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从习惯化到格式化

说教育堕落了,那是对教育的褒奖。刻薄的说,我们的教育不会堕落,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教育。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这样的教育才叫教育,这样的师生才叫师生。可是,现在到哪里去找这么宁静的教育?

天下之大,连一张安静的书桌也放不下了!如今教育的喧嚣,喧嚣的教育,伴随着功利主义,呼啸而来,袭地而去,剩下来的就是一地鸡毛。

教育是人特有的,只有人需要教育,只有人能够接受教育。教育是人的标志,也是人的冠冕。但现在的这种教育方式,根本不叫教育,只能说是训练,而且是机械训练,重复训练。其目的是通过训练使得人产生条件反射。能产生条件反射的不必要是宇宙精华的人类,老母猪训练出来了,也可以玩玩具,做选择题。

所谓条件反射就是机械训练下动物所产生的本能反应,不需要任何觉解。

现在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重复训练,美其名曰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以至千万轮复习。很多学校像没命一样,高二上学期就结束了所有课程,剩下来的就是复习,就是犁田,就是耙地,把所有的知识点翻过来,倒过去的嚼烂,反刍,甚至还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教法,就叫做反刍复习法。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中国文字的传统之美,就这样被这些句子折煞了。甚至还有人搬出老祖宗的遗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并且按时来复习,不是很快乐的吗?如果是这样,那孔子就不是孔子,而是孙子了。按时复习有什么快乐的?

这句话正确含义应该是,学习,并且及时来实践,验证自己所学,不是很快乐吗?这是学以致用,学习和实践结合,看到知识发挥作用,当然很快乐。

但我们现在所学的都是没用的知识,都是无生命意义的敲门砖,门敲开了,砖头就扔掉了,而且成了垃圾,还需要费力清除。上了大学,很多大学教授要花费几个月时间,让孩子们把所学的错误东西忘掉。

教育中的复习和默写,这两大弊病,彻底扼杀了我们孩子的创造力,使得课堂上万马齐喑。孩子普遍失去了活力和激情,更不用说好奇心和想象力。连性趣都丧失了,更不用说兴趣。而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复习为什么会摧残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复习会使得孩子习惯化、程序化、自动化,进而麻木化、僵死化、僵尸化。

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坎德尔,在《追寻记忆的痕迹》提出了一个伟大词汇“习惯化”,他说:习惯化是简单的学习形式,习惯化是教动物忽略某刺激。与之相反的是敏感化……看到新异图像后,婴儿的特征性反应应该是瞳孔扩大,心跳和呼吸加速,如果反复向婴儿呈现同样的图像,这些特征反应就消失了。性活动也有习惯化现象。雄鼠遇到一只新的雌鼠,在最初的一到两个小时,它们可以交配六到七次,但在以后的30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内,雄鼠不再对性活动有任何兴趣。……这种现象就是习惯化,而不是疲劳造成的。因为如果这只雄鼠遇到一只新的雌鼠,交配活动将再度活跃。”

习惯化会导致性趣的衰落,更不用说兴趣了。这是一个雄鼠都懂得的道理,可惜,我们很多人就是不懂。

是好奇心维护了人类的兴趣,是兴趣促使人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把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中国明朝的万虎,为了满足自己对太空的想象,想实现自己的飞天梦,把自己绑在椅子上,椅子的四周放上炸药,一声巨响,万虎被炸得血肉横飞,这是和几千年后美国的挑战者一样的悲壮,世界天文学家把一颗星星,就用万虎来命名。

为了追求好奇心,一个人居然可以连自己的命不要,可见好奇心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反之,一旦习惯化了,一切新奇荡然无存,连交配都不愿意了,更何况是枯燥的学习?

有人振臂高呼,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因为我们复习太多了,学生在复习中失去了灵性,埋葬了激情,习惯化的废墟中怎么可能还有创造?

巴金的妻子萧珊问金岳霖先生:老师,你为什么喜欢枯燥的逻辑学?金岳霖先生回答说;逻辑学好玩。正是认为逻辑学好玩,金岳霖才能成为中国的逻辑学之父。

有人问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的感受,李政道说:我从来没想过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只是一个意外的奖赏,想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是获不了奖的。觉得一件事情有意思,有意义,这件事才吸引我们去做,我们会为之衣带渐宽,容颜憔悴,但却无怨无悔。
习惯化导致我们教育的僵死化还不是最严重的,习惯化之后的格式化,才是对教育最致命的摧毁。
格式化首先让人们对未来失去希望。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和瑞德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安迪说“有些东西是无法被夺去的,也是高墙无法隔离的,那就是希望”。
瑞德说:“希望?听我说一句,老朋友,希望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你发疯,在这种地方,千万不要有这种念头。”
为什么会失去希望?一切都来自于监牢中习惯化的生活,使得人格式化了。瑞德解释说:“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格式化。”
事实正是如此,那个在肖申克当了50年的图书管理员,当得知自己被假释时,却是要将与他告别的人杀死以继续留在这里,最终上吊,这就是格式化的悲哀。而瑞德被假释的时候,如果不报告小店的老板,他就会尿不出来。
从生理到心理再到基因,但一切都成形的时候,覆水难收,孩子们将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格式化的物,是一个可以搬过来搬过去的石头或者木头,你也可以称之为椅子和凳子,就是不能叫他活生生的人。也许间或一轮,才可以看出是一个活物吧。
最要命的是,还有一些人会在这种格式化的生存中,寻找出一种美来。那么,正如鲁迅所说,这只能是十足的奴才!

