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卷珠帘》,突然想起新市“行灶桥”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沾染了,墨色淌,

千家文,都泛黄,

夜静谧,窗纱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梦中徘徊……”

这是央视美女主播胡蝶女士的歌声,她唱霍尊的《卷珠帘》,感觉比霍尊更有一种真实的内心境界。夜色深沉,歌声荡漾,我却想起新市的一座古桥。

新市古老的一座桥,神秘名字的桥——行灶桥

它是在新市“三潭”之一 “西潭”的西面北岸旁,南北走向的一座石桥。虽是民间一直称“行灶桥”,而明朝的新市方志《仙潭志》为此桥写了“通济桥”,明末清初的《仙潭文献》将此桥写“跃龙桥”,一桥三名,引为奇闻。奇怪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得清楚,这座“行灶桥”的“行灶”,究竟又是怎么回事?

新市的“行灶桥”,很少有人知道桥名的来历。

笔者带着这一疑点,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历古以来本地方志上,没有对“行灶桥”的桥名进行涉注详解。在国内其它地方历史资料上发现,有多处地方出现“行灶桥”这一名称。从这些桥的特点来看,“行灶”一词具有通用性,并非是新市的特例,于是,笔者通过这一词语的来历,进行考证,有如下发现:

“行灶”是指可以移动的灶。

这一名字的最早出现,应该是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注解为“烓,行灶也”。在实际生活中,灶的开始,是固定于宅居内,用于煮食的燃具,一般是开挖一个泥坑。后来就变得越来越精致,可以独立移动,成为灶具。“行灶”的说法,应该是在汉朝开始,人们的生活中也开始运用,并普遍应运于军队和公署机构之中。

根据当年“行灶桥”一带的河道与公署布局,笔者把它恢复成以下示意图,就可以看得出新市当年“西潭”(又称跃龙潭)与当年的公署“巡检司”以及当年所称的“行灶桥”的地理关系了:

从图中发现,“马公桥”迤西有“双塔寺”,“双塔寺”又称“法华院”,后称“慧通寺”,建于吴越国时期,后因经历多次毁建,又迁移至新市北栅吴潜祖地处,“马公桥”处的“双塔寺”就荒废了。明朝初,朝廷进行“巡检司”设立,目的在于加强地方治安控制,在军事意义较大的地方,设立地方公署。当年新市的“巡检司”就设立在“双塔寺”内,借寺设署,也是因地制宜的一种方式。

“双塔寺”建立,据传,烧香的人特别多。寺僧安排伙食,会在“马公桥”迤东的空地上进行,这里可以多搭一些“行灶”,当年的有规模伙食,一般都通过“行灶”形式来解决,让信徒和香客跨过“马公桥”,就到达“行灶”位置,在这里用膳比较方便,既可以停船,也可以让香客往“永灵庙”与“觉海寺”方便出行。

寺院衰落,“巡检司”建立,新市的这一公署,里面的公职编制也在三十人以上。“行灶桥”的位置,很有可能成为当时驻守兵卒的练弓习武和训导之处,公署的伙食处安排这里,就比较合适。建一些“行灶”,供公署公职人员日食三餐。所以,日复一日,历史上寺院香客和公署人员,这里就成了习惯用膳的地方,“行灶”一词并由此而生。

“行灶桥”有可能在吴越时期“双塔寺”建立时所形成的。

因为“行灶桥”是一处从“双塔寺”入新市“西河口”街区的最近通道。刚开始,这座桥有可能是简易木桥,而且没有官方名,民间就俗称“行灶桥”,只是因此地有“行灶”之习,百姓一听就容易记住。“行灶桥”的建立,改善了西北方向对镇区的交流便捷。明朝正德年间之前,这座桥有过重建或改建的机会,变成石桥,被官方命名为“通济桥”,通济者,融通调济也,可见此桥是补原有桥的通行不足。

但尽管被改名为“通济桥”,民间仍以“行灶桥”相称,至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行灶桥”重修,有人提出“行灶”有火䜟的语义,极不吉利,要求正式改桥名,此事被记载在《仙潭文献》卷上“地理志”的“桥梁”一栏里:

跃龙桥:如意街之西端,古名“通济”。明嘉靖间重建,俗呼“行灶桥”,语近火䜟,里人呈邑侯知县熊德阳,易以今名(跃龙桥),俗称迄今未改也。桥下有潭,亦以“跃龙”名,不知潭因桥而名,还是桥因潭而名?惜志未详。姑待考焉。

