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中不同金属着色剂的发色
铅釉是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熔剂,入炉后大约在700℃左右即开始熔融的一种低温釉。它的主要着色剂是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铜使釉呈现美丽的翠绿色,铁使釉呈现黄褐色和棕红色。铅釉早在商、周时代就已发明,西汉武帝时期的墓葬中有极少发现,到汉宣帝时期,铅釉技术开始获得比较快的发展,烧制成功铅釉陶,不仅有翡翠般美丽的绿色,而且釉层清澈透明,釉面光泽强,平整光滑,光彩照人。但在汉墓中发现的铅釉陶均为冥器,可能与低温烧成不宜实用有关。出土的铅釉陶表面有时有一层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物质,被称为“银釉”,这实际上是铅绿釉的一层半透明衣,是一层沉积物。当铅绿釉处于潮湿环境下,由于水和大气的作用,釉面受到轻微溶蚀,溶蚀下来的物质连同水中原有的可溶性盐类在一定条件下在釉层表面和裂缝中析出。但这层沉积物与釉面的接触不十分紧密,故水分仍能进入沉积物和釉面间的空隙,继续对釉面溶蚀,产生新的沉积物。如此反复,当沉积物达到一定厚度时,由于光线的干涉作用,就产生银白色光泽。在汉代绿釉陶和唐三彩上有时候就有这种银釉。这种银釉是由于铜绿釉易于受到水和大气的溶蚀而产生的。铁黄釉和钴蓝釉不易受到水的溶蚀,表面不会生成“银釉”。铅釉折射指数比较高,高温粘度较小,流动性较大,熔蚀温度范围较宽,熔蚀性较强,所以避免了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中比较常见的“橘皮”、“针孔”等弊病。同时釉层中无气泡和大量残余晶体的存在,使釉层清澈透明,表面平整光滑,富于装饰感。三国、两晋时期在北方仍然烧造铅釉陶,但数量很少,质量也不如前。北朝的铅釉陶器工艺成熟,品种丰富多样,北方各地区都有烧制。北魏盛行以低温铅釉制作器物和宫殿建筑构件,釉色莹润明亮,有些在黄釉和白釉上加绿彩,有些黄、绿、褐三色同时使用。多色釉的出现为绚丽多彩的唐三彩陶器奠定了基础。北朝铅釉产品制作更精,如河北封氏墓群发现的黄釉高足盘,釉面黄中闪青,晶莹如镜。最具有代表性的如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出土的黄釉扁壶,釉色深黄,莹润透明,制作精巧,曾被误认为是瓷器。出土的绿釉、淡黄釉及酱色釉等釉陶器,有些在淡黄釉上同时加入深黄釉和绿彩,可谓唐三彩陶器的前身,起着汉、唐之间承前启后的作用。明清时期的素三彩、低温黄釉及玻璃釉等都属于铅釉,只是烧成温度有所差别。
铜红釉是以含铜物质为着色剂,经还原焰烧成的红色釉。据悉,我国最早的铜红釉瓷器出现在唐代湖南长沙窑。但当时的铜红釉发色深沉,多暗淡。浑然一色的铜红釉瓷器,纯净的朱红色,是在元代景德镇烧制成功的,其纯正、稳定的红釉色至今让人叹为观止。到明初,永宣年代,景德镇创烧出宝石红(又称“霁红”、“祭红”)。但就当时的条件,景德镇烧制的红釉瓷器算得上是“千窑一红”,传有十窑九不出的说法。明中期铜红釉曾一度失传,改烧矾红。清康熙朝得以恢复,烧成郎窑红,豇豆红等名贵品种,《博物馆征购:(15167)(306566)》铜红釉瓷器也在康熙时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上天似乎对于红釉瓷的眷顾也就到此为止,后世的铜红釉瓷器再也没有超越过康熙红。红釉瓷器是在制作时用氧化铜作为着色剂,它的烧成难度非常大。在烧造时,产品所放置的窑位、窑里的温度与气氛甚至窑外的天气季节变化,都对它的烧成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铜之所以能在高温还原气氛中变成美丽的红色。理论上讲,以氧化铜做发色剂,在稳定的还原焰中煅烧,就能得到鲜艳的红色,虽然用适当的还原焰烧制,可以得到美丽的红色,但只要略有偏差,或还原不完全、或部分氧化、或温度偏低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红釉釉色变色,发灰、发绿、发黑、或烧失等现象。所以红色釉瓷器烧成者极稀,为世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