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散文】六百六十六颗星星

▲题图由作者提供

六百六十六颗星星

文 | 张建华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曾经战斗在最基层的乡镇卫生院的妇产科医生们!岁月,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也磨炼了我们的意志!

  在我的柜子里珍藏着一个厚厚的本子,那是一本接生记录,在每一张记录单上有一双红色的小脚印,一共有六百六十六双。

  每当我打开这个本子,这些红色的脚印就像六百六十六颗闪亮的星星在我眼前闪闪发光,成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照亮了我人生前进的道路,使我感到充实和自豪,不由得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了这些星星能够闪闪发亮而付出的辛勤汗水,还有那些并肩作战的同事们,思绪飘到了二十八年前。

  1990年正月初三的凌晨,我正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我急忙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村里的军,他说嫂子要生产了,折腾了一晚上还是生不出来,没有一点办法,突然想到正在上卫校的我,让我赶紧去接生。

  那时候,我正在406医院做实习医生,妇产科已经实习过了,但在没有药物和设备的家里我不知道怎样接生,我很害怕,但只好来到军的家里。军的嫂子和我从小一起在这个村子长大,前一天我还看望过她,她的脚水肿的厉害,我告诉她及家人一定要到医院去分娩,谁知我离开后她就开始感觉一阵又一阵的腹疼,她临产了。

  正逢春节,洛河阻隔,交通不便,村里几个有经验的妇女在帮忙助产,折腾了一个晚上,已经能看见孩子黑色的头发,就是生不下来。我来到珍的家里,几个妇女把产妇抬起来又放下,产妇脸色煞白,精疲力尽。

  我吩咐让产妇平卧,安慰产妇,给她做了相应的检查,产妇局部水肿严重,重度妊高症,我只能保持冷静,宫缩时鼓励产妇用劲,二十多分钟过后孩子生下来了,但没有哭声,口唇苍白,四肢无力。我急忙口对口人工呼吸,孩子没有一点动静,但我还是不停地吹,粘液和着泪水粘在了我的脸上。孩子没了!我轻轻地用白布把孩子那小小的身躯包裹起来,珍大哭起来,我的心似刀绞,感到无比的愧疚和无奈。

  就这样我亲手迎接的第一颗星星还没有看到一束光亮,就陨落了。孩子那小小的身躯,苍白的脸,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还有珍那悲恸的哭声经常在我的耳旁回荡。

  那天,我发誓:此后,一定要让农村的孩子顺利降生,让每一个诞生的小天使的哭声在村庄上空回荡,让每一颗星星都要闪闪发光,我要做一个乡镇医院妇产科医生,并为之奋斗!

  1990年8月,我卫校毕业被分配到景村地段医院从事妇产科工作,这是我要求去的地方。当时医院的条件非常差,工作的地方在河沿边,设备简陋,宿舍还在距离医院几百米的地方,房子简直可以用破烂不堪来形容吧。我的房子位于厕所旁边,夏天经常有蛆虫光顾。房子的顶是席子做的天棚,上面经常传来老鼠的吵闹声,有一次半夜时被一阵“吱吱”声惊醒,突然听到“扑通”一声有东西掉在床上,拉灯一看,一只胖嘟嘟的老鼠正在用它那明炯炯的眼睛瞪着我,吓的我大叫一声。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经济效益也不好,医院基本就是个烂摊子,人心涣散,分到这个医院的学生和调来的职工像走马灯似的一个个的调往县城。看到他们一个个的离开,我也曾心动过,每当这时,珍那悲恸的哭声就会在我耳边回响,孩子那小小的躯体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就会告诉自己:一定要留下来!

  那时候,由于经济匮乏,人们很少来医院生产,大部分都是请有经验的接生婆在家里生产,实在生不下来,才送到医院,每年住院分娩不到十个,不写病历也不做接生登记。产科设备十分简陋,只有两把止血钳,一把持针器,一把剪刀,所用的药只有缩宫素。只有一个妇产科医生——李丙戌大夫(李大夫接生时由于有个产妇大出血抢救无效而亡,所以接生时手就不停的颤抖,后来也就接不成生了。)李大夫年近五十,为人质朴,但她有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她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我,使我对她不仅敬佩更多的是感激,现在她已经七十多岁了,我去看望过她老人家好几次。

  1994年,医院分来了一个学生,她叫周玲,非常漂亮,一头长长的、有点自然卷的头发垂直而下,飘飘逸逸的非常美丽,关键她有一双适合做妇产科医生的手,这双手十指修长而有力。她性格温和,不急不躁,正好弥补了我急躁的毛病。大家都说这么漂亮的人一定留不住,可是她和我并肩作战,一干就是十多年。

  1995年,张志英调来医院当院长,他高大魁梧,而且很帅,是卫生系统公认的第一美男子,平易近人,他来医院时大概三十六岁吧,凭着一颗火热的心和一股冲天的干劲,一定要把医院建设好,要让周围的群众有病能就医,让职工有饭吃。他很支持妇产科的工作,他给我们添置了新的产科设备,产床、一次性产包,接生包,无影灯,并对产房进行了重新改造,这使我们非常兴奋。

