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鼎与太史桥
○今日太史桥西侧(图片来自网络)
在318国道湖北长阳高家堰镇木桥溪村,点兵河汇入丹水之处,有一个驰名中外的地名——“太史桥”。1943年5月底,中国军队在这里英勇阻击进犯石牌右翼的日寇,取得了“太史桥大捷”。
太史桥地名的由来,与一座始建于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的古石桥有关。而古石桥之名,又源于修建桥梁的主持人、晚清长阳知县赵宗鼎的外号——“赵太史”。
○赵宗鼎殿试卷(图片来自网络)
赵宗鼎,字嵩丞,贵阳府贵筑县人,于同治癸酉中举,甲戌成进士,以翰林院散馆,于光绪四年二月任长阳知县。历史上,包括赵宗鼎在内,贵阳赵氏家族两人先后主政长阳。早在乾隆十年时,赵宗鼎的胞伯高祖赵廷揆(雍正癸卯科举人、甲辰科连捷进士),即以宜都知县署长阳县事。五代两进士,且均曾任职长阳,于长阳及贵阳赵氏,均堪成佳话。
○赵宗鼎殿试卷(图片来自网络)
赵宗鼎为什么被称为“赵太史”?这是因为他任职长阳之前,以新进士身份通过朝考,取得翰林院庶吉士资格,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三年。由于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故常称翰林院人员为“太史”。 赵太史之称,是人们尊重赵宗鼎优渥出身的体现。除了主持修建太史桥外,赵宗鼎在长阳知县任内还补修了县志,并充任光绪五年己卯科湖北乡试内帘官。
○赵宗鼎为长阳晚清文人秦应秀所书写的墓表上,刻有“甲戌翰林”印章。(向家舟摄)
赵宗鼎如何成为太史桥的主修者?虽然已无档案可资考证,但我们通过当地居民戚玉奎(1900年出生,1990年时年90岁,现已去世。)的口述文章《话说太史桥》(载于《长阳交通史话》,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县交通局1991年合编),还是可以理清大致脉络,得到最为接近真相的历史:
清代时,点兵河是施(恩施)宜(宜昌)大道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四方官民、商旅络绎不绝。由于点兵河两岸绝壁高耸,夏季河水汹涌,人们依靠一块木排摆渡,既不安全,又常遭摆渡人勒索,小小的点兵河成了来往行人的“拦路虎”。光绪年间,长阳土木埫(今属榔坪镇)有一名叫丁德化的秀才赴考(原文称“赴京应试”,恐有误。),还乡(原文称“中举后还乡”,恐有误。)路过此地,正值河水暴涨,3人以及一担行李搭排过河,划排摆渡人魏本章见丁是有钱人,要每人交10文过河钱。丁说太贵了,魏却说还要加钱才能摆渡。丁气愤地说:“你们如此勒索人,我将来在此修道石桥,叫你们勒索不成。”魏打赌说:“你若修成了桥,我从此地倒爬到你家叩头。”
○今日太史桥北侧(图片来自网络)
丁德化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在河东岸“三合公”客栈住下,邀请当地士绅戚香权、戚界凡等赴宴。丁对他们说:“若有人领修此桥,我愿捐铜钱1500串。”二戚深受感动,于是联系戚明楷、戚明扬等人,组织修桥募捐。丁德化回家后,请大量背夫将1500串铜钱背到木桥溪,交到领修的戚家人手中。一时间,丁氏捐巨资修桥轰动了四方,传到了时任长阳知县赵宗鼎(原文为“赵宗号”,有误,可能将原修桥碑上“鼎”字误认为“昊”,后讹传为“号”所致。)耳中。赵宗鼎知道后,认为是一大功德,便来到点兵河,除自捐铜钱10串外,还广泛动员捐款。在赵知县的宣传发动下,不仅富人商贾乐于奉献,就连附近的农民和四川、汉口等地的行人也热情相助。据戚玉奎老人的印象,桥成时刊立的纪念碑上,共刻有110多名捐钱捐物者姓名,共捐钱3000串、木料1000多件。据传,由于工程量大、难度高,当时在本地找不到掌墨师,最后依靠赵知县出马,才从武昌请来了一位姓杜的师傅主持修桥工程。杜师傅带来了使用炸药开山炸石的新技术,加快了工程进度。戚老讲,当时参加建桥的工匠和民工计有500多人,共投工8万多个。这些具体情形,在戚玉奎老人的口中均讲的有板有眼,充满细节,总体合理。老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距离建桥仅20年,所述内容应为戚家长辈相传,而他年轻时也曾目睹碑文。因而这些讲述可称真实而可贵。
