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障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浅谈智障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闫宾艳

泾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有效地满足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的能力。提高和发展社会适应性,是智障学生将来直面社会、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需要,也是对智障学生进行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应从各个方面让智障学生在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提高其社会适应性,促使智障孩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通过阅读特教书籍,结合三年多以来的工作实践,下面谈谈自己在智障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中的一些做法:

一、掌握个体差异,增强针对性

布鲁姆说:“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的东西。”我们可以发现,提高智障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关键是能否提供“适当的条件”。因此,我们从每位智障学生社会适应性发展的预备状态出发,来确定提供什么适当的条件。

在实践中,我们从智障学生的智残程度、年龄特征和发展状态等方面出发,来制订适合每个学生社会适应性发展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如在设计适应活动时,根据学生起点的不同,我们以除草活动为载体,分别培养学生达到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会用工具、能识别记住本地常见的杂草,掌握简单的除草技术等目标。

二、用爱心感化学生,诱发主动性。

我校的智障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由于长期遭受冷眼和失败的体验,很容易产生自卑情绪,认为自己是不被老师、同学的喜欢的,往往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他人交流。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求却比其他人更强烈。因此,我们要用心理沟通的形式把自己的爱洒向学生,诱发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1)蹲下身和学生交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校每个培智班自闭症学生,刚来校时他们在课堂上或表情呆滞一言不发、或整节课玩弄自己的小玩具喜怒哀乐变化无常、或自言自语随意走动,他们似乎视老师为空气根本不参加课堂中的互动。为了让这些孩子们不再孤单,老师们以当节课或当天在学生中发生的小事为切入点,引出话题对学生开诚布公地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以唤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与学生交朋友,拉家常,以诚相待,唤起心理相容,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封闭的阴影。值得肯定的是:通过老师们不懈的努力孩子们的性格都变得开朗了,课堂上能坐下来听老师讲课,跟同学们一起参加课堂中互动,偶尔还愿意做一下自我展示。

(2)加强心理激励,增强内驱力。我们的学生几乎都住校,生活学习依赖性较强,没有上进心。我们对低年级学生经常通过讲小英雄的故事、看小学生热爱学习的视频,不断对学生进行独立生活,热爱学习积极上进方面的思想熏陶;对中高年级学生用张海迪、周舟等人的先进事迹和身边的榜样为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心活力,充分地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在活动中满足学生适当的需求,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开展集体活动,增强实践性。

技能是在练习中逐渐习得的。由于智障儿童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抽象概括水平低,他们通常是在日常活动中,在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简单的思维活动,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具体形象或表象。因此,发展这些学生社会适应性技能的有效练习形式,则更应指向直观的、物化的、可操作的、生活化的功能性生态活动。如: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趣味运动会、庆“六一”文艺汇演、生活技能大比拼等活动,让学生人人有参与,个个展示,通学生的审美观,肢体协调性,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的凝聚力都得到了提高,为社会适应性技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整理床铺、打扫餐厅、布置教室,培养他们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道德情操。总之,以活动为载体,使社会适应性在活动中形成,在活动中开展、在活动中完善。

四、整合资源,着眼全面发展。

社会适应性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它不可能仅凭一次或几次活动就能达到目标的,它更需要各类活动间的协作与兼顾。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从全员、全面、全程的视角出发,整合各类活动的优势,兼顾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使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整合和兼顾中得到提升。如个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避免依赖心理的滋长等功能,因而,要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个体活动.如洗脸、叠衣裤、洗袜子、扫地等。

五、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成长的可行性

(1) 任课教师方面:开学初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一起,就班上每个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拟定可行性的计划、实施措施等。平时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经常召开短会,与教师们一起研究智障学生在社会适应性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为科学决策服务。

(2) 家长方面:我们又通过召开家长会、定期家访、家长开放日、开展问卷调查等形式,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提高家长的素质。经常与家长就孩子近期,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存在突出的问题和取得的进步进行沟通,家校联手紧密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

社会适应性教育作为培智教育的核心教育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服务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教育者,我们始终在尊重学生特殊性的前提下整合学校与家庭的力量,培养、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培智学生架起回归社会的桥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