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卢湾「面霸」!8元一碗的板凳面馆,火了33年!
老卢湾33年板凳面馆!
8元一碗面,吃罚单也不放!
等到做不动就关门!
在爱吃面的人心中,“卢湾”是一个发着光的地名。
老卢湾区域图。2011年,黄浦区、卢湾区两区建制撤销,合并设立新的黄浦区。
老卢湾有四大面馆,复兴路大肠面、思南路阿娘面、肇周路长脚面、丽园路缩头面。
在前辈之后,还有曾经的辣肉丝面馆,如今的逸桂禾;随太仓路拆迁一度消失,又重出江湖的富民面馆;个性十足,自收现金、禁止拍照、只做现炒浇头的宝泰面馆…
世人都知道这一点:能在老卢湾扎根的面馆,都是真本事。
网红美食来来去去,大肠面门口的队伍从不变。曾登上过BBC纪录片《上海之味》。听老板说已有了拆迁计划,只是尚有一段时间,不过新店面已经找好。
“缩头面”和“长脚面”,都以老板的个人形象得名。一个极其擅长处理猪下水,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据老食客说,如今的“卢香纪”是缩头面的弟弟所开。
在这个风云迭起的地方,随便翻开其中一页,你能瞧见三个字:“大时代”。
虽说店名叫做大时代美食面馆,但比这块招牌更显眼的是下面的一行白底红字:老沧浪亭何师傅主理。
沧浪亭开业于1950年5月,店主王寿平,苏州人,店名就取自家乡的名园“沧浪亭”。
苏州沧浪亭
最正宗的上海面,大概就是老沧浪亭的样子。
沧浪亭曾经获得商务部“金鼎奖”。2006年商务部认定中华老字号,沧浪亭成为第一批获此殊荣的企业。2009年起连续被上海市工商局命名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在1993年,因南北高架路建设,原本开设在重庆南路9号的沧浪亭搬迁了。当时后厨里最年轻的何师傅,开出了自己的小面馆。
《蜗居》里,海藻带宋思明吃的就是他们家。拍摄结束后,剧组人员每个人都打包了一碗。
小面馆最早开在成都路,开了三年,后来因为市政动迁,到淡水路,又是三年,最后搬到现在的黄陂南路,取名“大时代美食面馆”。
兜兜转转,从不离老卢湾!
2014年时,何师傅在店里掌勺。
面吃光,汤也要喝光。
何师傅开了新店,当初沧浪亭的老领导也时常来光顾,每次都避开饭点,专挑他不在的时候。
“自己的老领导,怎么好意思收钱!所以他们都躲着我,每次吃完才给我发个消息。”
葱油拌面 8元/碗
青出于蓝的葱油拌面,葱丝干爽硬挺,太赞!
错峰吃面,或许也是老领导的智慧。毕竟中午在这儿吃面,能在路边分到一个板凳都是万幸。
板凳吃面,已出现人传人现象
中午进店,挨墙摆着四张桌子,16个位子,全坐满。
门外靠窗的一排加座,倒成了景观雅座,望着店里的两台风扇呼呼的转。面上了,挑、拌、吃,吃完嘴一抹,走了!边上有人等着呢!
顺便一提,拍摄当天气温是37°。
比气温更火爆的,是她们的后厨。浇头分为预制和现炒两种。
最便宜的面8元,最贵28元。
厨房和店堂开一小窗贯通,挤进4位阿姨:2名专炒浇头,1名专打浇头,1名专下面。每一位都做了20多年!
现在的头灶,也姓何。原来是何师傅的亲妹妹,得了真传。炒起浇头火力十足,动作干净利落,连老食客都赞不绝口!
葱油拌面
葱油拌面 8元/碗
说起老沧浪亭的招牌,一定少不了食客们津津乐道的这碗葱油拌面。
传承到大时代,花的心思自然也不少。
下面专用一锅,水要满,火要大,常滚着。每次最多只下两碗面,再多,水温就要变凉了。水一凉,面条是要糊嘴的。
这面条是何师傅自己的配方,拿到加工厂定制,比市面上买的更劲道。
面条下在锅里,阿姨夹着长长的竹筷,左右划开三四下,面就好了。
劲道的面条伴着喷香的干葱。葱白和葱绿是分开炸制。先下水分更多的葱白,炸到金黄,再丢一把葱绿。
出锅时,听见干爽的葱丝碰撞出“嚓嚓”的脆响,就知火候到位了。
现炒葱油肉丝面 18元/碗
面光,盆光,不过瘾,再点上一份现炒的葱油肉丝浇头,打包回去下面吃!
腰花面
现炒腰花面 28元/碗
也是全场最贵的一碗面
有人说,检验一家本帮面的实力,必须点一份猪下水。因为内脏太过娇嫩,多一秒过老,少一秒还未断生。
猪腰片得厚,花刀也粗。轻轻夹起,露出了内里的一抹粉色,精准地踩在了生与熟的边界。脆、嫩、弹,这就是炒腰花的最高境界!
现炒鳝丝面 25元/份
隔壁小菜场每天定点供应的鳝丝,现划先送。
配上何阿姨的好手艺,同样是一绝。
黄鱼鱼片面
现炒黄鱼鱼片面 25元/碗
黄鱼的鲜,上海人都知道。过去票据时代,只有五人以上的“大户”人家才能凭票吃到大黄鱼;吃不上大黄鱼,拿小黄鱼做一碗黄鱼面,同样鲜香入骨。
如果你有兴致早上六点登门拜访,能亲眼看见阿姨在店里片黄鱼呢!
清洗干净的新鲜黄鱼丝毫不腥气,炸到鱼片微卷,皮脆肉嫩。
吃的时候,要先把面撩起,把鱼片浸到汤里,鲜味也到了面上。面韧而劲道,越吃越鲜。《蜗居》出现的就是这一碗,经过12年,风采依旧!
从老沧浪亭到现在的大时代美食面馆,命运大抵都逃不过一个“拆”字。
周围一圈原本热闹的街道,基本都已搬走。
相隔一条马路的店铺,门上涂上了新店信息。
谁曾经在这儿生活?
周围的居民搬走了,依然会坐车来吃,只是频率从一天一次,变成了一周一次。
何师傅也到了古稀之年,头发染上了霜。过去早上五点半,他在就店门口开始洗咸菜、削洋芋,敲排骨,洗内脏.....如今店交给了亲妹妹,他放心。但惦记着老食客,也常来看看。
“下一辈都不想干这行。等我们这辈都做不动了,这家店的故事也结束了。”,何师傅说。
离开的时候,太阳被云遮住大半,蝉叫累了。边上的烟纸店里,阿婆摇着蒲扇,一只虎头虎脑的猫拦在台阶上。
我想,在附近生活过的人,是不会忘记这家店。
文/小星星 图/成成
内容合作
微信:Nicole_9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