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文字符号

清朝末年,河南安阳小屯发现了商代甲骨文。这个发现当时震动了中外学者。人们曾一度认为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事业的发展,出土了大量有文字的甲骨片。从已经得到的资料看,迄今已发现甲骨文字约4000多个单字,已经考释的近2000个。经过研究,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已经很完备,文字结构不仅已经从独体趋向合体,而且有了大批形声文字,所以甲骨文肯定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国最早的文字的产生当在殷商以前。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发现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器上刻画有较多的符号,这就使得寻找中国早期文字和文学起源的目光集中到新石器时代陶器刻画的符号上。接着又在马家窑、良渚、大汶口等文化的陶器上先后发现了不同的符号和图画符号。在山东省莒县陵阳河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大口尊上,刻划了一个文字图像。图像由圆形太阳、半圆形火苗和五个尖的山峰构成(见图1)。据考证,这是古人在山顶点燃柴禾,举行祭祀太阳仪式的写照,也是一种文字,反映了古人类对太阳的崇拜。同时出土的还有二十多个类似的图像文字。已故的古文字学专家郭沫若先生认为:“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于省吾先生认为大汶口文化陶器上刻画的图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由发生而日趋发展时期”。

1  山东省莒县陵阳河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大口尊及其图像文字。

然而,1977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解放营子镇大南沟村石棚山的红山文化小河沿类型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带有不少文字符号的陶器(见图2)。有关专家认为,小河沿文化文字符号应是最原始的文字符号。

2  大南沟石棚山墓葬出土的陶器。

小河沿文化是1974年以赤峰市敖汉旗小河沿乡(现四道湾子镇)白斯朗营子南台地遗址命名的红山文化小河沿类型文化,距今4850年左右。正式发掘的属于该文化的遗址还有翁牛特旗大南沟石棚山、林西县锅撑子山、敖汉旗石羊石虎山墓地、敖汉旗三道湾子、敖汉旗四棱山、喀喇沁旗屡子店西山、赤峰市三座店、赤峰市元宝山区四合村哈啦海沟、辽宁省朝阳市庙前地等。

专家们认为,小河沿文化陶器上的文字符号,不同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和渚良文化陶器上孤立的符号(见图3),也不同于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文字图画符号,而是更先进。它虽然也类似图画符号,但却使人看到了象形文字的雏形(见图4、5)。

3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渚良文化、大汶口文化陶器上孤立的符号。

4  小河沿文化一件陶器上的文字符号。

5  小河沿文化陶器上类似“鸟”的图画符号。

专家们指出,小河沿文化图画符号有许多新特点,有些与甲骨文字相近,“字”与“画”是有内在联系的,是其一体化的开端,使人们看到由图画符号演变为象形文字的轨迹。

小河沿文化陶器上的图画符号已走出刻画记事体系,文字符号数量不少,形体也较复杂,不仅有简单的族徽或崇拜物的标志,而且出现了记事或祭祀文,如石棚山墓地52号墓出土的筒形罐上,周身刻有7个图画符号,这7个图画符号同时刻画在一件陶器上,它们之间当是有着内在的联系,是一个整体,是为了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些图画符号具备了表达语言的功能,因此小河沿文化陶器上的图画符号,可以认为是原始的象形文字。

有的学者认为,七个图画符号是一篇早于夏代若干世纪,更早于殷商武丁时代甲骨文约有千年的原始祭祀陶文,是汉字的源头。七个图画符号分别为“织,豆,田,窑,窑,豆,窑”,全篇破译为“你会织麻布,你会祭鬼神,你会种庄稼。窑1祭祀你,窑2祭祀你,窑3也祭祀你”。

也有的研究者把这7个符号解释为:天穹突然下沉,打了一个大雷,光芒普照,隆隆之声回旋,掉下一块山石(陨石),由燕子(玄鸟)背负,安置在这片田野上,这是天神命令燕子飞到地面上留下的神物。而一位叫李擂的研究者认为,解释为记录陨石下落过程是错误的,这些刻画文字是一次对大洪水爆发前后情况的记录,应翻译为:四周的天空忽然暗淡下来,黑暗的天空紧紧地压在山峰上,大地如同黑夜一样看不清楚,乌云翻滚,狂风大作,乌云夹着暴雨紧贴着山峰倾盆而下,雨越下越大,田地和高耸的山峰也被淹没了

