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械所里的书场、师俭园、古宅深深……都藏在马大箓巷里!|马大箓巷|师俭园|苏州|马祖光|江南|顾宅

苏州小巷,或长或短,或宽或窄,却隐藏苏州最深的情调。它们既有江南雅致又有人间烟火,背后的故事更像是一个宝库,给你不期而遇的惊喜。马大箓巷,就是这么一条宝藏小巷。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初次听到「马大箓巷」这个名字,似乎并不觉得有何特别,也没有刻意想去走一走的冲动。殊不知,这条看似平凡,全长仅241米的老巷子,背后却有数不清的故事在流传……
1
原作马大录巷,南宋马祖光居住地
马大箓【lù】巷,东起王天井巷,西出中街路,是一条很古老的巷子。宋《平江图》上已有标示,自明卢熊《苏州府志》起,至民国《吴县志》等均记作马大录巷,历来相关地图上也都标作“马大录巷”。惟有1940年印制的《吴县城厢图》上才标作“马大箓(籙)巷”。
《宋平江城坊考》疑“大录”指马光祖。这马祖光是何许人也?
马祖光曾任浙西安抚史,苏州正是治所。当时江南一带闹灾荒,民无食粮,群情汹汹,偏偏位高权重的荣王府囤积了大量粮食。为了救灾,马祖光不顾安危,亲自上王府陈说利害关系,最终说服荣王放粮救灾。关心百姓、以礼待士,后人将他家所在巷子取名马大录巷,以示纪念。
马祖光丨百度百科
马是姓氏,而大录是总录、统领、统管的意思,虽不指具体官职,但显然是一种尊称。也有传巷内曾住过一个名叫马大录的道士,但此说未见诸文字,只是一些人口耳相传而已。“录”与“箓”同音,箓者指簿籍,又指道教秘文秘录,而由录改为箓,未知何意。
2
众多深宅大院,季宅/顾宅/周宅等
马大箓巷虽不过二百多米,但巷内多深宅大院,从巷子口的简介便可窥见一二。
师 俭 园
看见君是从中街路转入巷内的。初入巷内就遇到了藏在巷内的精巧小园师俭园。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主人姓季,原为季宅。因门楼有冯桂芬题字,取'师俭'二字而名师俭园。
园内有纱帽厅、花篮厅、门楼及东西花园、亭台楼阁等,被列入第三批《苏州园林名录》。相较其他园林,师俭园最大特点是在庭院中复制了江南地区已很少见的水天井,雨水顺着屋檐汇入天井,构思巧妙可见一斑。目前园子已被私人买下,并不对外开放,只能在门外观看。
顾 宅
师俭园对面是马大箓巷26号的顾宅,建于清末,坐北朝南,曾经的主人是谁,不得而知,但从现存的两座精美的雕砖门楼中,可以窥见往日痕迹。
一座为“保世滋大”门楼字牌几经破坏,但字迹仍可辨识,“暗八仙”砖雕精美质朴。另一门楼字牌为“黼绂文章”,出自《荀子非相》:“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绂文章”,不如前者精美,但落款是晚清、民国彩瓷名家汪国华。如今的顾宅已改为民宿。
朱葆良故居
16号是苏州名医朱葆良故居,也是画家颜文樑的成名之地。
画家颜文樑,看见君之前有介绍过,首位获得国际性绘画大奖的中国画家,陈丹青把他称作中国现代美术“老祖宗”!《厨房》是他的成名之作,而这厨房的原型就是葆良家的厨房。
除了上面提及的三处古宅外,还有9号的周宅,原14号的牙刷公所。古宅门前有一口八角公井,井绳的无数次打磨,在井边印上了岁月的痕迹,恍惚间带你回到那个曾经的年代。
3
军械所里的书场,一代人的念想
马大箓巷12号是太平天国军械所遗址。说出它的另一个名字,大家可能更熟悉:苏州的和平里书场。苏州大大小小的书场有一百多家,和平里算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家。
这里原为邱宅,一落五进,是建于明代的建筑,有邱氏“慎修堂”。清咸丰十年,曾被太平军征为军械修造工场,曾出土过石炮弹、铁地雷等兵器。1999年作为书场重新开张,如今吴侬软语的低吟浅唱已婉转回响多年。兵器与评弹,冷硬与柔软,在这里碰撞出了最奇妙的反应。
曾几何时,来这儿的人不用约好,自然而然就来了。不为盈利,更像是给老人们休闲的地方,票价也不过5元,可以听上几个小时的评弹。也许对于他们来说,和平里书场已不单单是个书场,更像是一个家、一份寄托,一个念想。不过,现在和平里书场正在改造维修,暂停演出。
如果你厌倦了商业闹市的喧嚣,不妨一头扎进静谧的马大箓巷。沿着青石板开始探寻,倾听沉寂落寞百年的老宅,诉说着曾经的印记;行走其间,感受马大箓巷的时光流传……
*部分文字来自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引力播,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图片由看见苏州拍摄,看见苏州综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RECOMM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