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凤凰男”王石头的平凡而又伟大一生

这是一部蒙尘50年蕴含着真诚、激情与紧凑力量的小说,探究了历史洪流所忽视的人性之间的冲突、溃败与幸存,重新唤起思考每个个体独特存在的意义。
今天要说的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出生在19世纪末美国密苏里州中部村庄的一个小农场,他叫威廉·斯通纳,《斯通纳》也是这部小说的名字。那为什么叫他河南凤凰男王石头呢?
不急,听我慢慢说:一是密苏里位于美国中部,正如河南之于中国。二是威廉是美国男性常用的名字,而且美国名叫威廉的历任总统已有4位之多了,总统虽然有任期,但也算得上是个“王”。
正巧河南最多的姓氏是王姓,也是我国三大姓氏之一,也算姓氏数量之王(美国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我为给主人公取个中文名,就按中国姓名的顺序特点来了)。
三是主人公姓斯通纳(Stoner),一眼看上去,可以意译成石头人。至于凤凰男,因为我读完小说后的第一感觉,主人公的故事,正是一部“凤凰男”成长史,而“凤凰男”称呼的来源,出自我国网络用语,大意是出身贫寒,经过辛苦努力考上大学,毕业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男性,结婚时大多选择城市女性,相处时会引发很多问题。综上因素,“河南凤凰男王石头”这个名称就这么从脑海中蹦出来了。
凤凰男表现一,家境贫寒
王石头的父母,虽算是个小农场主,但19世纪末的美国,工业已逐渐兴起,他家的小农场也日渐没落。斯通纳从能记事起,就有很多农活要做,“六岁的时候,他就得从那几头瘦骨嶙峋的母牛身上挤奶,在离屋子不远的圈里给猪喂食,还要到一窝瘦弱的母鸡那里去收小小的鸡蛋”,“十七岁的时候,在农活的重压下,他已经开始驼背”。
没有怎么念过书、朴实少言的父母,紧衣缩食减手工,坚持送他这个家里唯一的壮劳力去大学新设的农学院去读书,就是想让他多学点干农活的新点子、好办法,好回来维持农场的生活和经营。他上大学时,也是寄宿在妈妈大表哥家的阁楼里,一边打工一边求学,直到硕士毕业,大表舅将他辞退(实际上王石头也已经忍受不了干活所花的时间了)。
凤凰男表现二,跳过龙门
  
凤凰男之所以叫凤凰男,就是因为从“穷山窝里飞出来的”,王石头不仅仅会飞,而且很会飞:从大二中断农学院课程到选修文史哲课程后,“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学会了希腊文和拉丁文,水平好得足以阅读简单的文献”,本科毕业时,“除了大二的英国文学概论,英文课全都是A,其他没有低于B的”。
我们也常说考上大学是跳过了“龙门”。王石头不仅跳过了龙门,而且是“三连跳”――本硕博连读,因此他不仅仅是凤凰,而且算得上是金凤凰。硕士毕业后,在学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同时,兼教新生班基础课,每年有了一定的收入,从表舅家的阁楼搬出,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这也算得上另一种跳过龙门。
凤凰男表现三,生活简单
  
王石头自小家庭贫寒,没有更多的物质需求。大学时自是如此:“到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已经是校园里人人都熟悉的人物了,他一年四季总穿着那套不变的黑色平绒套装,身着白衬衣,系着领结。
手腕从外套的袖口里伸出来,裤子在腿上难看地飘荡着,好象那套制服以前是别人穿过的”,硕士毕业前一直勤工俭学,读博时单独租住也是为求学方便,结婚后买房添置家具也是妻子催着贷款借款。
凤凰男表现四,责任感强
王石头的责任感强,尤其体现在他的工作当中,因为坚持不肯给一个滥竽充数而又狂妄自大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及格,甚至在学校再次组织考查委员会重新评分时还坚持本意,导致与该研究生的导师、也是自己的直接领导产生龃龉,并与之斗争终生。
最终在助理教授的职务上退休病逝,也是王石头工作上的悲剧之源。工作上责任感强,还体现在王石头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放弃斗争,推迟手术,安排好相关教学工作。
王石头绝对算得上是凤凰男,但仍然改变不了王石头是个平凡人普通人的事实,尽管他算是跨跃了一个阶层,但也只是止步教师这个职业,并且也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从职务升迁和业务能力上看也都是如此,就像石头一样,渺小普通,随处可见;有时也像石头一样,有些棱角,顽固不化。
其实,这正是芸芸众生中绝大多数人平凡的一生。也正因如此,可能很多读者以上帝的视角,从王石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习、工作、生活之中,看到了现实中自己的模样;甚至把自己当成了王石头,体味或回味自己的部分或整个人生,这也许是这部平实的作品历久弥坚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我们处于青少年时期,明白只有读书才能走得更远时,必然要努力学习。那时,我们既有家庭的支持(哪怕这种支持有时也十分虚弱),又没有后顾之忧(哪怕家庭就是我们的后顾之忧),孤身一人在外,一无所有,没有任何羁绊,无所畏惧,反而敢放手一博,与命运抗争,这种没有杂念的奋斗,往往能实现人生的转折。
就像王石头,青年时期偶然得到的求学经历,激活了内心沉睡的思想。上大学时,隐瞒父母调整学习专业方向,大学毕业,又坚持己见说服父母去攻读硕士、博士,最后坚持内心留在城市工作,这些已经与他父母当初的愿望相悖,但最终他靠坚持实现了自己人生目标。他生命中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改变了和他同时代很多人的命运,他的大学导师为之忧郁而衰亡,他的同学兼知己为之付出了生命,他年轻的女婿也同样在战争中殒命。只有他,坚持当老师的理想一直未变,不为其它因素所动。
而当我们走进职场、走进恋爱、走进婚姻、走进家庭后,因为我们不再是一无所有,至少有了一份不好不坏的工作,至少有了一段不咸不淡的恋情,至少有了一桩不疼不痒的婚姻,至少有了一个不悲不欢的家庭,所以我们变得有所顾虑,不再敢轻易听从内心的声音,勇敢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
就像王石头,在那场没有爱情、平淡甚至有些烦闷苦恼的婚姻中,他也不敢或者不愿再冲破藩篱,于是他把生活的中心放在了工作上,有了女儿后,他又把家庭的中心放在了女儿身上。即使当他遇到身体和灵魂都极为契合的学生并陷入外遇,也最终懂得:
“你最初爱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最终爱的那个人,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一个人想去了解另一个人”后,他还是不敢再次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哪怕后来发现相爱的人一直有所眷念,他仍然不敢突破现有生活的羁绊。
我曾一度以为,王石头一定会勇敢地追寻属于自己的爱情,但是他最终并没有这样做,这让我一度不解及至失望,甚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最终我看到王石头因得知身患重疾放下执念,和工作上一直斗争的上司和解时,我突然明白了:王石头没去追寻这段爱情,因为他是一个普通人;而即使他去追了,他也只不过是另外一个普通人。
在他生命的尽头,或许他可以坦然面对这个问题:你的一生,还要期望别的什么吗?其实,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过好无可替代的人生,就是伟大的人生!

这是一部蒙尘50年蕴含着真诚、激情与紧凑力量的小说,探究了历史洪流所忽视的人性之间的冲突、溃败与幸存,重新唤起思考每个个体独特存在的意义。作者约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凡人中的勇者在如何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