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戈金刚:杨氏太极拳医学基础——精、气、神学说
杨氏太极拳是以强身保健、防病治病为锻炼目的的一种主动训练方法它与中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预防医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都有密切关联。在众多的医学原理中,与杨氏太极拳关系最密切的有精、气神学说,阴阳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的概念,后逐渐转化成医学概念。精又称精气,含有元素的意思。气的特点是无形而又不断运动变化。气聚则形成有形之物,物散则又成无形之气。所以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实际上是气的变化结果。神是主宰一切事物变化的,即“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而神的本质是一种极清的气。
1中医学对“阴精”、“阳气”的论述
(1)“阴精”的含义:阴,泛指有形的物质。精,精华之义。明精,指有形的精华物质。阳,泛指无形的功能。气属阳,泛指人体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和作用。人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阴精和阳气的协调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病理现象,都是二者失调的结果。阴精和阳气一旦分离,生命就要终止。所以,阴精与阳气是不可分割的。
(2)“阴精”的形成:阴精的来源,一是禀受于父母;二是源于后天得之于饮食。所以,生命延生后,精的来源完全依赖于水和食物的化生和补充,(内经》强调“人以水谷为本”,并指出生命之“神”,即“水谷之精气”。
(3)“阴精”的作用:阴精是人的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人体脏腑经脉的营养、皮肤理的滋润、关节孔窍的溉濡、肌肉筋骨的充养,均依赖于阴精。人的生长壮老、形体精神、免疫康复、生殖繁行,也与阴精息息相关。
(4)“阴精”受损的原因:①情志过度变化:《内经》:“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显而易见,喜、怒、悲、忧、恐过度就会伤精而致病。②过度劳累:中医学主张“形劳而不倦”,则百病不起。过劳则伤气,气耗则损精。精气不足,则百病丛生。故《素间・宣明五气篇》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说明过度劳累是阴精受损和致病的重要原因。③饮食不节:阴精的来源,在于饮食物质的摄取。如不注意节制饮食,狂饮暴食或过饥、过饱过冷、过热就会损害五脏而影响了五脏储藏精气的功能。
2中医学对“气”的论述
(1)“气”的含义:气,在古代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这种观点引人医学领域后,气就成了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人的种种生命现象。
尤其是那些宏观有规律的变化,以及用肉眼察觉不到的原因,有时也以气论之。故把有形物质称为阴,无形物质称为气;把物质称为阴,而把功能称为气;把脏府称为形脏,而把脏腑功能活动,分别称为心气、肝气、肺气、脾气胃气、肾气、经气、络气等。因此,中医学所说的气,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如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
(2)“气”的形成:分布在人体不同部位的气,其生成来源虽略有不同,但不外平肾中精气、水谷之气和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三方面。肾中精气又称元气,是先天之精气,受于父母:水谷之气是由牌消化吸收饮食面来,是后天之精气:清气来源于大自然,经肺吸人体内。气生成的多少・与肺、牌、肾三脏有密切关系。其中牌的受纳与运化功能尤为重要。
由于气的来源不同、功能不同、分布的部位不同,因而有不同的名称:
⊙元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它是人体各种气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种。元气主要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出生之后,要靠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它分布周身,激发和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因此,元气意充沛,脏腑功能愈健旺,身体就愈健康。反之,则元气衰惫,百病丛生。
⊙宗气: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与牌运化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积于胸中的气。胸中不仅是宗气积聚之处,又是一身之气的运送输布的出发点。它有两大功能,其一是出于喉咙而行呼吸,它关系到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其二是贯注心脉而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营气:营气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富有营养的物质。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与血同行,发挥其营养作用。由于营气与血液关系极为密切,故常“营血”并称。
⊙卫气: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化生、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它运行散布于脉外,主要功能是护卫肌表,抗御外邪侵入,控制汗孔开合,润泽皮毛、调节体温、温煦脏腑等。
⊙经气:经气,来自原气、宗气、营气和卫气,是肺吸入的清气和肾中的精气与经气的结合,通行于经脉的人体真气(又称正气)。它是经络功能的基础,对全身气血和各脏腑的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3)“气”的功能:气对人体有決定生死作用,气的运动一且停止,生命活动意味终正。气分布于人体不同部位,各有其功能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6个方面:
⊙推动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作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输布等都要依靠气的激发和推动。若气虚,推动作用减弱,生长发育就会退缓,脏腑、经脉的功能就会减退或发生血行滞缓、水液不化、津液不布、痰湿内生等病变。
⊙温煦作用:人体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主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的调节。如果温煦作用不正常,就会出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等症状。
⊙防御作用: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另外,在疾病过程中气不断发挥抗病功能,不断消灭病邪,使健康得以恢复。
⊙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对体内某些物质、某些代谢产物等有固摄、控制与调节作用。如气能统摄血液,不使之溢出脉管之外,控制汗液、尿液与精液等,使其有节制的排泄,不会导致自汗不止、小便失禁、滑精、早泄、遗精等症。
⊙气化作用:气化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化生。二是指脏腑的某种功能活动。如《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所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这里的气化,即指膀脱的排泄功能。
(4)“气”受损的原因:情志的变化最能仿“气”。情志活动与内脏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情志的变化,首先影响心脏功能,然后分别影响其他脏腑,出现种种不同的功能失调和气机紊乱,故《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3中医学对“神”的论述
(1)“神”的含义:神,又称神明。在中医学中主要是指人体精神状态肾以及一切正常的意识活动。把人的精神一一神,与人的躯体一形,看成个统一的整体叫形神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如能与外界复杂的环境协调
统一,人就能身体健康。
(2)阴阳与精神活动:把一切事物看作不断变化着的矛盾,这一朴素的辨证唯物论思想。阴阳的协调是人体保持躯体与精神健康的根本。《黄帝内经》指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五脏与精神活动:《黄帝内经》指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一方面强调了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指出了精神活动的正常有赖于全身脏器的功能协调同时又对精神活动的内容作了简单的概括。杨氏太极拳即是通过“调神”来调整五脏功能的。
(4)“神”的作用:“神”的功能包括了人对周围世界的感觉、知觉,也包括了人的学习、思维、智力,还包括人的动机、情绪和意识状态等。杨氏太极拳特别注重对神的调节。“调心神”是杨氏太极拳锻炼的主要环节。通过对心神的主动控制,来协调精神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调整与之相关的五脏六腑的功能,使之向良性方向发展,这是杨氏太极拳的健身祛病重要原理。
作者:戈金刚,杨氏太极拳第四代嫡传人杨振铎首次入室弟子,著名武术家、中医内功按摩专家、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戈金刚出身中医和武术世家,从小就耳濡目染养生之道,并在5岁开始习练少林拳。1995年在河南少林寺举办的首届国际少林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获金奖。戈金刚是无锡传教太极拳、太极剑国家竞赛套路的第一人。在无锡历次全民健身运动中,他组织和指挥了三次“千人太极拳”表演,曾被评为无锡“十大健康人物”“十佳健康榜样”。因在全国推广39式杨氏养生太极拳,主张通过练拳健身祛病,被媒体称为“拳疗奇人”。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