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齐景公问政于孔子(12-11)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动乱,弑君弑父之事时有发生。孔子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必须恢复礼制,国家才能得到有效治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释】
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齐国国君。
信如:假如。
粟:小米,代指粮食。
食诸:食之于。
【译文】
齐景公问孔子为政之事。孔子回答:“做君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
公元前517年9月,鲁昭公不能忍受三桓专制,与藏昭伯、郈(hòu)昭伯一同向季孙氏发难,三桓中的孟孙氏与叔孙氏出兵协助季孙氏共度难关,三桓兵合一处,打败鲁侯的亲兵,攻杀了郈昭伯,鲁昭公兵败逃亡齐国。孔子也从鲁国来到齐国,为齐大夫高昭子家臣。
齐景公杵臼是齐庄公的弟弟。公元前548年,齐国大夫崔杼弑杀齐庄公,《论语·公冶长》中“崔子弑齐君”就是指这一事件。事后,崔杼立年幼的杵臼继承君位,为齐景公。齐景公在位58年,后来贪图享乐、厚赋重刑,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论语·季氏》记载“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就是对齐景公的客观评价。孔子到齐国时为景公三十年,陈僖子田乞以大斗借出、小斗收进的方法笼络民心,为日后谋反作准备。田氏日益强大并把持朝政,齐景公作为国君不能行为君之道,而田氏作为臣子也不行为臣之道。齐景公受到困扰。同时,齐景公还有废除太子阳生而立少子舍的打算,可见父子之道也出现偏离。所以,当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时,孔子针对齐国的现状,建议要严格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回归人伦之常。每个人都自觉遵守伦常之道,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尽到自己的本分,国家才会安定,所以正人伦之常是治国的根本。齐景公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如果每个人都不守本分、不尽义务,国家就会大乱,即使国家粮食充足、经济发达,自己也无法安然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甚至可能连性命都难保。
《大学》:“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做君主的,要止于仁爱;做人臣的,要止于恭敬;做儿子的,要止于孝道;做父亲的,要止于慈祥;与国人交往,要止于诚信。所以,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应当全力做到“仁”;做大臣的要像大臣的样子,应当全力做到“敬”;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应当全力做到“慈”;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应当全力做到“孝”;与人交往,应当全力做到“诚信“。
朱熹《论语集注》:“此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也。是时景公失政,而大夫陈氏厚施于国。景公又多内嬖(bì)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间,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景公善孔子之言而不能用,其后果以继嗣不定,启陈氏弒君篡国之祸。”孔子的建议是人道的基本原则、政治的根本所在。当时,齐景公治国失误,大夫陈氏收买人心。景公又多宠妃,不确立太子。齐国君臣、父子之间都失去正道,所以孔子这样警告他。齐景公赞赏孔子的话却不能照着去做,后来果然由于继承人定不下来,景公在临终前废长立幼,给陈氏弒君篡国造成了机会、埋下了祸根。
可见,孔子所提的为政建议,是透过齐国的现状准确预测其发展走势,对齐景公的善意提醒和警示。事实上,齐国大夫之间的相互兼并、交恶一直没有停止。至齐康公时,君主淫于酒色,以田氏的后代田和为相,以至“田代齐姜”,田和废齐康公自立为齐太公,齐国大权正式落入田氏手中。孔子的建议经受了历史检验,应为后世高度重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