哎,以后估计没人敢来我家吃饭了,哈哈。


(0)

相关推荐

  • 保持好奇心,医生发明治疗打嗝的奇葩疗法,竟然获得诺贝尔奖

    保持好奇心,医生发明治疗打嗝的奇葩疗法,竟然获得诺贝尔奖

  • 孩子有这3种行为,看似是“坏”习惯,实则是聪明的表现

    常言道,贪玩调皮是孩子的天性,这个道理虽然做父母的都知道,但当自己面对这样的孩子时,常常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轻微的批评不起作用,打骂又于心不忍,导致孩子继续我行我素,让父母无可奈何. 朋友阳阳就陷入这 ...

  • 教育孩子真有捷径?随着孩子的好奇心细心引导教育,成功或已不远

    我们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我相信很少有人知道好奇心是求知之母.那么为什么这样说呢? 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是会对这件事情产生好奇的,如果我们不好奇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问这 ...

  • 那些成功的妈妈教育孩子做对了什么?|赵小明讲儿童逻辑学

    如何抓住发育的关键期 听更多小明微课,文末点击"阅读原文" 小明语录  随着虚拟世界的发展, 对真实世界的无兴趣, 导致人类糟蹋世界的脚步放慢了. (本文节选自小明新出版儿童益智图 ...

  • 王开东:《山海情》为何情难自禁?

    感谢朋友的推荐,我和程老师一起追了<山海情>. 我奇怪的是,一部土得掉渣.讲述扶贫工作的电视剧,何以使得90后.00后的人如痴如醉?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奥秘?一般来说,一部伟大 ...

  • 王开东:27万瓶牛奶倒进下水道,传导的是什么价值观?

    看了一段视频,惊得目瞪口呆. 几个青年把一大桶牛奶,晃悠晃悠,直接倒进下水道.后面还有牛奶盒排成山,正等着拧开倾倒. 真是活见鬼了.我们国家还没富裕到这个地步.就算富得流油,浪费粮食,也要天打雷劈的. ...

  • 王开东: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56号教室

    近读历史,获益良多. 中国从隋炀帝开始开科取士,开辟了人才选拔的先河,但又对考生资格进行限定.此后几朝几代,基本上萧规曹随,证明这些限定非常理性,获得后来者的极大认同. 那么,科举考试对报考人员究竟有 ...

  • 王开东:孩子失恋了,怎么应对?

    很多人都曾失恋过,失恋的感觉,就是茶不思饭不香无法入眠,天塌了,不想活了,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没有那个人的世界,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有不少人就会想到死.很可能也包括成都的那个孩子,为什么想到死呢? 一 ...

  • 王开东: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烧肉?

    牧羊人汤姆所有的羊群都是纯白的,非常纯粹,如同一大团白云.所以极厌恶其中的一头黑羊,老想除掉它.后来天降大雪,白色的羊群散布在大雪中根本无法找到.最后是借助那头黑羊,使得汤姆的羊群失而复得. 由此,汤 ...

  • 王开东:一个老师的影响可以有多大

    林先生治学严谨,教学风趣幽默.我曾在回忆文章中谈及老师.先生女儿正是通过那篇文章联系我,世界那么大,世界那么小. 先生女儿在苏州毗邻的一个城市,她说读到我那篇文章非常感动.通过我的文章,她了解到她父亲 ...

  • 王开东:撬动命运的那一粒种子

    西安之行,拜访了张忠华导演的父亲.这个传奇的中国农民,一直都在听忠华兄说,这次是一定要拜访的. 他是一个农民,但他是袁隆平式的农民,被誉为中国的小番茄之父,中国的小番茄近一半是他们家的种子,都是他父亲 ...

  • 王开东:何为名师,名师为何

    很高兴,今天故地重游,回到苏州中学,回到美丽的道山.领导不在家,委托我参会. 先说一点题外话.2015年某一天,也是像今天这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我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或者去行政部门,或者留在高薪的私立 ...

  • 王开东:好人一定要有好报……

    近日,河南新郑市小王和他同学遭遇一件不平事. 两个男孩骑着自行车在交叉口正常行驶,前面突然逆行过来一个骑电动车的老太.老太看见对面来了两个骑自行车的,就想着要躲开.一不小心,在井盖旁边,老太突然摔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