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志】长阳晏氏
姓氏源流
中华晏姓起源,据历代典籍,主要有三。其一,源于子姓,得姓始祖为殷商后代,出自宋公室,西周初年封于宋国一个叫“晏”的食邑,后裔以邑为氏。春秋时期,宋穆公曾孙晏弱仕齐,其子晏婴为齐国栋梁,晏氏从此发扬光大。其二,来源于陆终氏。传说古帝颛顼第五子名阳安,其后代便以晏为姓氏。西周时期,晏安后代曹侠来建立邾国(邹国),又为曹姓、邾姓、邹姓的始祖。其三,来源于晏龙。传说中,晏龙是唐尧时掌管音乐的大臣,为历史上最早的晏姓人物。
长阳之有晏氏,据已知地方文献,最早可追溯至明初。据明弘治《夷陵州志》记载,有晏子弘者,为明永乐间长阳籍岁贡生。但由于代远年湮,缺乏其他史料,晏子弘的家世、后裔已不可考。当今长阳晏姓,系明代中期人晏再银之后。据清光绪二年(1876年)长阳《晏氏族谱》记载,长阳晏氏始迁祖晏再银,原籍江西南昌府南昌县,生于明成化元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偕侄晏举(时年13岁)、晏魁(时年10岁),迁居湖广荆州府长阳县安德乡晏柳林(即今万里城村)杨柳庄冒谷岭。晏举、晏魁,其后裔不详。晏再银迁长阳后,先娶潘氏,生子应楚;潘氏殁后再娶黄氏,生子应朝。应楚早亡无后。应朝子正阳;正阳子添顺、添晓、添爵、添禄、添聪、添瑶。四世祖添顺,生子四。长子国明二子埼、坋,明末清初分别迁居宜都县新田铺晏家楼、四川成都。四子国钦无传。今长阳境内晏姓(及清代由长阳迁居外地晏姓),均为其次子国泰、三子国正后裔。自始迁祖晏再银由江西迁长阳至今,长阳晏氏大约繁衍16代人,后裔在长阳县内主要聚居于资丘镇万里城村、天河坪村,鸭子口乡静安村、马连坪村、巴山村,都镇湾镇沙堤村等村及龙舟坪城区。
晏氏谱牒
清光绪长阳《晏氏族谱》
今长阳档案馆馆藏有《晏氏族谱》一套四册(复印本),为十多年前县民族文化研究会从一晏姓后人处征借复印。原谱四卷四册,清光绪二年庆林堂木活字本,首一卷一册(不全),世系三卷三册。该谱为宜昌府庠生晏明哲(字次甫)创修,印数不详。
晏氏派语
由于长阳档案馆藏《晏氏族谱》卷首部分内容不全,故晏氏派语从该谱无法获知。据该谱世系瓜藤、行传记载,及笔者十多年前在资丘镇工作时采访凉水寺村原党总支书记晏胜华、计生委员吕良桂等人,晏氏派语(第2世至第21世)为:“应正添国士,世有思明宗,科甲永远盛,朝廷建大功。”但此派语是否全面准确,还有待于完整版《晏氏族谱》现世,或依据晏氏后裔及对晏氏历史有了解、有研究的人士来评判。
堂名祠堂
长阳晏氏堂名为久敬堂,为中华晏氏通用堂名,源于古代晏子廉洁的故事。晏子,即晏婴,字平仲,春秋齐国人,著名政治家,子姓晏氏先祖。孔子对晏婴的品行很赞赏,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因孔子都敬重晏子的品行,晏子后人多以“久敬堂”为晏氏家族的堂号。长阳晏氏既亦用此堂名,或因系晏子后裔,或以晏子为荣。因《晏氏族谱》卷首不全,故详因暂无法考证。
晏氏宗祠,原在马连溪口西侧里许、清江一回水沱北岸,小地名纹银沱。清代光绪年间,晏明朗、明宣、明哲、明艺等,在纹银沱修建码头市镇,创修宗祠于其间。据光绪《晏氏族谱》卷首王星阶撰《纹银沱祠堂记》,纹银沱的得名原因是:“旧传,斯沱有渔父晚泊其处,见岸上露瓮口,掘之,得银数十锭,呼之为'纹银沱’焉。”1982年《长阳县地名志》,称此地为“文尹沱”,系原居住文、尹两姓得名。清江隔河岩水库蓄水后,晏氏宗祠旧址淹没于水位线之下。
晏氏名人
长阳晏氏名人辈出,最知名者,当属长阳清代民国乡贤晏宗杰。
晏宗杰(1862—1921),谱名宗碣,民国《长阳县志稿》作“宗杰”,字崇山,号特夫,后号卓甫,县西水井河(今属鸭子口乡巴山村)人。长阳县学庠生晏明果次子,沿头溪候选教谕邓宗泮次婿。
光绪《晏氏族谱》中关于晏宗杰的记载
初为长阳县儒学廪生,后开馆授徒,先后为曲溪吕氏、沿头溪邓氏延为西席。继而为岁贡生,“考取府经历,分发安徽”。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失败后,晏宗杰自外归里,心情惆怅,以诗寄情云:“未见江南赋已衰,沧溟风雨我归来。空怜陆贾留新语,不许陈东作逸才。纸上谈兵成画饼,病中送客且衔杯。鹤山客子横刀笑,又向南荒辟草莱。”光绪末年,青岗坪哥老会首领李凤年聚众密谋反清。晏奉知县窦以庄谕,亲带团练赴剿,晏由此知名于全县、宜昌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长阳推行“癸卯学制”,废儒学改新学,晏参与督修长阳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长阳设劝学所,任晏为劝学员长。次年,省委任晏为长阳县视学。
民国肇造,湖北省建立临时参议会。二年(1913年),省临时参议改选,晏当选为第一届正式议员。县西地处偏远,学生求学不便,民国八年,县委派晏及杨执恭等于资丘改公立初等小学堂为公立两等小学堂,晏任名誉校长。九年,晏因年老多病,辞谢回家,次年病逝,安葬于今都镇湾镇沙堤村内。
晏氏一生,多事教育,勤于著述,自联云:“为遗老,为教授,为诗家,百尺高楼容我卧;有子孙,有园林,有著作,一生清福比人多。”其著作多佚,现存有文《平定白溢略述》《邑侯严天骏去思碑》及诗《过石柱观》《两河口》等。
古主微信 : ycroman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