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贤原创】感恩•邂逅•文字缘

  我是一个在大山深处长大的凡夫俗子,没有别的爱好特长,唯独对文学有奇特的喜爱之情。

  我对文学的喜爱起源于外婆。外婆是个地地道道的深山老妇,从没进过学校,大字也不识一个,但她勤劳质朴,温柔贤淑,浑身充满了才气和智慧,只是无法用文字书写而已。

  小时候,每当我和妹妹不高兴时,外婆会凭借她对生活物件的观察给我们编谜语让我和妹妹猜谜语而获得快乐。诸如“前面一个片片后面一个卷卷,谜底就是当时铲锅用的铲子。一扭两扭家家户户都有,谜底就是洗锅用的抹布。”

  每一次在先猜对谜语的那一刻我都会有一种喜获丰收的成就感,从而高兴很长时间。与此同时在猜谜语的过程中也开发了我的想象力。外婆有时也会编故事哄我和妹妹开心。外婆回家之后我会把她讲的谜语和故事讲给伙伴们用来炫耀,偶尔也会自己编一些谜语和故事给他们听。

  上小学识字以后,我用简单的文字把我听过的故事穿成串在烦闷时翻看取乐。在各阶段老师的鼓励下我慢慢的越来越喜欢写作文。

  初入社会阶段,在工作之余的时间里我和文字融为一体。写我和朋友的欢乐时光,写我身边的人和事,偶尔会给远方一杂志社投稿。整个人就象一只快乐的小鸟。

  1996年,在生活的巨变中我整个人几乎崩溃,重新站起之后,我丢弃了工作改变人生轨迹,因生活所迫也丢弃了我喜爱的文学,并与之成了永远的平行线。

  2016年底,我在生活琐事的打压下心情烦闷、情绪低落,再度限入人生谷底之时,偶尔在朋友圈看到【嘉年华时光】这个平台并看到朋友转发主编聂光玲的一句话“文学是一种爱好,写作是一种习惯,文学爱好者应该通过文学更好的享受生活,享受人生!而不是让其成为一种负担。”是呀,文学爱好者应该通过文学更好的享受生活,享受人生。这话对一个喜爱文学的人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身居深山的我,学校时期除过教科书以外从无其他课外读物,文字功底本就欠缺,而且20多年未动手笔再度写作还是有点不太自信,但在【嘉年华时光】平台诸多作者文字的激励下,我还是热情高涨的写了《最后的爱》投到平台编辑聂光玲的邮箱。

  也许是她从文字功底中看到此文出自文学初学者之手,她在邮箱中回复:“坚持写下去,以后会更好。”这样的鼓励话语并改了文中的错别字、配上插图于2016年12月6日在【嘉年华时光】推送了我时隔20年之后的第一篇文章《最后的爱》。

  她这种有意扶持新人所给的鼓励,对一个喜爱文学陌生人的我来说简直就是给了我文学的第二次生命,减弱了我写作的自卑感,增加了我继续写作的勇气。在她的鼓励下我又一次融入文学之中。在闲暇之时重拾旧笔,不但在文字中获得了快乐,还利用了多余的时间。生活比以前充实多了,少了烦恼、也增加了好心情。

  主编把我邀请到她的“写作嘉年华”作者交流群,在此我看到好多优秀的文友互相交流文学,我也跟着在无意中增长了自己的知识面,后来陆续看到申申、烟雨、兰馨草堂、雨人等优秀老师们的平台并受到他们的鼓励。我展示自己的平台越来越多,写作的勇气也越来越大。生活比以前更充实。在文学中获得的快乐已将所有烦恼和不愉快的事情赶至九霄云外。我又成了一个快乐并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的人。

  作家平台来自陌生人的鼓励。感恩邂逅文字缘,缘于“写作嘉年华”。感恩我生命中每个相遇的贵人老师们。

  感恩陕西农村网首批“讲陕西故事”自媒体平台【嘉年华时光】!是【嘉年华时光】那个素未谋面的编辑聂光玲妹妹的鼓励,让我在文学中获得了重生,生活中重拾自信。

  感谢所有人!

作者简介:王栋贤,身边的朋友们都叫我懂神仙,懂神仙就懂神仙,叫习惯了也就感觉亲切也习惯性的答应了。陕西商洛商州区人,76年3月出生。网名思念,思念过往生活中快乐的人和事。文学爱好者,热爱生活,喜欢用文字诉说心情、记录生活中的唯美。写有小说、散文、诗歌,有若干原创文字见于《嘉年华时光》《申申作加法》《彦昕阁》《汗滴化雨伴笔耕》《禹平文学》《商洛文苑》等文学平台。

     温馨提示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公众号每天编发的作品,会在【搜狐文化】、【今日头条】等选择编发推送,请作者自行搜索关注。

  1、【嘉年华时光】每周星期天休刊。

  2、投稿时若配有插图,请选用横向构图的照片并且备注文字说明后,打包发送至唯一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习惯一稿多投者请绕行。投稿后三周内未编发或回复,请另投他处。

  3、赞赏即稿酬,读者赞赏的70%为作者稿费,每月8号左右统计、公布并发给原创作者本人,30%留作平台运营、宣传及编辑、校对、制作等费用,无赞赏则无稿酬。

嘉年华时光  原创文字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