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龙飞: 棉里藏爱冬不冷
棉里藏爱冬不冷
重庆涪陵 何龙飞
棉,对于我们过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亲人们再把爱藏进棉里,一个个冬天就不再那么寒冷了。
儿时的冬天出奇地冷,因为经济拮据,家里就缺衣少裤,也缺少棉被。这还了得,会把幺儿们冻坏的,父母着急了。经过商议,父母决定:再穷也要多制两床棉被,加上原有的旧棉被,才能保证一家人睡得暖和。于是,父亲出面,雇请了弹花匠,弹制成了两床新棉絮。母亲拿出白包单、花被面铺盖好,与父亲一道把棉絮缝成了新棉被。哈哈,父母满意于这样的“作品”,我和弟弟也高兴极了,睡在新棉被上打滚,引来父母乐呵了好一阵。
晚上,屋外寒风肆虐,不能不令人打冷颤。索性到棉被窝里去,无疑是明智选择。我们关好门,脱鞋后,率先奔向棉被窝。父母做完家务,也进了棉被窝。于是,一家四口人挤在棉被窝里,说些冬天的话题,论些天下大事,道些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讲些逸闻趣事,倒也其乐融融。尤其是父亲像说评书那样讲《薛刚反唐》《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故事,精彩至极,迅速将“家庭故事会”进行到高潮,赢得我们的阵阵掌声。自然,有棉被的温暖,有父母的关爱,我们觉得越来越暖和,冬夜的氛围越来越温馨。
不知不觉间,我们竟然听着父亲的“催眠曲”,酣然入睡了,连梦都做得格外香甜。实际上,父母在我们睡后还摆了很多龙门阵,还不时查看我们是否掀被条,没掀开,就放心了,要是掀开了,则及时盖好,以至于他们睡得很晚,操碎了心。即使是半夜醒来,父母也会查看我们盖棉被的情况,妥善处理后,才会踏实起来。
第二天起床后,父母见我们还未醒,就帮我们把棉被盖严实,确保温暖依旧。我们终于醒了,他们就放下手中的活,过来帮我们穿衣服、折叠棉被,很是让我们感动。“看嘛,都要像这样把棉被整理好,美观,耐用,得珍惜哟!”这时,父母有感而发,教导我们了。
“要得!”我们理解父母的意思,赶紧答应。不单要做说话的巨人,更要做行动的高子。我们请求父母教我们折叠棉被,他们一点都不保留地传授技巧,并做示范。我们学得也快,要不了几次练习,就学会了折叠棉被,虽说不上“四棱上线”,倒也较为整齐,自己中意,父母口头表扬,怎能不令我们倍感温暖呢!
日复一日,夜复一夜。棉被让我们荡漾出了欢声笑语,让我们暖和有加,让我们乐此不疲地度过一个个寒冬。特别是父母把爱藏进棉被里后,更让我们感到了暖心,从而倍添勇气和信心去战胜寒冬,然后自豪地感叹:这个冬天不再冷!
外出到重点中学读书后,我们在继续享用到父母缝制的棉被后,就希望把身体也用棉袄、棉鞋“武装”起来,以便消除“冻疮”、“冰口”。遗憾的是那时家里经济更为吃紧,已不能实现我们的愿望。怎么办呢,幺儿们的身体要紧啊。父母一时陷入沉思,愁眉苦脸。“天无绝人之路!”还是父亲头脑灵活,想到了远在江苏的姨娘,她那里应该有棉花,求她想办法,一定能解决此问题。母亲也豁然开朗,当即叫父亲写信求姨娘办理,接下来,就是等啊等,盼啊盼,可谓望眼欲穿。
没过多久,包裹寄来了。父母打开一看,果然是棉袄、棉鞋,刚好够我们穿。在穿上新棉袄、新棉鞋后,我们颤抖的身子就不再打抖了,脚也暖了,似乎全身上下都有一股暖流在流淌,那才叫真正的暖。刹那间,我们仿佛看到了姨娘慈祥、可亲的面容以及缝制棉袄、棉鞋佝偻的身影,听到了她关爱、祝福的话语,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湿了衣襟,透了心灵。再看看在身边端详我们的父母,一样可亲可爱,我们还能说什么好呢,只有眼含热泪感激的份了。“好好珍惜就是!”父母洞察了我们的心思,反复叮嘱我们。
是的,我们爱惜着棉袄、棉鞋,极尽所能地让它们伴我们度过寒冬,拥有温暖,安心读书,才不愧对姨娘及父母的爱。然而,由于同学吸倒床烟,不慎将我的棉袄、棉鞋、棉被付之一炬。尽管得到了赔偿金,但已无藏有爱的“棉”品,我伤心不已。事已至此,无奈成为定局。我只好怀念姨娘的好、求父母再制新棉品度冬天、以好好学习的方式来报答和感恩,尽可能减少一些愧疚。
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逐渐改善,棉制品越来越普遍,添置已不费吹灰之力。父母也赶上了潮流,依然把爱藏进棉被里,等待走出大山、在城里定居的我们回去享用,过上暖冬。可惜,我们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极少或未能遂父母的愿,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还好,我们像父母及姨娘那样,把爱藏进了适时添置的棉被、棉衣、棉裤、棉袜等棉制品里,给家人以无尽的温暖,令他们情不自禁地发出“这个冬天不再冷”的感叹,也算是对亲人们的一点告慰和弥补吧!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何龙飞,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涪陵区作家协会秘书长、涪陵区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涪陵区第四届科技拔尖人才,著有散文集《松荫荷韵》《种瓜种豆种文字》《纸背乡愁》,获得首届国际东方散文奖、第三届华夏散文奖最佳创作奖、重庆新闻奖、涪陵区乌江文艺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