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成化青花瓷市场价值
明成化朝是我国瓷器烧造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此时的瓷器造型玲珑秀奇,胎质细润晶莹,彩料精选纯正,色调柔和宁静,绘画淡雅幽婉,以其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成化朝历时23年,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艺术氛围,以及明宪宗朱见深所具有的良好艺术修养,使成化朝在御用瓷器烧造方面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成化青花器形规整,庄重圆润,清雅俊秀,制作精巧,表里如一,一改永宣以来雄健豪放的风格。胎体厚重的大件器物较少,多轻巧圆润的小件。
常言“成化无大器”,但市场中也出现过一些尺寸、体量较大的成化窑立件,表现手法风格与上述几种有别。最著 名者是现收藏于北京故宫的成化青花盖罐,早间流散民间,在耿宝昌先生的指导下后入藏故宫,具有典型成化立件之风。可以看到,它肩部细密倒垂的蕉叶纹极 具特色,从楼台、云气的画法到整体纹饰风貌,还稍稍保有明代空白期之遗风。青花渲染的淡雅幽亮,颇具成化青花的精致娟秀之气韵。
成化瓷器大部分胎薄体轻。胎体坚实、胎质纯净精致、细腻洁白,润泽晶莹。也有少量胎体厚重的瓷器,如仿哥釉八方高足杯、明成化鲜红釉盘等。器物薄者玲珑透体,厚者质如美玉。成化时期制瓷原料为“麻仓土”,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胎体具有在光线下呈肉红色、透影为牙黄 色的特点,后代因为麻仓土己用绝而改用其他瓷土制瓷,这一特点也不复存在,瓷器胎色透光一中华般为青白色的。成化瓷器底足常常露胎无釉,有较多的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称为“米糊底”,如青花麒麟纹盘就具有米糊底的特点。
明代晚期以来,随着文人品评和收藏古玩之风的盛行,成化御窑瓷器遂成为收藏者竞相猎取的目标,致使其价格骤增,有人则趁机进行仿制,以牟取暴利。
明代瓷器工艺发展到成化时期出现了追求精致典雅的风尚。成化瓷器造型精致细巧,胎薄釉润,画风精细。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可分为早期青花和典型青花两个阶段。早期的青花瓷器风格与宣德时期相似,青花用进口青料,发色浓艳有黑点,但其生产时间很短,传世品较为少见。典型的成化青花瓷器由于采用了国产的平等青料,发色淡雅无黑斑,青花色彩更为清丽明快。成化青花瓷器多为小件的杯、盘、碗、碟、盖罐等器。这件麒麟纹盘器型大而不失秀美,胎釉精细,纹饰舒展豪放,为成化青花大器的典型之作,是一件稀有的传世珍品。
虽然如今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在拍卖商 场上有着不俗的体现,但在曩昔却不被人垂青。而不管曩昔仍是如今,成化瓷一直是瓷器保藏家趋之若鹜的“宠儿”。关于清代和民国的瓷器古玩商来说,最被他们看中的品类一为宋瓷,别的即是永宣成(永乐、宣德、成化)瓷器,清代和民国的保藏家们以为宋瓷和明永乐、宣德、成化期间瓷器水平是最 高的,清代的官窑瓷器都是作为“添头”送给买家的,若买一宋代龙泉窑,卖家还能够附送一乾隆官窑。及至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拍卖商 场,乾隆以后的瓷器仍是没有资历参加竞拍的,瓷器拍卖专场主要以明代和宋代的瓷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