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讲坛第40期现场回顾
CC讲坛第40期演讲于2020年12月19日在北京·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会议中心完美落幕。八位讲者,八个话题,284位现场观众,七大直播平台,110万网络直播观众,共同享受了一场思想跨界盛宴。
从左至右:
富宇(主持人)、王占郡、徐忠平、杜欢政、凌峰、路桂军、张轶超、李一慢
《青春期,没有叛逆就没有成长》
王占郡
北京中亲联教育研究院院长
《百家谈》创始人
孩子的生理青春期在8到21岁之间,但心理青春期与年龄并不同步,很多人一生都没有顺利地度过心理上的青春期。青春期是孩子要为自己争取自主权利和空间的人生阶段,挑战父母,摆脱父母的控制,是成长的正常需要。青春期不仅是检验家庭教育的试金石,更是父母自我纠偏的末班车,父母干扰孩子的青春期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没有叛逆的乖孩子往往会受更重的伤。
《贫困是因为懒惰吗》
李小云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
小云助贫中心发起人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社会大众一般所持有“个人努力脱贫模式”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穷人之所以贫困是因为懒惰。事实上,在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中,穷人和富人往往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穷人依靠个人努力致富的难度越来越大。显然,“贫困完全因为懒惰”是对社会责任的规避。贫困个体责任论忽视了制度和结构在财富、资产、教育和机会等差异对贫困的决定性影响,而大规模的脱贫攻坚正是通过消除结构性因素在减贫中的作用。
《找寻碎片化时代的黄金碎片》
李一慢
慢学堂创办人
新教育实验学术委员
我们已经身处碎片化的时代,很多人却还在反对碎片化的阅读,甚至抵触碎片本身。我们必须学会从碎片的甜味、药味、维生素味中,寻找、接收、制造自己的黄金碎片。60年前,罗素说,“能够聪明的利用闲暇时间是文明最后的产物”,我来改动一下:“能够聪明的利用碎片是文明最后的产物”。
《垃圾教授和他的城市矿山、油田与森林》
杜欢政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
国家发展循环经济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过去我们提到垃圾分类,往往就会说日本、德国怎么做的,但是未来,垃圾分类也将出现“中国模式”:废金属就是城市矿山,废塑料就是城市油田,废纸就是城市森林。
《关于死亡的教育,生命尽头切莫让爱如此纠结》
路桂军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
北京清华大学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
死亡教育并不完全是悲观、失望、绝境的,可以让那些痛心疾首的生死两相憾转为生死两相安;死亡教育的真谛是爱的教育,珍惜身边的人,爱自己所爱。只有把“死”这个环节谈透了,“生”的空间才会更有意义。
《打碎阶层壁垒的新教育》
张轶超
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创始人
第三届“全人教育奖”得主
教育不应该去选择对象,给所谓穷孩子一种教育,富孩子另外一种教育。教育应该是将一种信念植入到每个孩子的心中:你可以自由地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真相,去体验世界的丰富与美好,去收获内心的充盈与愉悦。当教育做到这点的时候,人为建构出来的阶层壁垒也就烟消云散。
《从原生艺术到艺术人生》
徐忠平
画家,书法家
原生艺术教育家
艺术不是不断被“矫正”的技艺。原生艺术的灵感与创造力,是伴随人一生的天赋,是文化积淀下的想象力的自由灿烂,如何将人类这种无拘无束的天性与秉赋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就是从原生到大师的修行。
《系统医学可以帮助我们走出现代经典医学的思想困境吗》
凌峰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学神经外科首席专家
原中国医师学会副会长
系统医学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医学思维,它不是要取代目前主流的医学思维,而是弥补主流思维的不足。因为:疾病分为普遍性和个体性。好的治疗应该是个体化的,是一个逐渐逼近理想目标的过程,不能简单的化约成一次性的精准性的治疗。同时,人体具有康复自愈能力,所以治疗必须考虑保障这种能力的有效性,避免过度干预。医学是通过治病达到救人的艺术,缺乏科学的医学是愚昧的,缺乏人文的医学是冰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