有学者认为,从单个图画符号来看,这7个图画符号中,有一种符号很像倒飞的鸟(见图4)。这个图画符号同甲骨文中的“至”、“帝”相似。殷商是以“玄鸟”为图腾的,所以把至高无上的“帝”写成燕形,头部呈倒三角形,而小河沿文化陶罐上的倒飞的鸟图画符号,也是一个呈倒三角形的头,这很可能与小河沿文化时期先民们崇拜鸟图腾有关。因此,商文化起源于中国北方,与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以及夏家店下层文化关系密切。

赤峰市博物馆馆长刘冰认为,石棚山原始陶文最初曾经过夏家店下层文化,后来随着先商南徙,经历了近千年的进化,终于形成了商代系统的甲骨文和金文。据此分析,石棚山原始陶文的出土为汉字发展奠定了三个至关重要的命题:西辽河流域原始陶文是汉字的源头;上古的汉字源流序列应表述为陶文——甲骨文——金文;始创汉字的是陶工。在另一件彩陶钵上,绘有一个图案化的“亚”字,这个“亚”字就是四棱山小河沿文化马蹄形四窑柱单室窑室的象形,突出的是四窑柱。商周时期陶器铜器带“亚”字的复合徽号文字千姿百态,不胜枚举,现在看来,“亚”字的原始义是陶室,陶器上带“亚”字表示这件陶器是某亚烧制的。陶而后冶,相沿成俗,后来青铜器上就用“亚”字表示这件青铜器是某亚冶造的。刘冰还认为,石棚山原始陶文的象形方法有三种:双边对称省形法,独有特征标志法,结构原理示意法。这三种象形之法均被后来的商周金文、甲骨文所继承;而后者在方法上始终没有出其右的创造和发展。

其实,在翁牛特旗境内,广泛地分布着红山文化遗址,如头分地镇黄花梁、山嘴子乡七分地村、解放营镇辛家营村、五分地、桥头、梧桐花、乌敦套海、巴嘎塔拉、朝格温都、杜家地等,其中有很多属于小河沿类型。出土的陶器带有文字符号的不在少数(见图6)。


带有文字符号的陶器   笔者藏品。

小河沿文化时期出现的文字图画符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小河沿文化是后红山文化,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正向青铜文明时代发展,所以这时复杂的社会生活使得简单的刻画记事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较完备的象形文字雏形便应运而生。从时间来看,小河沿文化文字图画符号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的时间大体相当。联系红山文化晚期出现的东山嘴祭坛、牛河梁女神庙祭祀群和积石冢以及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和青铜礼器的出现,可以断定,塞北地区西辽河流域是中华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

但是,在贾湖遗址发现的龟甲上刻的符号,又引起一番关于文字起源的争论。

据河南舞阳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发掘简报》披露,贾湖遗址出土文物中有三件龟甲各刻有一个符号,一件石器上竖排连接地刻有四个符号。贾湖遗址距今总体上都在7000一8000年范围内,若按树轮校正数据,则在7500-8800年之间。《发掘简报》称:“在这些龟甲和随葬品中的骨器、石器上发现的契刻符号,很可能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这批契刻符号的发现,为研究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贾湖遗址考古成果公布后,不少学者撰文认为,贾湖刻符的发现,为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唐建先生在《贾湖遗址新石器时代甲骨契刻符号的重大考古理论意义》一文中提出了肯定的看法:“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甲骨契刻符号的发现及其考古绝对年代的确定,为商代甲骨文的历史源头探索提供了可靠的的证据”,这“不但是到目前为止新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甲骨契刻符号,也是至今我国年代最早的文字或文字前形式。”从而肯定殷商甲骨文的源头在裴李岗文化时代,亦即汉文字的起源、发展已有约9000年的历史。当然,有的专家认为,贾湖甲骨契刻符号究竟是文字还是文字前形式,用汉古文字与之进行比较,目前尚未得到完整而令人信服的结果。

此外,有的专家将贾湖遗址甲骨、石饰刻符与彝族传统文字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彝文中不但全能见到与贾湖刻符形同或形似的文字,而且用彝文亦可释读出竖排契刻于石饰上的四个刻符的完整性含义。同时专家发现,贾湖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在其他民族特别在汉族中已不见踪迹,而现今彝族地区的一些日常用物却与其相同或相似。这种绝非偶然或巧合的现象,可证明彝族传统文字与约九千年前的贾湖刻符之间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

