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几个最近很火但危害很大的投资误区
短期现象与长期规律
昨天中建4月的经营报告出来,我比照了一下。
全面回暖!
转念一想,按照我小中建这尿性,我昨天还是有点不好的预感,结果今天就真发生了。
关于基建板块近期其实已经给大家复盘了一波,经营报告上也在不断验证相应的逻辑。
那么既然是这样,股价下跌,我也确实莫得办法了,继续躺着。
在投资里面,由于行情的风向问题,总会在某个阶段,出现一些“极端现象”。
比如说,在13-15年阶段,打着新经济旗号的中小创,而那时候流行的说法是“蓝筹已死,拥抱新经济”。
在那个阶段,那些中小盘的品种确实很强,而且业绩也确实很猛,当然估值也同样非常离谱。
在那个时候也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合理解释”,而根据这些解释似乎能够让当前的某些板块站稳脚。
但是,这其实是搞混了短期现象和长期规律的一个表现,也是投资里,最危险的一个误区。
最近这段时间,蓝筹的表现非常糟糕,于是类似当年的“蓝筹已死”的论点,又重新在各大论坛里冒出来,低估值似乎变成人见人打的词,而科技则成了明星。
当前又冒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或者说“规律”,所以今天就跟大家拆解下这背后隐含的逻辑问题。
伟大的公司
首先当前最火爆的一个观点——伟大的公司得溢价买入。
这话谈的自然是当前火爆的消费,尤其是白酒公司了。
其实这话过去也出现过,而且演变形式一般是这样的,
从这个层面来看,当下这个说法似乎还在爬坡当中,不过背后的风险就见仁见智了。
投资为什么要讲究好公司+好价格,背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透支成长性的问题,二是容错率的问题。
先说成长性透支的问题。
这是我常用的一个成长性模型推演,分别根据5年之后的预期增长来做不同的估值假设,在给予一个相对乐观的未来5年净利润增长速度。
然后就可以评估未来回报的区间。
由于对标的是茅台,所以我5年后的估值相对于成长性而言我会稍微给个比较乐观的溢价。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目前的PE去到40倍且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也高达20%的时候,五年后不同的估值假设所产生的最终回报,会有非常大的差异。
当且仅当5年后估值依旧达到30PE以上的时候,这笔投资的回报率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收益。
这就是我一直所强调的,高估值买入的困境。
当买入的品种估值非常高的时候,那么对未来的成长假设、估值假设,都要求非常高,才有可能获取不错的收益。
而一旦这些假设里面在未来运行的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
那么崩盘就在所难免了。
当你的投资,是基于一个容错率非常低的模型下,这笔投资背后所隐藏的风险,就非常大。
这道理放在当下动辄100PE的医疗股,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他们未来得多强的成长性,才支撑得起?
科技的未来
关于科技板块,当前的一个经典说法是——竞争格局很容易预测,国产替代逻辑清晰明了。
关于国产替代逻辑的背后,之前我在《上车芯片股,一定要三思》的文章里提到过,当前的品种很可能存在“未发达就已经透支未来”的可能。
而竞争格局方面,科技股的投资难度,我认为巴菲特已经很好地给大家诠释一遍——近年来巴菲特最烂的一笔投资,就是IBM。
其实近十年美股崛起的科技公司里,是有老牌的科技公司——微软。
如果说巴菲特错过亚马逊是因为那夸张的估值,那么IBM和微软当中的二选一就反映出科技股的选择困难。
微软近十年里哎虽然有相当部分的上涨是靠估值推动,但是它在云业务方面的拓展确实老牌科技公司里面做得特别好的一家,并且当前已经跟亚马逊、谷歌并列为美股云业务的一流企业。
而当前毫无技术优势,仅凭“国产替代”这条相对虚无的逻辑所支撑起来的科技公司,是否又真的那么好判断?
扩展开来的新能源板块,是否又真的能完全颠覆汽油车?
安全边际
最后是关于安全边际的讨论。
在说这个问题前,先说一些数据。
按照申万风格指数的统计,在2000年1月1日-2020年5月6日这个阶段,
高市盈率指数为-3.6%,低市盈率指数为555%。
高市净率指数为74.5%,低市净率指数为441%。
在这里面,如果算2019年到现在,高市盈率指数上涨57%,高市净率指数上涨85.6%。
对应的两个低估策略,分别只涨了13.6%和3.4%。
也就是说高市净率指数的涨幅,几乎全在这一年多实现。但是当你把时间拉长来看,就会发现真正的规律并不是这样。
进一步来看,哪怕我们仅仅把时间调到2018年,低估策略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单单2018年,价值策略和红利策略的两个代表指数,就显著跑赢了沪深300和创业板。
所以,当看到这些“更有代表性”的数据的时候,还会觉得低估策略无效吗?
其实,从前面的“估值与成长性推演”的表格里,大家也可以看到,如果你买的估值比较低,那么未来的收益预期就会好非常多。
以茅台为例,你在18年40PE时候进场,直到今天的收益率是73%,但是你在18年时候22PE进场,今天的收益率将达到141%。
当然你看着73%的收益似乎也不错,但是你要知道这是基于17年年报茅台61.97%和18年年报30%的两重高速增长下获取。
而2019年的茅台,增速只有17.05%,未来可预期的复合增长也难以恢复1718年的水平。
在这预期下,40PE的茅台会透支多少成长性,就不言而喻了。
通过前面的一大窜分析,其实今天主要是想给大家梳理一遍一些“似是而非”的伪逻辑,以及这些伪逻辑背后所隐藏的风险。
当前的医疗和消费板块(科技凉了一半),确实非常非常厉害,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上涨而当成“规律”,那么未来在各种预期崩盘的意外下,风险就非常巨大。
---------
1.除了中建,新华昨天的4月保单销售也出来,依旧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不过价值率大概要下滑)。然后今天港股也给出答案——给小新头上也抹一层绿。
怎么说呢,面对基本面没毛病而估值一直被压的品种,咱么最好的做法就是等分红砸进去。
2.沛嘉今天暗盘暴涨64%,在这里先恭喜中签的朋友。从当前的医疗股热炒来看,沛嘉大概率可以等到首日收盘再考虑卖出的问题,当然如果求稳的朋友可以早上10点半左右择机卖出。
明天早上9点是开拓医药的截止认购时间,还没认购的朋友记得抓住最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