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年轮15中学时代-1
《红色年轮》第二部:
山雨欲来:短暂的中学时代-1
1965年秋天,年仅11周岁的我从苏虎街小学毕业后,也不知怎么回事,稀里糊涂地考上了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呼市八中学坐落在旧城区的太平街1号,塞外青城著名的牛桥旁边--古老的扎达盖河从校园东侧缓缓流过。
呼和浩特第八中学
呼市八中有着很深的历史底蕴,于1958年的秋天在原第一中学校本部的基础上成立的--其前身为“古丰书院”改建的“归绥中学”。从呼市旧城的“大转盘”那里斜插向西边那条街走进去约200米,很快就见到一座由巨石建造的大桥,那就是颇有名气的“牛桥”。过了牛桥往西走就是第一中学,而往东北方向,第八中学便近在眼前了。学校的门面和许多校舍都是清朝古庙式建筑,整个校园看上去面积不很大,校园前半部和左面的大部分片区为教学和办公区,右边的数排平房是学生的宿舍。操场设在校门外。在当时呼市的二十多所中学里,第八中学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都是相当不错的。
昔日八中门前的牛桥雄姿,原桥毁于大水,今桥为原址重建
在我的记忆里,上初中那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是最让我焦虑不安和感觉烦躁的一段时光,几乎很少留下美好的记忆和印象。细细回想,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从我开始住校的那天起,我身体深处的某些健康的细胞和优秀的遗传基因就开始被侵蚀、消磨并遭到某种破坏。
在那个年代,那样一所中学的住校生活,对人性的导向和人的品质的生成与完善简直就是一种摧残和破坏---特别是住校生的业余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那些来自底层社会的学生带来的乌七八糟的东西,许多肮脏污秽的行为不可遏止地流入校园,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和成人世界才应该知道的东西,过早地在校园里蔓延和浸蚀年幼的心灵。
毫不夸张地说,住校生活对于像我们这样年龄太小、根本没有是非分辨能力和控制力的孩子们来说,没有一点好处!(在68届初中里,我的年龄应该是最小的了,主要是由于我6岁上小学,又是5年一贯制的实验小学。多半68届的同学都比我的年龄大2-3岁--甚至还有比我大4-5岁的。)也正是因为我年龄最小,所受到的某种“侵害”也相对最小,因为那些“大孩子”都不愿搭理我呢。
呼和浩特第八中学现状
那些年龄大的学生欺负年龄小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欺负低年级的学生在校园里已经是家常便饭。更为恶劣的情形是,地处呼市旧城区的第八中学的学生来源远比新城区的几个中学的学生的家庭背景要复杂和混乱的多--八中大多数学生都来自旧城区的社会底层和一些三教九流、职业复杂的市井家庭,他们的父母本身多半没有文化,有些家长甚至还有过犯罪记录甚至正在服刑的,许多孩子的家长所从事的职业本身使他们的孩子在幼年就学会了狡猾奸诈的手段和唯利是图的混世观念,以及低级庸俗下流的思想,这使他们与新社会所提倡的风尚习俗和道德规范严重地背道而驰。可想而知,他们的孩子在那样的家庭里长大,所受的熏陶和教育会给他们自己和周围的同学以及再往后面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和结果。
那时我是全班年龄最小的学生,我们的班主任叫苗存富,是位数学教师。苗老师中等个子,面色黑黄,身体也较瘦弱,讲一口当地口音的“本地话”。他戴着近视眼镜,深深抠进去的双眼里却透着智慧和精明。苗老师待人和蔼可亲,为人正直,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对不良现象也敢于狠狠批评。现在回想起来,也多亏了有苗老师那么个正直的人给我们当班主任,不然的话,我们的班风还不知要差到什么程度,那些不好好学习,那么小就思想很下流的同学真不知会堕落到什么地步呢!
我至今都记得,开学上课的第一天,苗老师对全班同学说:“我们班上年龄最小的同学才11岁,今后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上要多关心帮助他。”苗老师的话让我感动了一辈子,一直都珍存在我的记忆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启蒙和我日后人生路上的动力。(遗憾苗老师因长期营养不良,患有肝炎,在8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后不久,他还不到60岁就患肝癌过早去世了。)我深深感知到:一个品行好、为人正派的老师,永远都不会被他教过的学生忘记!
当年的呼和浩特市容
那个年代里,我对住校生活有着本能的反感,我不想离开家,可是我家所在的新城区与八中所在的旧城有好几公里,虽然有公共汽车来往其间,但为了学习方便也只能住校。记得第一次带着简单的行李住进十几人一间拥挤的小屋,看着上下铺的铁床晃晃悠悠的塞满整个房间,酸臭污浊的空气蔓延在屋里,让我从心底感觉恐怖和恶心。
每天晚自习结束回到宿舍,同学之间追打挑逗,语言粗俗,有几个能说会道的“高龄”同学总是给大家讲一些封建迷信、神鬼妖魔或下流的故事,其间还不时夹杂着许多不堪入耳、在我们那个年龄不该听到的语言。更有个别来自肮脏棚户区底层的大龄学生直接给同学们讲动物如何性交,人怎样性交,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性交......这些学生还在宿舍里公然示范给住校的同学教如何手淫!见了学校的漂亮女老师就说想睡人家......这些人太肮脏恶心了。万幸的是我岁数小,听不太懂这些大龄学生的下流把戏,他们也不把我这样小他们好几岁的学生当做兜售流氓行为的对象。
学校里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多半人一开口都是说着我难以接受的那种很难听的“本地话”--介于山西、陕西和当地人之间的口音的那种话--我心里很不舒服,对这样一种混乱的环境我本能地反感和无法适应,却不知该如何应对,心灵深处痛苦不堪却也无可奈何。每逢星期六放假可以回家时,那才是我最开心的时候;而一到周日晚上必须返校,我的心就陷入一种悲哀的境地,我甚至为不愿返回学校而哭过好几次。
后来,正是在我们的班主任苗老师和其他老师们的关心和照顾下,我才慢慢地适应了那个环境,也逐渐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物,对所处的环境不再感到那么陌生了,与年龄大一些的同学有了正常的沟通和了解,也发现了他们一些人身上的特点和优点。
学校里的图书馆和操场是我最喜爱的地方,因为读书和体育活动分散了我对所有不适应的事物的注意力,也减弱了我的烦恼。我的中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老郑 2010.10.25.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