上述种种学术界的观点,笔者不作评论。但是小河沿文化陶器上的原始文字符号,无疑与商代甲骨文是有一定关系的。总之,小河沿文化的文字图画符号,是研究中国汉字起源的重要资料和线索。

不管怎样,我们中华民族祖先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美、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汉字,而且只有中国的汉字没有被拼音文字所取代。汉字逐渐发展演变,造字原则从象形、表意到形声,忠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汉字至今活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在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正在和继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0)

相关推荐

  • 红山陶器上的「甲骨文」符号

    红山文化陶杯 陶杯 :口径:6.1cm 高:9cm 重:277.6g 现藏 德辅博物馆 综述:该器为黑褐色陶质,残损,大圈足,杯身捏有两个"又"字符号,甲骨文中为动态"手 ...

  • 俱舍汉字课 | 汉字知识选讲之四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史可证的最早文字,是三千多年前商代的甲骨文.然而,甲骨文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文字形态,并不是汉字的源头. 文字学家唐兰曾经说过:"我们在文字学的立场上,假定中国的象形文字,至少 ...

  • 中国文字起源时代研究

    中国早期文字与文化研究 编者按:本期"中国早期文字与文化研究"栏目的3篇论文,是我校首次获得的.以王晖教授为首席专家的2005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课题&qu ...

  • 比甲骨文更早也更容易书写的古文字——陶文

    说道中国的古文字,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甲骨文,没错甲骨文作为最知名的古文字在科学研究上的确是首屈一指.但是也有很多人好奇,做骨头上刻字是不是并不太方便,仔细一想也对,古时候打猎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太小 ...

  • “红山文化熊首玉人”

    现藏英国剑桥大学飞兹威廉博物馆 红山文化 熊首玉人 高12.2厘米 现藏 英国剑桥大学飞兹威廉博物馆 该熊首玉人 黄绿色,温润光泽,局部有褐色斑痕.呈坐像,蹲踞式.裸身双手按于膝头.三角形脸,尖下颔, ...

  • 6000年前遗址发现“文字符号”,学者:汉字起源,此地已有文明

    在这片神秘的神州大地上,华夏文明在此诞生.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是很多国人骄傲的资本,一个有着历史传承的国家无疑是要"优越"于那些没有历史传承的国家的.不过,关于我国的历史究竟有多久, ...

  • 三星堆有七个文字符号,有一个像是笋字,它还可能是这个意思

    几片碎瓦片,在农村斑驳的老墙边,就是毫不起眼的陪衬,可如果出现在遗址中,那就可能是极具价值的文物,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几片陶制碎片,上面刻有七个文字符号,其中有一个居然神似"一座山" ...

  • 红山文化古玉

    只要不是科学考古出土的器物就会有争议,有一些人玩了一辈子也没有玩明白,也有一些人研究了一辈子也没有研究清楚真假. 以上这件玉猪龙有人说是仿的,我想说这么开门的古玉在不认识,奉劝您别玩了,您也玩不明白. ...

  • 玉器精粹@红山文化一筒江湖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虽然有疫情,可有些事还是要做的. 年轻的时候,去沈阳故宫里游玩,在其后院看到有个高高耸立的烟囱,解说员说这是满清统治者在建造时有意为之,意思是将来可 ...

  • 红山文化玉器的“千窗百孔”

    研究古玉,研究其钻孔工艺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史前文明时期治玉,钻孔工艺十分特别,下面玉器圈小编带大家来欣赏一下馆藏红山文化玉器的各种不同的钻孔细节! 第二个馆藏红山玉器孔图: 第三个馆藏红山玉器孔图: ...

  • 红山文化双兽首玉佩真假对比

    真品图片 真品图片 真品反面图片 真品局部细节图 真品出土时的情形 真品出土情形(上图) 真品出土时处于墓主人腹部 仿品图片 仿品反面图片 仿品细节图 仿品细节图 仿品细节图(上图) 仿品细节图 仿品 ...

  • 红山文化玉猪龙「集玉录」

    集天下美玉与友共赏 我也是有底线的

  • #中国国家博物馆# #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 闭幕日定在5月5日,展览有不少深藏研究所的精品,尤其图5和图9,经常出现在其他展览的图板里.东北的史前文化中,红山文化大概是最出名的一个,距今五六千年,与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