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双猫”——“季猫”与“程猫”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我们泰兴人有句俗语,叫做“猪来穷,狗来富,猫儿来了开当铺” ,这俗语道出了猫至兴旺发达亦至的吉祥的特别。况且,“猫”谐音“耄”,具有长寿的寓意,更不用说猫驯良可爱,擅于捕鼠,有护粮之功了。故而,“猫”古来即为人们所宠,并且成为入画的好题材。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猫”之待遇几度甚比明星亦就不奇怪了,时至如今,互联网上不是还有“猫星人”“喵星人”的流行昵称么?
不过,要真正据史探究的话,爱猫、宠猫之甚,之烈,恐怕要数明清两代最为登峰造极了。据《猫苑》记载,明朝宫内养猫之风兴盛至极,猫们甚至获得了自己的职称:母猫称作“某丫头”,公猫叫做“某小厮”,更有那些级别高的猫,被尊为“某管事”,领俸禄赏赐,可见,明朝时的人们对猫的喜爱。因此,明朝几乎就是一个“猫奴”时代,明朝的皇帝差不多都是“猫奴”,且是史上地位最高的“猫奴”。这些猫奴奇葩,不仅养猫、宠猫、尤爱画猫。明仁宗没事就画猫考大臣,明宣宗画猫画到后世留名。上好如此,影响自然是深远的。在清朝取代明朝后,这样的“猫奴”之风,尤其是画猫之风无疑依然会盛行一时。所以,明清两朝猫画的创作是最为兴盛的时期,比如:徐渭、八大山人、扬州八怪、任伯年、季应召、程璋等虽画风各异,但,画猫皆以写意取胜。其中,季应召和程璋都是清代时的江苏泰兴人,两人的猫画可谓独领风骚,别树一帜!
季应召出身于清代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字葵藏,擅长画猫,有"季猫"的美誉,著有《畊砚田斋笔记》。其父为清代著名藏书家季振宜。季家原先在泰兴县季家市(今靖江市季市镇),后来迁到泰兴县城。清代康熙时期,当时全国的富豪有"北亢南季"之称,邓之诚的《骨董琐记全编》卷三中说:"乾嘉间海内富室,推宛平祝氏、査氏、盛氏,怀柔郝氏。康熙时平阳亢氏,泰兴季氏,皆富可敌国,享用奢靡,埒于王侯。祝米商也,郝起农田,余皆业鹾典。""北亢"是指山西平阳府的亢氏,人称"亢百万"。南季指的就是泰兴季氏。这个家族从明代季三卿开始,历经数代,在康熙时因为经营盐业积累下巨额的财富。与此同时,季氏家族还出了许多进士,尤其是季应召的父亲季振宜,十八岁就中了进士,为清代著名的大藏书家,所藏之书富甲天下。
明末清初,藏书之风很盛,一是做学问需要,二是社会风尚如此。常熟毛晋,建“汲古阁”藏书,后人称为“毛抄”。毛家没落后,其后人将藏书多卖给了季振宜。著名学者钱谦益建“绛云楼”藏书,顺治七年,该楼73大椟书被火烧毁,幸存于家中的宋、元刻本后归其族侄钱曾。钱曾是著名的藏书家,钱曾死后,藏书也归了季振宜。
  季振宜少负异才,聪颖过人,诗风文采及治学之勤,尤为人称道。清顺治三年考中举人,时年17岁,次年成进士,出任浙江兰溪县令,有政绩,升为刑部主事,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广西道御史,后考选浙江道御史。两任谏官。他为官恪尽职守,风节凛然,弹章数十上,屡劾权要。季振宜一本奏章,解万家百姓苦难,蜚声乡里。后又巡盐河东(今山西黄河以东),不久乞归。
  季振宜的祖父是贡生,父亲是进士,兄长和他本人也是进士,可谓家学渊源。季家除做官外,又经营盐业,为其购书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不但藏书,还收藏字画。曾将所藏宋版书编录成《延令宋版书目》(又名《季沧苇书目》),后由乾隆时人、校勘家黄丕烈刻印传世。季振宜的藏书印,有“宋本、御史之章、紫玉元居宝刻、季沧苇图书记、沧苇、季振宜读书、季振宜字诜兮号沧苇、季振宜藏书”等,后人可据此来鉴别版本,被尊称为“善本目录之泰斗”。 季振宜归隐林泉后,与朱彝尊、严绳孙、姜宸英等当时被称为“江南三布衣”的名噪一时之士交,他们经常聚会于“嘉树”园中,诗酒唱和,甚为相得。姜宸英曾为之作《嘉树园记》。
