陵相似,盖取其协于音利,有上皇山新妇尖,隆裕攒宫正在其下。”
将五音姓利作为先决条件,其他风水元素绝难兼顾,吉地不用、用地不吉的出现不可避免。起于隋唐、兴于两宋并“完善”且实操于皇室的五音姓利法,不仅体现于绍兴六陵,更显现于巩县八陵。

朱熹像(来源:hi.baidu.com)

事实上,早在绍熙五年(1194 ),宋孝宗病逝,围绕着孝宗陵地问题,即发生了一场以朱熹为代表的抨击五音堪舆法的重大论战。(详见《朱子全书》之《山陵议状》)

朱熹《山陵议状》书影

攒宫宋六陵,本身无可非议;引来激烈论争的,不是陵地选择的条件与背景,而是陵地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可惜的是,因为应战方的缺乏,减弱了这场论争的学术意义。但作为五音堪舆法产生以来又一次的标志性事件,亦可管中窥豹,以见其术与理之一二。
指导赵宋皇陵选址、营建数百年,给后世以重要影响的五音姓利法,自东汉王充、唐初吕才之后,再一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和强烈质疑。其后,随着郭璞堪舆理论的进一步普及、杨筠松风水术的广泛传播及张子微堪舆巨著的横空出世,中国堪舆发展方归于正途。
需要提醒的是:
早已证伪、自宋之后在民间基本绝迹的五音姓利说,因诸多原因,在现代又见端倪。任其滥觞,一则误人于术之末,二则给本就艰难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堪舆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因素。
此对致力于人文堪舆之途的诸位同仁,可谓正道沧桑,任重而远……

目前,疫情还在汹涌,恰逢各地春节后陆续复工,人员往来频繁,感染传染病几率增大。此时,大家既不必过度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尽量做到不出门,出门务必做好防护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一起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桐源文化祝愿全国人民早日战胜新冠肺炎!

文丨桐源文化

图丨桐源文化、网络公开来源

欢迎点赞、转载和转发,谢谢!

点击下方感受更多风水案例

人文中国行1人文中国行2

人文中国行3人文中国行4

人文中国行5人文中国行6

人文中国行7人文中国行8

人文中国行9人文中国行10

人文中国行11丨人文中国行12

钦天监1钦天监2钦天监3钦天监4

孔子1孔子2孔子3孔子4孔子5

孔子6孔子7孔子8孔子9孔子10

朱熹1朱熹2朱熹3朱熹4朱熹5

朱熹6朱熹7朱熹8朱熹9朱熹10

风水1风水2风水3风水4风水5

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南京5

清朝1清朝2清朝3清朝4清朝5

清朝6清朝7清朝8清朝9清朝10

曾国藩1曾国藩2曾国藩3曾国藩4

曾国藩5曾国藩6曾国藩7曾国藩8

洪秀全1洪秀全2洪秀全3洪秀全4

洪秀全5洪秀全6洪秀全7洪秀全8

李嘉诚1李嘉诚2李嘉诚3李嘉诚4

秦始皇1秦始皇2秦始皇3秦始皇4

秦始皇5秦始皇6秦始皇7秦始皇8

崔与之1崔与之2崔与之3崔与之4

桐源居士著作

学习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

版权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资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