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加减藿香正气散::通过舌、脉、便来判别湿邪的轻重比例。则一加减正气散。若身痛表象明显,则二加减正气散。若已化热,则三加减正气散。若寒湿困遏脾阳,苔白滑,则四加减正气散。若脾虚便泄,则五加减正气散。
通过舌、脉、便来判别湿邪的轻重比例临床治疗湿热疾患,当分消走泄,当判别湿、热的比例不同,如二加减正气散的舌白、三加减的舌黄,四加减的舌白滑,分别看出湿热的比例不同。湿邪郁久可以化热,故三加减正气散中以舌白转变为舌黄为酿热的标志症状,治法由分消走泄转变为清利湿热,加杏仁滑石,杏仁宣肺气以祛湿,滑石清热利小便。而脉象上,二加减的脉象模糊,四加减的脉右缓,更是看出前者为湿重,后者为脾被湿困。通过舌脉突出病机,故四加减只有舌脉症状。四加减正气散中以舌白滑、脉右缓为主症,体现了寒湿之象,湿为阴邪,困遏脾胃,损伤脾阳,故由淡渗行气祛湿,转变为苦温燥湿法。方中草果厚朴为达原饮义,达原饮中,草果厚朴槟郎为主药,辛温燥湿,达于膜原促邪溃败,此时取草果、厚朴为辛温燥湿。重视便质在湿邪辨证中的应用。一加减的大便不爽,二加减的便溏,五加减的便泄。通过三者的不同反应病机。大便不爽为湿邪三焦郁阻,故祛湿行气即可。便溏为湿邪下迫大肠,故二加减加入通草、薏苡仁淡渗利湿,利小便实大便。便溏为脾虚,故五加减用苍术健脾止泄。通过舌苔、脉象、大便细节的问诊,能够帮助我们去把握湿、热、虚的比例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正气散及五个加减正气散方证当动态看待。疾病有病位、病性、病势等。藿香正气散为表里合病,五个加减正气散为单纯里湿,为内生湿邪阻滞气机,各有方证特点。五个加减正气散,针对湿邪在里的不同情况,三焦湿郁,则一加减正气散。若身痛表象明显,则二加减正气散。若已化热,则三加减正气散。若寒湿困遏脾阳,苔白滑,则四加减正气散。若脾虚便泄,则五加减正气散。临床当中,从藿香正气散的表里合病、外寒内湿,进行加减化裁,可治疗湿邪在里诸证。应当将六个方剂整体来看,从而构建湿邪治疗体系。我们说“芳香化浊法”是“藿香正气散”的简方。通过五个加减正气散其实也有助于我们对芳香化浊法的两个加减有所体会。比如在芳香化浊法里面,所谓热明显的时候偏于热者加滑石、甘草,那就和三加减藿香正气散里面加滑石是相似的。在芳香化浊法里偏于湿者加神曲、茅苍,其实就是和四加减和五加减正气散是有些类似的。所以芳香化浊法也可以认为是加减的正气散。小结一下,藿香正气散是临床常用方剂,其方证为外有风寒,内有寒湿郁阻。吴鞠通对其进行发挥形成的五个加减。五个加减方中共同主药为藿香、陈皮、茯苓、厚朴,体现了四味药物的临床重要性,也体现了苦辛法的应用。吴氏通过五个加减正气散,强调了湿邪祛除需重视气机,重视运脾,其中麦芽、谷芽、神曲、山楂的消导药物应用也是临床特色,临床治疗脾虚湿蕴的时候,常常加入焦三仙或者炒神曲,都有助于运脾化湿。五个加减应当动态看待,如分别通过舌、脉、便质的变化判断湿邪轻重与病机特点,同时可以结合芳香化浊法来看,从而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湿邪辨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