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连发2大文件,要求重点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寒门学子机会来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很多年前,国家就提出的口号,教育是一个国家长远的发展的根本和基石,事关全局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日,教育部刚公布了最新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最新数据,这份成绩单数据抢眼,让人振奋。比如: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9万所,比上年增加5128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比上年增加535.97万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673万人,比上年增加46万人。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数据是下降的,其中: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38万所,比上年下降2.33%。全国高中阶段共有学校2.44万所,比上年下降0.76%。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招生1352.12万人,比上年下降2.20%;在校生3931.24万人,比上年下降1.00%。

这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高中阶段招生人数以及在校生人数的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适龄学生的数量同比下降。这些数据的下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就是农村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人数、学校数量的下降。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农村人员进城务工,剩下许多留守儿童,同时伴随而来的也有部分随迁子女一起进城。他们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也一直为人所担忧。

而目前现状是,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村由于上学儿童数量下降,许多学校不得不撤并,部分地区甚至造成了上学困难,多个年级学生挤一个教室的局面。而随迁进城的学生,由于户口影响,在城市里无法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长期积累下来,形成了一定恶性循环,以高考为例,国家公布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48.1%,但这是一个平均数据,很多东部沿海地区的入学率高达百分之八、九十,部分中西部地区也只能被平均的份。

但随着全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在进一步缩小。最近,中央正式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2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其中里面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明确,将在2035年,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重点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在这个基础上,进步推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文件同时明确,要进一步推进随迁子女在城市入学待遇同城化,各地区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机制体制,扩大学位供给,切实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也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同时在具体措施上,要求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

此2个文件的出台,是未来十几年我国教育发展的纲要性文件,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保障,也是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点战略机遇。我们相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寒门学子的机会来了,将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让更多的农村寒门学子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接受更好的教育机会。

对于农村教育,对于寒门学子未来求学,你们怎么看?欢迎一起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