季应召就生长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他是季振宜的长子,虽然没有取得多大的功名,只是一个岁贡生,就是从州学中被选送到国子监读书取得的功名,但是练就了一手画猫的绝技。因为他的家中藏有名画无数,从他的祖父季寓庸开始,家中不但藏书,还收藏字画,比如东晋王羲之的摹本《神龙兰亭》和元朝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就都曾经被他收藏。每天耳濡目染,让他成为一个擅长画猫的大家。据说他画的猫,得者贴壁上吓鼠,有“活猫不如季猫”之誉。但或许是因其家境富裕,不以画谋生,所以季应召的画作流传不多,泰州博物馆所藏的《双猫图》原系收藏家蔡礼泉旧藏,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季氏精品。
此作品左下方有楷书落款“葵庄应召”,下有名号印,款是穷款,字小也不显眼,虽游离于画意之外,但却突出画面主题,图中从上而下,是一件竖立的木架,木架拼接精巧,架子右侧,挂着一长柄如意,木架中间,悬挂着一件玉璧,玉璧中间,镌刻有一大大的“喜”字,而画面着重表现的是两只在木架下方嬉闹的花猫,两猫体形有些许差异,黑白色的狸猫趴伏在木架上,看着灰白色的狸猫,灰白色的狸猫看着自己的伙伴,弯着腰,前足伏地,后足蹬地,尾巴上翘,似乎要随时跃扑起来,两只花猫皮色光亮,眼光明亮,凶猛中透着活泼,季应召把花猫嬉闹这种凡俗的事情搭配风雅的场景进行表达,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悉心感悟及深厚的写实功底。
季应召的猫画,可以说带动了泰兴画猫风尚的流行,在其身后,又有恽清甫、端木芷湘、程璋、刘延芳、孙景儒等人擅绘猫图,这其中以后来寓居上海的程璋名气最盛。当时,有“季猫”之称的季应召画的猫几乎无人企及,只有程璋的猫画,敢于一比,可相媲美。
程璋生于清朝末年,原名德璋,号瑶笙,祖上由安徽新安移居泰兴,他是生于泰兴,长于泰兴的地道泰兴人。他后来寓于上海,曾任教江苏省立第二中学(草桥中学)。叶圣陶、顾颉刚、吴湖帆、郑逸梅等人都曾亲受其教泽。后来束装北上,到清华大学任教。晚年南返,寓居上海,鬻画自给,在此期间结识了许多朋友,如冯梦华、陆廉夫、黄宾虹、赵淑孺、贺天健等,直至去世。
程璋在现代绘画史上是一位创新派画家。当时的画坛被苏南吴门四王的画风所笼罩,大家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而程璋参用西方绘画技法,创新透视画法,结合写生,在风行画派之外自创新貌。程璋画猫,以纯古之画法,融合西洋画理,于写生中重写神,简直把猫画活了,若用放大镜看,会显现阴阳透视之妙。金铽题诗赞日:"江乡风物季家猫,海上寓公名益高。乞与成都伴琴鹤,归装他日发轻舠。"(金铽《邑人吴筱衫以程璋画猫贻马县长,属题其端》)但是保守派却不以为然,认为程璋的画不是正宗,甚至斥为"野狐禅",将其摒弃门外。实质他的画能结合实际生活,富有创造性。他的学生、掌故名家郑逸梅在《程瑶笙在画坛上的创新》一文中称道:"即就艺术而论,也足和任伯年、吴昌硕、徐悲鸿并列。"知师莫如弟子,这种评价应不为虚言。程璋的《双猫窥鱼图》尤为著名。此画描绘的是一幅秋天的美丽图景。一湾池水迂回流淌,岸边苇草萌发,树枝随风而动,显得遒劲与洒脱。池塘边两只花猫,匍匐在岸上,双眼紧盯着池塘中的游鱼,仿佛在欣赏它们欢快的舞姿。溪水远处,淡色轻染,烟霭迷濛。全画以水墨设色技法来表现物象,工整细致,将岸石的坚实感,猫鱼的柔滑感,苇草的飘逸感,树枝的风动感,表现的惟妙惟肖。
晚年程璋双目失明,虽经治愈,遇事一怒,又复发作,至老只治愈一目。故晚年不能绘画,而作擘窠大字,并请嘉兴篆刻家朱其石刻"盲人骑瞎马"一印,钤于书作上。富有传奇意味的是,1936年旧历2月20日他因心脏病发作逝于沪的那天,正是他的生日,而且时辰都一样,着实颇显得有点不凡。
季应召和程璋这两位泰兴出生的杰出画家,虽然各自的猫画作品都特别出色,但他们的作品又有一点不太一样,季应召的画流传于世的不多,而程璋的画作流传于世的尚不少,故宫博物院就藏有其《双猫窥鱼图》等。本世纪初,国家文物局开列禁止出境的书画家名单,程璋与齐白石、徐悲鸿等一起名列其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