  医院的的产科开始正式运行了,我们严格按照医疗程序进行操作,书写病历,认真填写各种记录,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当第一个孩子的啼哭声在紧张、肃穆的产房响起,喜悦的泪水,幸福的微笑,新生命的呐喊,汇成一片,这是我听到世上最美妙的声音。

  分娩结束,我在接生记录本写上孩子父母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最后在这张纸上郑重其事的按上一双鲜红的小脚印,这双小小的脚印是多么的鲜艳啊,这是我们迎接来的第一颗星星,它是多么的神圣呀!它标志着我从事乡镇妇产科医生的开始。

  为了让产妇来医院分娩,我们下班后就到各个村里进行宣传,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和安全性,同时,哪里有妇女生产,我们就主动上门接生。

  我们不知道去过多少个村子,跑了多少里路,不管是大雪飘飘的冬日,还是炎炎夏日,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有产妇生产,就风雨无阻,这里的沟沟峁峁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接生记录上的红脚印一双接着一双的增长,我们感到满足,兴奋。

  看到这些不断增多的红脚印,成就感激荡着我的心,眼前呈现出一颗又一颗闪闪发亮的星星,他们是那么的明亮。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景村镇的每个产妇都能到医院住院分娩了,妇产科风生水起,红红火火,接生率成为全县乡镇医院妇产科之首,顺利完成了创建爱婴医院和产科达标。

  每一个妇产科医生都是在刀尖起舞的精灵,妊娠期用药更是如覆薄冰,不晓得怎么用药怎么行,我们必须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技术,必须要吃别人没有吃的苦。由于妇产科人才的流失太快,妇产科医生基本处于“青黄不接”。

  2006年,在西安进修了两年的周玲调往县妇保院工作。张志英院长已于2005年调县卫生局工作,临走时,他笑着对我说:只要你晚上接生,我就不能睡觉。他的话让我眼泪刷刷流下来、眼窝湿湿的。

  不知道有多少次,每当接生出现险情,我就大声的喊“院长,快来!”哪怕是半夜三更,院长马上就会冲进产房,他一边让我保持冷静,一边自己动手进行子宫按摩,吩咐护士用药,使无数产妇转危为安。有一次,有个产妇胎盘滞留,他居然从宫腔里把胎盘取了出来,让我对他很是佩服。他就像一颗大树,荫护着我们,给了我们力量和勇气。

  为了能使每个产妇能够安全分娩,遇见难产的产妇,必须马上送到上级医院,如果是三更半夜,必须有两个人一起护送,每到这时,朋友杨丽都会义不容辞的陪我一同前往,当把产妇安全的送往上级医院的产房,我们在外面焦急的等待,当产房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由于夜深人静没地方去,我们只能蹲在过道的条椅上打盹,直到天亮才离开。

  1999年8月,为了贯彻两降一消(即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消灭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的实施,迎接世界卫生组织和儿童基金会的官员左崎纯子一行人来我院考察,我们全力以赴,成功而圆满的完成了这一任务,为我县乃至全省争得了这一项目和荣誉,赢得了上级领导的好评。每当看到全院职工和左崎纯子女士的合影,心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妇产科是一个“危险”科室,也是一个技术性科室,工作极富挑战性,我们面对的是即将要成为母亲的孕妇,我们必须严密观察产程,确保新生儿顺利安全的到来。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因为在我们手上的是两条生命,容不得半点疏忽,所以弄得我们心里很紧张。

  选择了医疗行业,就注定了一生的平凡与奉献,只要母子平安,只要不给医院丢脸,再苦再累我们都无怨无悔。既然已经踏上了这个工作岗位,就拥有了一份职业的责任和担当,我们收获的是更多的喜悦和幸福。

  妇产科,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波澜壮阔的硝烟战场,有的只是年轻生命的无私奉献。为了这份责任,有时候不得不“舍小家,顾大家”,但妇产科医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燃烧着我们的青春,奉献着我们的爱心!

  前几天去西安看女儿,临别时,站在地铁上的女儿突然泪眼汪汪的,我问女儿:“从来就没有看见你哭过,都大人了,怎么还哭?”

  女儿无不埋怨的说:“从小到大,你总是没黑没明的接生,总是看不见你,你怎么能见到我哭!”

  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对女儿说:“妈妈是一个妇产科医生,你是妈妈的孩子,那些新生的小生命也是妈妈的孩子呀!”懂事的女儿破涕为笑。地铁里的人望着我们母女,投来赞许的目光。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泪水又一次流了下来。

  2008年,李伟军院长来我院工作,这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崭新的门诊楼,住院楼。李院长非常重视妇产科工作,给妇产科配置了大量的硬件设施:严格按照爱婴医院的产科达标的要求配置,一间检查室,一间待产室,一间产房,制氧机,吸痰器,婴儿保温台,空调......