官方一改再改,民间对桥名的称呼依然不改,“行灶桥”还是被一代又一代人所熟悉,只是人们却远离了“行灶”一词的意义认知。殊不知,在百姓看来,桥名也仅是符号而已,它的意义内蕴,很少有人去关注。

“……听微风,耳畔响,叹流水兮落花伤,

谁在烟云处琴声长……”

《卷珠帘》还在忧伤地唱。而“行灶桥”一名迄今未改,这座桥明朝以前那部分历史,民间百姓大多失去记忆。而随着“行灶”一词慢慢退出生活用语,这一“行灶桥”之名,便成了千古之谜,悬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

  • 姑苏纪事:人民路上让苏州人津津乐道的三座桥

    姑苏纪事:人民路上让苏州人津津乐道的三座桥 人民路上的三座桥 苏州的小桥流水,曾流淌着多少小城故事.单从一个桥名的来源,到一座桥的变迁,就可以略知分晓. 苏州人民路是市内主要通道,南北直贯城中,将苏城 ...

  • 颐和园——豳风桥

    (颐和园专辑第 111  集) 酒狂 龚一 - 千古绝响·古琴 摄影   张晓莲 配文   范志鹏 颐和园中的豳风桥位于界湖桥南,是西堤从北至南的第二座桥,桥上有木构长方形重檐攒尖桥亭,桥下正中间桥洞 ...

  • 情韵应天河

    情韵应天河 文/王仁兴 我出生在应天河边,老家门前二十余米就是应天河,而且一直工作生活在应天河畔,与应天河不离不弃朝夕相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个甲子了,两万一千九百余天.我在河里游泳,水上摇船,河边捉 ...

  • 每天早餐来临,我总是会想起“新市”这名字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江南人特别钟爱吃,而一日之餐在于晨,于是,江南人将早餐列为"皇帝餐",言其高贵,精致与非凡的 ...

  • 新市十座桥 (新市方言民谣)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篇图片部分来自新市摄影协会作品,在此致谢 编者按: 笔者用新市方言读音创作了十首新市桥梁民谣,新市古桥很多,这里选了十座桥作为题材. 1 ...

  • 谈谈新市的“一桥多名”现象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到了新市,聊的话题就很多,无论你坐在北栅茶室里聚叙品茗,还是在午后的"新市书场"上与一些伙伴聊天,耳畔会忽隐忽现听到& ...

  • 新市步云桥——我必须保持它的画面洁净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人说起自己家乡,言必涉石桥与弄巷,而石桥中首列前位的,当推寺前桥.太平桥.日晖桥.虹桥.步云桥等.笔者发现,这些石桥中,步云桥已消失在 ...

  • 浙江新市古镇行

    曾经看过一次别人拍的新市的照片,觉得新市古镇安静又悠闲.于是自己也携友一行,去了才知道,原来看到的照片是大清早拍摄的,而我们是中午到的,街上已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了. 新市总体给人的感觉比较破旧,而且 ...

  • 回军营新站行

    原创:石巨武 四十三年前,我们从插队的昌图,入伍来到新站的军营. 八十年代后,我们又分别复员,离开了军营而各自参加工作. 那时因为工作忙,所以未曾回到新站军营驻地走一走.看一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

  • 京山百岁老人系列之二——曾国文(新市窑山村)

    新市窑山村1919年出生的曾国文老爹爹,用阴历计已有105岁.他有怎样的人生之路和长寿秘诀? 京山百岁老人--曾国文(身份证) 京山百岁老人--曾国文(全家福) 京山百岁老人--曾国文 京山百岁老人- ...

  • 羊肚菌正疯狂,新入行要掂量!

    眼下,羊肚菌很热,有点疯狂,宣传铺天盖地,培训班接连不断,研讨会一场挨着一场,种植基地一家撵着一家地上,人们都把羊肚菌种植当做获取暴利的摇钱树,争相介入. 能有新的挣钱机会是好事,但行行有风险,在准备 ...

  • ​新 疆 行 平淡人生

    新  疆  行 平淡人生 (2019年10月) 吐鲁番 金秋来到吐鲁番,西域风情惹眼馋. 火焰山前听故事,①坎儿井畔沐清泉. 将军林里忆王震,②葡萄园旁秀阿凡.③ 犹喜中餐烤羊肉,维族男女舞翩跹. 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