大桥于光绪六年动工,至光绪八年竣工。竣工之日,知县赵宗鼎与士绅为桥定名。因赵宗鼎主持了修桥大局,大家均一致同意以其“太史”出身,命名为“太史桥”。据说桥成之后,曾立纪念碑三方于桥头,一方记首倡并捐巨资的丁德化事迹,一方记知县赵宗鼎事迹,一方记所有捐资捐物者、修桥工匠和民众姓名。只可惜,这三方碑刻不知在何时遭到了破坏,如今片石不存。至于民间传说中称太史桥的得名,有说意为史无前例之桥,有所取县太爷的“太”字命名首字,其实都是坊间讹传。只有得知赵宗鼎的经历,明白“太史”的含义,才会知道真实情况。
○今日太史桥南侧(向家舟摄)
太史桥建成61年后的1943年5月,日本侵略军从长江南北两个方向进攻鄂西要塞——石牌,其中一路取道江南长阳。从5月21日开始,多路日军从东南、正东和东北等多个方向,汇集长阳高家堰,将对石牌右翼发动猛攻。为此,中国军队提前分多处布防,阻击日军,并设重兵于太史桥,与日军作决战。为构筑阻塞工事,中国军队提前炸毁了太史桥,隔溪严阵以待。5月30日,日军空陆呼应,疯狂攻打太史桥。中国军队奉命死守,浴血奋战两昼夜,反复冲杀肉搏,打退日军10余次冲锋,致使敌人尸积山谷,骄焰顿挫,国军乘势反攻。此役,日军被歼3000余人,溃败而逃。不数日,长阳全境收复,整个石牌战役以中国军队以少胜多而结束。太史桥战役,是中国抗战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1948年《长阳抗战史料》记载:抗战胜利后,长阳县政府经请示上级批准,将省拨整修施宜大道经费145万元,用于重修太史桥。1948年2月20日,由长阳县青天、高城两乡乡长牵头,组织成立长阳县太史桥修建委员会(任古泉为主任委员)。3月15日,正式动工复建。至1949年7月前,形成桥拱及桥墩。
○《长阳抗战史料》书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当地群众于1950年在桥墩上架设了木板桥。1955年,木板桥失火烧毁。60年代后期,为贯通长(龙舟坪)榔(榔坪)(318国道长阳段前身)公路需要,由原址下移200多米,于1969年4月完成了太史桥重建。重建后的桥,为空腹式石拱桥,长32米,1孔,孔跨22米,桥高7米,桥面净宽7.5米。世纪之交,318国道改造,因太史桥老桥年久且载重量低,于是又上移约200米,即约在清代民国太史桥位置,新建了一座桥梁,仍命名树牌为“太史桥”。有着139年历史的太史桥,经历了风雨沧桑,如今在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焕发了新的生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1969年的老桥,同样被人们习惯称为太史桥,现在是魏家洲村村民出行的必经之道。太史双桥,在翠绿的点兵河谷里交相辉映。
我的外婆向克英老人是土生土长的高家堰镇人,现年86岁。在我小时候,外婆常对我描述她年少时见到的太史桥,那是1943年前的情形:一座很大的石拱桥,横跨点兵河,上面建有风雨长廊。小时候的外婆,常随父亲向自萃先生往来高家堰与贺家坪之间。每当路过太史桥,她总喜欢在廊桥里面玩一会儿,那是她少年时最美好的记忆。而抗日的往事,也成为她脑海中不可磨灭,并常常讲给儿孙的记忆。1998年以后,我到长阳三中读高中,三年间曾无数次路过太史桥。2011年,我到高家堰镇工作,又不止一次驻足于斯。2015年10月18日,我以太史桥为起点,沿着318国道向东,完成了一个半程马拉松。这条路的沿线,正是当年中国军队英勇阻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这些,都构成了我与太史桥的情缘。
这些年来,抗战文化日渐升温,抗战遗迹更加被人重视,这是一种好现象。与此同时,一些不实之说也充斥网络与书报之间。就说太史桥的得名,有说是以清代长阳把总(清代基层军官,秩比正七品)赵宗鼎得名,也有说是以县太爷称呼得名,更有“因赵知县正直,百姓以宋朝铁面御史赵卞作比”之说,各执一词,错漏芜杂,不可传承久远。此外,对于太史桥的前世今生,也一直缺乏一个较为系统叙述。我作为一名史志工作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自身见闻,考证太史桥的得名,附记太史桥的往事,是为了大家能够看到一段更加真实全面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