  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是夜争平医生,她来我院工作时已经在西安一个妇产科私人医院工作好几年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她泼辣能干,责任心强,有严重产科并发症的孕妇,我们都能及时处理,我俩配合默契。特别是她写的病历叙述清楚,文字隽秀,每年年终考核妇产科的病历都被评为优秀病历。

  近几年,降消项目与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并轨管理,新农合政策的推出,畅通了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开通急救热线电话,有呼必应,加上人们保健意识不断的提高,人们都去县级医院,甚至市级,省级医院分娩,乡镇医院分娩的产妇越来越少。当我们在接生记录上庄严的按上最后一双红脚印,序号正好是六百六十六,这是一个多么吉祥的数字,这双红色的脚印在我眼里根外的鲜艳,明亮。它是我迎接的最后一颗星星。

  我们拆除了产科的所有设备,虽然有点不舍,但看到每个产妇都能安全分娩,心里是欢喜的。从此乡镇卫生院不再有产科。

  在乡镇医院从事妇产科的这几十年,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没有不被热爱的工作,只有不热爱工作的人。任何职业,任何岗位都可以让人产生满足感、快乐感,前提是你热爱它,做好它。“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如果你热爱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天堂。

  每当我走在乡间的路上,热闹的街道上,突然就会有人对他的孩子说:“这是迎接你出生的张医生!”

  孩子欣喜的说:“我知道,我们村里的娃都是张医生接生的!”我就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

  如果说文学写作是我生命中盛开的一朵鲜花,那么这六百六十六颗星星就是我人生中收获的累累果实,它是我人生中的一大财富,使我的生命更加的圆满,充实,有意义。

  我爱这六百六十六颗星星,爱那些为了这些星星能够闪闪发亮而和我并肩作战的人们,爱我曾在这里挥洒青春,并奋斗了一生的景村医院!

(注:文中所有插图由作者本人提供)

END
作者简介

  

  张建华,女,陕西洛南一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第五届商洛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热爱生活,酷爱文学,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抒发自己的情感和人生感悟。

嘉年华时光  原创文学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

(0)

相关推荐

  • 产后出血、早产、子痫前期...全面讲解安全分娩重点、难点

    分娩事关母婴安全,以最大程度降低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最终实现安全分娩,是产科医护从业人员的宗旨和初心.值"首届浦江分娩与安全学术研讨会"即将到来之际,大会执行主席.同济大学附属第 ...

  • 认知世事(六百八十六)

    人生历程不能全由自己来安排,但人生的道路却全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走. 人生的旅途酸甜苦辣百味具有,自己亲自尝过,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人生. -------------------------------- ...

  • 认知世事(六百七十六)

    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人生就不会迷茫. 人之一生,有艳阳高照,也有阴霾迷雾. 人生,就是生下来再活下去,虽然很难. 活着,可以有无奈,但不能无奈地生活: 不幸,可以有悲哀,但不能悲哀地迷茫.

  • 794期B|| 张妥系列散文:学校( 七)在六十六中学2 /杨莉诵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赏析 上期结尾: 我们"永丰小学"的五年级两个班到了初中,全部被打乱重新分班.那一天,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六十六中学会议室 ...

  • 796期B|| 张妥系列散文:学校( 九)在六十六中学4 /杨莉诵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赏析 上期结尾: 下午四点以后,开始各种活动,我们武术队到学校操场西北角集合,开始训练,由我进行组织.无外乎重复早上的动作.老师有时间的话, ...

  • 800期B|| 张妥系列散文:学校( 十一)在六十六中学6 /杨莉诵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赏析 上期结尾: 他们几个就拍巴掌,簇拥着我又返回了厕所.我手拽着那根绳子,使劲向下一拉,只听到"咵啦咵啦"的一阵声响, ...

  • 801期B|| 张妥系列散文:学校( 十二)在六十六中学6 /杨莉诵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赏 上期结尾: 母亲看到后,对我说:每天都是新挤的羊奶,怎么会变质呢?再说,变质也不可能这样快呀. 于是,母亲又看了看瓶子,说:这是今天送奶 ...

  • 807期B|| 张妥系列散文:学校( 十六)在西安航校1 /杨莉诵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赏析 上期结尾: 一九七九年九月中旬的一天,一家人帮我把要带的铺盖.电壶.饭盒.茶缸等一应物品打成一个大卷儿,然后又在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布,绑 ...

  • 认知世事(六百六十六)

    人生就是一种感受,一种历练,一种懂得. 人生的每一个清晨,都该努力,不能拖延. 人生的三大暗礁:自满,自高自大,轻信. 人生,没有永远的伤痛,没有过不去的坎. 人生不能太过圆满,求而不得未必是遗憾.

  • 认知世事(六百五十六)

    人生只会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成功. 做人两本:在道德上守本分,在能力上有本事. 人绝不要把侥幸当能耐,也不要把鲁莽当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