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太大,同为美院教授,王镛写丑书杜大恺写美书

当代学院派书法受西洋美术的影响最大,很多教授都以写“丑书”为荣,要说名声最大的当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镛。他不仅自己写丑书,还积极推动书法向西洋美术接轨,把书法称为艺术书法或者书法艺术。正是他这种西化思想,配合沈鹏的创新理论,将书法推向了不归路,导致丑书、乱书泛滥。

清华美院教授 杜大恺

学院派书法早已经沦陷,彻底成为西洋美术的一个分支,只追求形式的变化,而没有传统书法的韵味。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即使是在西洋美术思想一统天下的美院,也有坚持传统的书家。中央工艺美院教授杜大恺就是这样的老师,他的字不仅来源于传统,具有古典书法的韵味,同时还写出了自己的面貌,十分难得。

杜大恺作品

杜大恺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看简介就能发现他的与众不同之处,才区区三个职务,而且全是与专业紧密联系的。对比一下中央美院王镛教授的简介,就能看出两人价值观的巨大差别来。

杜大恺作品

王镛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沧浪书社社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一共七个职务,这么多职务如果不是投机钻营而来,那还真是水平不一般。

杜大恺作品

实际上在书画圈待久了的人都知道,给自己弄一堆高帽子就是一种市场营销手段,说白了就是推销自己的方法。多数当代所谓的书画名家都会整一大堆名头,仿佛这些虚名能够代表自己的水平。而实际上这些都市场套路,目的是让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觉得这人很厉害,通过这种方式把作品价格炒高。

中央美院教授 王镛

传统书画家非常重视人格修为,不会刻意为自己弄一堆高帽子戴。实际上,德行与书画水平密切相关,清代书法家刘熙载在《书概》一书中就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如果一个人立志于搞学问,是没有闲心搞这么多虚名的。在其位要谋其政,一个人精力有限,心思在这么多职务上,反而荒废了主业。对于一个大学教授来说,主业荒废不仅仅是自己个人的事,还关系到百年大计、教书育人。

清代书法家 刘熙载语

从简介上就能看出,虽然同为美院教授,但是价值观、追求却大相径庭。书如其人,两人取向不同,字必然也差距明显。看清华美院杜大恺教授的字,尽管取法汉魏碑刻,却丝毫没有当代丑书的燥气,多了几分温润。这就是传统书法家所说的金石气,给人以美的享受。

王镛作品

能够写出金石气,可以说是一个碑派书家梦寐以求的事儿。但这个东西强求不得,这是学问和修养,加上技法综合锤炼的结果。显然杜大恺教授不简单,他的字格调高、有古意,配得上清华美院这块牌子。尽管职务不多,但是水平有高度,单位有这样的人才脸上也有光。

王镛作品

再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镛的字,同样也是取法于汉魏碑刻,但是他更多是学一些民间刻石,点画随意、结体夸张。从形式上看富于变化,很符合王镛教授追求西洋美术效果的要求。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古代民间刻石写得比较随意,但却自有一番稚拙的趣味在里面。反观王教授只学了个形,完全就没有古人的稚拙之气在里面,可以说画虎不成反类犬。整体给人感觉点画狼籍,满篇燥气,明显格调低了。

王镛作品

杜大恺和王镛,一个是清华美院教授,一个是中央美院教授。但是两人对传统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另一个看上去也继承传统,其实丢掉了传统最重要的气韵,只重视形式,在与西洋美术接轨。尽管两人取向不同,但是水平高下一目了然。

·原创作品,私自转载、拼接必究·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观点 / 弘扬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 / 如果说得在理,就请关注、赞赏、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