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卷珠帘》,突然想起新市“行灶桥”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沾染了,墨色淌,
千家文,都泛黄,
夜静谧,窗纱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梦中徘徊……”
这是央视美女主播胡蝶女士的歌声,她唱霍尊的《卷珠帘》,感觉比霍尊更有一种真实的内心境界。夜色深沉,歌声荡漾,我却想起新市的一座古桥。
新市古老的一座桥,神秘名字的桥——行灶桥。
它是在新市“三潭”之一 “西潭”的西面北岸旁,南北走向的一座石桥。虽是民间一直称“行灶桥”,而明朝的新市方志《仙潭志》为此桥写了“通济桥”,明末清初的《仙潭文献》将此桥写“跃龙桥”,一桥三名,引为奇闻。奇怪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得清楚,这座“行灶桥”的“行灶”,究竟又是怎么回事?
新市的“行灶桥”,很少有人知道桥名的来历。
笔者带着这一疑点,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历古以来本地方志上,没有对“行灶桥”的桥名进行涉注详解。在国内其它地方历史资料上发现,有多处地方出现“行灶桥”这一名称。从这些桥的特点来看,“行灶”一词具有通用性,并非是新市的特例,于是,笔者通过这一词语的来历,进行考证,有如下发现:
“行灶”是指可以移动的灶。
这一名字的最早出现,应该是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注解为“烓,行灶也”。在实际生活中,灶的开始,是固定于宅居内,用于煮食的燃具,一般是开挖一个泥坑。后来就变得越来越精致,可以独立移动,成为灶具。“行灶”的说法,应该是在汉朝开始,人们的生活中也开始运用,并普遍应运于军队和公署机构之中。
根据当年“行灶桥”一带的河道与公署布局,笔者把它恢复成以下示意图,就可以看得出新市当年“西潭”(又称跃龙潭)与当年的公署“巡检司”以及当年所称的“行灶桥”的地理关系了:
从图中发现,“马公桥”迤西有“双塔寺”,“双塔寺”又称“法华院”,后称“慧通寺”,建于吴越国时期,后因经历多次毁建,又迁移至新市北栅吴潜祖地处,“马公桥”处的“双塔寺”就荒废了。明朝初,朝廷进行“巡检司”设立,目的在于加强地方治安控制,在军事意义较大的地方,设立地方公署。当年新市的“巡检司”就设立在“双塔寺”内,借寺设署,也是因地制宜的一种方式。
“双塔寺”建立,据传,烧香的人特别多。寺僧安排伙食,会在“马公桥”迤东的空地上进行,这里可以多搭一些“行灶”,当年的有规模伙食,一般都通过“行灶”形式来解决,让信徒和香客跨过“马公桥”,就到达“行灶”位置,在这里用膳比较方便,既可以停船,也可以让香客往“永灵庙”与“觉海寺”方便出行。
寺院衰落,“巡检司”建立,新市的这一公署,里面的公职编制也在三十人以上。“行灶桥”的位置,很有可能成为当时驻守兵卒的练弓习武和训导之处,公署的伙食处安排这里,就比较合适。建一些“行灶”,供公署公职人员日食三餐。所以,日复一日,历史上寺院香客和公署人员,这里就成了习惯用膳的地方,“行灶”一词并由此而生。
“行灶桥”有可能在吴越时期“双塔寺”建立时所形成的。
因为“行灶桥”是一处从“双塔寺”入新市“西河口”街区的最近通道。刚开始,这座桥有可能是简易木桥,而且没有官方名,民间就俗称“行灶桥”,只是因此地有“行灶”之习,百姓一听就容易记住。“行灶桥”的建立,改善了西北方向对镇区的交流便捷。明朝正德年间之前,这座桥有过重建或改建的机会,变成石桥,被官方命名为“通济桥”,通济者,融通调济也,可见此桥是补原有桥的通行不足。
但尽管被改名为“通济桥”,民间仍以“行灶桥”相称,至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行灶桥”重修,有人提出“行灶”有火䜟的语义,极不吉利,要求正式改桥名,此事被记载在《仙潭文献》卷上“地理志”的“桥梁”一栏里:
跃龙桥:如意街之西端,古名“通济”。明嘉靖间重建,俗呼“行灶桥”,语近火䜟,里人呈邑侯知县熊德阳,易以今名(跃龙桥),俗称迄今未改也。桥下有潭,亦以“跃龙”名,不知潭因桥而名,还是桥因潭而名?惜志未详。姑待考焉。
官方一改再改,民间对桥名的称呼依然不改,“行灶桥”还是被一代又一代人所熟悉,只是人们却远离了“行灶”一词的意义认知。殊不知,在百姓看来,桥名也仅是符号而已,它的意义内蕴,很少有人去关注。
“……听微风,耳畔响,叹流水兮落花伤,
谁在烟云处琴声长……”
《卷珠帘》还在忧伤地唱。而“行灶桥”一名迄今未改,这座桥明朝以前那部分历史,民间百姓大多失去记忆。而随着“行灶”一词慢慢退出生活用语,这一“行灶桥”之名,便成了千古之谜,悬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