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为何却将兵权交给十四子
2021/08/11 15:10
如果,康熙皇帝真的是要传位老四胤禛,那么,在九子夺嫡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一定为胤禛做过铺垫,用过心思,这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康熙皇帝到底为他做过哪些铺垫呢?如果从胤禛能够顺利生存,顺利继位,顺利登基,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便是生存问题。
这个生存就是生与死,就是回避与争取,因为在通往皇帝宝座的道路上,从来都是血淋淋的。康熙皇帝的太子制度缺乏有效的配套措施加以支撑,所以才会产生九龙夺嫡的的残酷斗争。二废太子之后,康熙不再立太子,但是储位不可能永久虚悬,所以,在他的心里一定默定了一位继承人,而这位继承人,必须要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获得生存,不被打击或者撂倒,否则最后的皇位也是过眼云烟,被打倒或者揪住了任何小辫子,都会功亏一篑。
故,他应该是“干净”的。排除康熙可能传位老十四胤禵以下的皇子,那么,在一废太子之后,老大胤褆和老八胤禩是最不干净的人,因为他们联合起来诛魔太子,这不仅是皇室丑闻,同样是康熙心头的一根刺,所以,老大胤褆得到的是永久圈禁,老大和老八关系好,都是惠妃养大的孩子,老大算是给老八也顶了大锅。张明德案的主犯之一老八胤禩差点就被剥夺爵位。在那场公推太子的游戏中,老八即或是得到满朝文武的举荐,也被康熙断然否决。这说明,老八和老大根本就不是康熙心中的默定继承人。
二废太子之后,康熙几乎干掉了太子党所有的班底,尽管索额图多年前建立的太子党盘根错节,但是随着托合齐的挫骨扬灰,太子党飞灰湮灭,太子胤礽算是走出康熙的视野。唯有老八如同铁板一块矗立在康熙的面前。
太子被废之后,八爷党独大,满朝文武趋之若鹜,甚至包括康熙最亲密的兄弟大将军福全,康熙最信任的臣子李光地,佟国维,马齐等,无一不是将继承人的目光瞄向了老八胤禩。
于是,老八的呼声和威望几乎超越康熙皇帝。有人说,康熙最忌惮结党,所以要打击老八,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康熙皇帝对结党是既用之也防之,既忌之也喜之。就在八爷党独大的时候,康熙有了一种难以驾驭的感觉和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得不再树立一个党派,来形成和老八胤禩的对峙,一来可以牵制老八胤禩一党独大,使其便于驾驭。二来保护那位他心中一直很干净的默定的继承人。
那么康熙新树的党派以谁为首?这个人就是曾经混在八爷党中的贝子老十四胤禵。按说,老十四是完全没有资格去竞争储位的,因为当老八他们是王爷的时候,他的爵位还仅仅是个贝子,离亲王都还差两个等级,可是,康熙就是派他做了大将军王,前往青海平叛。从康熙五十七年出征到康熙六十年得胜回朝,康熙几乎将平等于皇帝的所有礼仪待遇都给了老十四胤禵,这让满朝文武傻眼了,这不就是未来的储君吗?
这样,八爷党独大的局面被打破,老八和老十四成为两党,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相互斗争,康熙则坐等渔翁之利。
老八和老十四的斗争给了老四生存的空间,因为满朝文武的眼光都盯在他俩的身上,根本没有人去关注似乎默默无闻的老四胤禛。
第二个问题,就是顺利即位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十个字:“内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
隆科多是佟国维的儿子,是康熙皇帝第二任皇后孝懿仁皇后的的堂弟,老四胤禛应该叫他一声“舅舅”。隆科多很早就是二品副都统之职了,康熙四十四年因为属下犯法,被罢免所有职务,保留一等侍卫的闲职。而废太子之时,康熙突然任命隆科多接替托合齐的九门提督之职,这不得不让人产生联想:这是不是又一次的帝王之术,通过一件小事压制隆科多若干年后,又突然一飞冲天,走上九门提督之位,让隆科多对皇室感恩戴德,肝脑涂地。
九门提督的位置不说很多人也清楚,皇城禁地的治安都归他负责,手里握着两万多的人马,随时护卫在皇帝周围,处于战略核心地位。
为什么会是隆科多呢?除了他强大的家族背景之外,还有一点鲜为人知,那就是隆科多与老八胤禩关系不太好。隆科多是一个性情耿直之人,他看不得老八胤禩的圆滑多变,所以尿不到一个壶里。而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去世前一个月,他却派了隆科多和老四胤禛一起到京城郊外检查粮仓,他们还巧妙的分在了同一个小组,一个多月的检查活动,二人之间是否达成过某种协议已经无法考证了,但这是不是康熙的有意安排却令人十分生疑。
再说年羹尧,年羹尧的起步和发展实际始于康熙时代,是康熙皇帝提拔年羹尧为四川提督,陕甘总督的,而不是《雍正王朝》里面所描绘的那样,是因为老四胤禛的斡旋和安排才有了年羹尧的前景。年羹尧曾经是老四胤禛府邸的旧人,但不是他的奴才,历史上的年羹尧家族也算是名门望族,加之年羹尧自身少年得志,才干非凡,所以才有了康熙的提拔重用。
清朝皇子不得结交外臣,是因为担心他们结党乱政。作为胤禛府邸的旧人,肯定交情不错,况且年羹尧的妹妹还是胤禛的侧福晋。很巧的是,胤禛与年氏的婚姻,就是康熙指定的。
年羹尧担任陕甘总督之职的时候,恰是老十四胤禵西藏平叛。陕甘总督的这个职位很重要,因为他承担着西北胤禵大军的粮草转运和供给,到底是某种巧合还是康熙皇帝有意为之?这可能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样,就算胤禵手握几十万雄兵,却只能远在西北,无法形成对京师的威胁和直击。制衡,牢牢掌握在康熙皇帝的手里。
最后一个问题,便是胤禛自己。
就算康熙安排再怎么妥当,要是老四胤禛自己没有能力和办法,也无法最终登上大宝。所以,老四胤禛绝对没有闲着。
要说,在一废太子之前,胤禛对皇位没有寄予多大希望可能是真的,但是太子第二次被废之后,他还是不为所动就说不过去了,因为胤禛绝不是一个甘于闲散一生的人。
《雍正王朝》里面,出了一个邬思道,其实他的原型是胤禛的一位旧人,叫做戴铎。在戴铎给胤禛的书启中,很明确的提出了争夺储位的基本纲领,这个基本纲领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句话:一是对康熙皇帝表现出极大的仁孝,做好一个儿子的本份;
二是搞好和兄弟们的关系,做好一个兄弟的本份;
三是外放府中的干才,让他们走上关键的岗位,做好一个领导的本份。
这三条措施成为胤禛夺嫡的基础,他全部采纳并且做到了。故,在康熙生病期间,都少不了胤禛端茶倒水的身影;在兄弟们面前,他八面玲珑;府中的旧人,诸如戴铎等,也被外放到地方做官。
康熙皇帝的心思和胤禛自身的争取最终契合在一起,才有 最后的继承。也许老四胤禛并不明白康熙会将帝位传给他,但是对于一个有准备的人,成功的机率却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