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到底有什么?让纪晓岚要下令销毁它,专家们讲出原因
《山海经》:“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瑶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文化向来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人对于文化也格外的重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百家思想的争鸣,呈现出一片文化繁荣的景象。到了秦始皇统治时期,法家文化占据主要地位,儒家文化反而受到压迫甚至毁灭。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时代对于文化的态度不一,但共同点都是在时代大背景的影响下,古代的文化竞相呈现出精彩的一面。
一. 古人以统治者为尊
在中国古代,统治者向来占据主导地位,任何事情都以统治者的思想为核心,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人民百姓,都是以统治者为尊,按照统治者的态度来行事。这一点其实体现在各个方面,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甚至是文化方面,都是以统治者为主。宋朝的建立源自于陈桥兵变,然而自赵匡胤以这样的方式建立宋朝之后,深知武将会给朝廷带来多大的影响。因此,宋朝压制武将的发展,反而大力提拔文官,就是希望文官的地位可以约束武将。
以此类推,每个时代的发展也总是如此,就像在文化方面,秦始皇注重法家而轻视儒家,儒家文化在秦朝就无法得到推广,甚至还因为焚书坑儒的政策而大受打压。然而,反观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进而得到汉武帝的赞同,儒家文化便在这一时期发展到巅峰。所以文化能否在古代保持长久的发展,最后都在统治者的一念之间。就像清朝时期著名的官员纪晓岚对待《山海经》的态度,作为我国古代的文学著作,《山海经》中到底有什么?使纪晓岚要下令销毁它,并且不准其出现在民间的各个角落。后来,专家们讲出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时代的问题。
二. 志怪小说《山海经》
对于《山海经》,想必人们都不陌生,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本有名的文学著作,同样也是一本志怪小说。志怪小说与普通的文学著作不一样,普通的文学著作或是抒情,或是议论,又或是用勾勒出的几个人物形象来描绘出时代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下的矛盾。志怪小说其实并没有这么复杂,或许其中也能够体现出时代的特点,但是它是从一个魔幻的角度入手,勾勒出一些让人们充满想象的形象,拥有神力的女娲,能够射日的后羿,他们皆是出自于《山海经》当中。
除却这些勾勒出来的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也同样拥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女娲能够补天,后羿能够射日,精卫能够填海。这些形象无一不是正面的,他让看过《山海经》的人会一直沉浸在故事当中,舍不得离去,也舍不得放弃如此精彩的故事。而在《山海经》当中,虽然大部分都是以想象为主,但其中关于一些地理以及景物的描写,却又是写实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还让纪晓岚下定决心销毁《山海经》,不论这本著作多么珍贵,都决不能出现在当时那个时代下。
三. 销毁《山海经》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让国家与人民陷入了自满而又愚昧的境地,最后直到受到外敌的入侵才彻底看清事实真相。同样,因为这样一个政策的存在,才让纪晓岚面对《山海经》时惶恐不已,更是深知如果让这本书成为民间的谈资,最后国家的政策定然会倾覆。首先,是因为《山海经》当中描绘了太多关于中国的地理事物,虽然这些地理事物是借助于一个想象的故事描绘出来的,但如果有心人真的去研究,就会发现这些都是现实当中存在的。
一旦这本书流落到海外,外国人也自然可以通过《山海经》推断出来中国的物产,到时势必会引起外国人的兴趣,他们也会争相来到中国。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纪晓岚担心中国人会受到诱惑,因为在这本书中还有不少关于外国的事物。虽然中国人并不清楚这些事物是否真实存在,但人总是有好奇之心的,谁也无法预料到人们是否会因为书中的这些事物,就有着去国外寻找的想法。虽然清朝的确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但如果所有的民众都一拥而上,全体呼吁着去海外,那么清政府也没有任何的阻拦之力。
为了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纪晓岚自然是第一时间就下令将《山海经》全部销毁,这也就是为何纪晓岚的态度如此坚决了。
参考资料:《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