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汇索尼精粹”之后,索尼手机的路子或将更宽

  • 前言:曾经,有那么一台“纯粹”的索尼手机

2013年1月,距离索尼全资收购“索尼爱立信”股份,重启自家手机品牌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对于这家有着辉煌历史的消费电子领域巨头而言,显然是时候证明自己的实力了。

于是,意气风发的索尼推出了这样一款产品——它有着打破以往常规的外观设计语言、有着当时顶级的硬件配置、有着当时国际版旗舰手机中极为少见的整机防水功能。最重要的是,正如它的宣传用语“汇索尼精粹”那样,这款SONY Xperia Z囊括了来自索尼手机、电视、随身听和相机部门的诸多先进功能特性,乍看之下确实是梦幻无比。

请注意,我们用了一个词“乍看”,没错,Xperia Z在宣传阶段的确是牛气冲天,但当消费者将其买到手之后则会惊奇地发现,这台新旗舰的使用感受,其实远没有宣传的那么好。

比如说,Xperia Z在发布时被寄予厚望的1300万像素背照式相机虽然指标上看起来的确是当时最高,但实际拍照时的细节表现却出乎意料地糟糕。又比如说,对于那些看重其音质宣传而购入的发烧友来说,他们意识到Xperia Z仅仅只是移植了索尼随身听的音效系统,实际上却并没有搭载最核心的索尼自研音频芯片,因此根本达不到比自己便宜得多的随身听的音质等级……除此之外,在外放效果、机身材质、电池续航能力上,最初的Xperia Z也都是槽点满满,让人大跌眼镜。

  • “汇索尼精粹”不够好?那就再多“汇”一点!

为何寄予厚望的全新旗舰会“发挥失常”?当时无论是消费者、评测机构还是索尼自身的高层都没有意识真正的症结。在大多数人看来,问题应该是源于索尼旗下的各部门还不够尽力,给旗舰手机的“输血”还不够多。在那个时候的许多手机论坛和资讯网站上,关于索尼Xperia Z系列最常见的评论,就是“为什么没有集成索尼xx产品线的xxx功能?如果加上那我一定买。”

Emmmm……说实在的,我们现在都能明白,往往会这样说的人自己其实是怎么都不会真正掏钱买的。但对于当时的索尼来说,“以Z之名”的旗舰手机还不够索尼,却是最容易接受的理由。于是仅仅一年之后,时任社长平井一夫就正式发布“One SONY”战略,明确讲出了要打破不同产品部门之间的隔阂,以总体战的方式建设融汇各部门技术精粹的新产品开发体制。(原文:部門間の垣根を取り払い、総力戦で商品を開発する体制)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索尼继续着Xperia Z系列旗舰手机的开发更迭、也一代代地给它加入越来越多的“索尼精粹”:Z1首发2070万超高像素相机方案,Z2首发原生数字降噪功能、并加入当时还相当新潮的4K摄像,Z3进一步强化屏幕色彩表现、同时对外观设计语言进行小改,Z4(国内叫Z3+)更换新主控、强化散热和自拍,Z5使用定制的CMOS、在镜头设计和对焦方式上进一步靠拢自家微单……及至后来的XZ1、XZ2、XZ3,我们都常常能看到索尼在新品宣传中声称“使用了来自相机/电视/音频部门的最新技术,带来了xxx独特的体验”云云。

  • 合作研发不团结?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讲真,作为一家从上世纪40年代发展至今,且一直强调工程师文化的老牌企业,索尼在影视、音乐、游戏、影像、半导体方面的技术积淀的确无可置疑。但是作为一家规模遍及全球的巨大企业,“协同开发”其实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美好,也不见得就能带来最好的产品。

这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首先,对于索尼自身而言,智能手机长期以来都属于弱势业务——站在手机部门的角度上来说,希望靠相机、随身听、电视等强势部门的成熟技术增强自身的产品竞争力自然是无可厚非。但对于那些强势部门来说,“One SONY”的开发模式意味着自身要将技术“共享”给弱势的手机开发部。且不说手机部门年年亏钱,年年要靠其他部门输血,就算是产品真的大卖了,营收也是分开计算的,付出技术支援的部门既得不到好处,又还得担心手机产品抢了自家生意,自然不愿意真正在联合开发上用心。

这可不是我们的乱猜,而是来自于索尼全球营销高级经理的Adam Marsh的“实锤”:就在三个月前,他突然对外披露,索尼手机长期以来拍照性能不佳的原因在于,原本负责合作开发的微单团队担心把手机优化得太好会伤害到自己产品的销路,因此故意阻碍技术指导与沟通,造成手机部门并没有得到相机部门的“真传”。

宣传使用了电视技术的Xperia XZ3(实际上并未使用索尼OLED电视的处理芯片X1)

此言一出,业界震动:有哀叹索尼也得了“大企业病”的,有质疑“姨夫”此前对企业整合的能力欠佳的,当然最多的还是来自消费者的失望情绪。不过,在那个时候,其实大部分人依然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

就算索尼上下真的完全团结一心,各部门全力支援手机开发,难道就一定能够成功了么?

  • 其实,索尼也努力过,但无奈做不到

其实从索尼手机以及其他相关产品的历史中,我们是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的。

2011年,也就是在索尼拿出号称整合各部门精粹的旗舰手机Xperia Z之前两年,彼时还属于索尼的vaio电脑部门发布了一款平板电脑Tablet S。作为索尼的第一台Android平板,它那如同书页般的独特造型设计得到了广泛好评。但只有少数真正购买了这台平板的用户才会知道,其实在这台平板内部,就有着索尼手机至今也没能真正用上的,来自索尼Walkman部门的正宗音频芯片加持。

不仅如此,就在同一年,索尼发布了一台名为NW-A865的触屏随身听产品,它搭载的是名为“S-Master MX”的数字音频放大芯片。在当时的相关技术介绍中,索尼专门提到了“MX”的改进主要就在于降低功耗。不难看出,在那个时候,索尼的音频部门是真的有打算为智能手机研发一颗“根正苗红”的音频芯片的。

索尼随身听的自研芯片、特殊电容、镀金接口和专用电阻,没有一个能用在手机里

然而,如果大家再看看现在的索尼“黑砖”、“金砖”、“索六万”里使用的自研新主控,就会发现短短几年间里,不仅索尼手机没有用上真正的索尼音频芯片,就连音频部门自己也放弃了芯片的低功耗方向研发,转而重新推出大尺寸、高能耗、高推力、注重音质水准的产品来。

索尼电视部门为Z1设计的VA屏,反而造成了可视角度问题

为什么?是因为部门隔阂而不愿意做么?老实说真的不像。更大的可能反而是在于虽然索尼的电视、音频、相机部门技术很厉害,但他们仅仅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到了极致,却并不擅长适用于手机需求的技术研发。“S-Master MX”未能最终搭载进手机,很有可能是因为它的功耗依然太高。类似的情况还有当年索尼Xperia Z1手机上所使用的,来自索尼电视部门的VA材质屏幕——VA屏的优点在于不漏光、对比度高,在大尺寸的电视上观感极好。但在手机的小屏幕上,它窄视角的缺点反而被突出了出来,成为产品的槽点而非卖点。对此,我们当然不能说索尼电视部门没有把最好的东西给到手机上:他们的确给了,但他们其实并不擅长研发手机,这也是无奈的现实。

  • 放弃“内生”,想通了的索尼手机反而更有钱途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很多年前,当我们批评Xperia Z“不够索尼”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想到索尼其他部门是否真的能够适应手机技术的问题;而当几个月前Adam Marsh控诉相机部门不帮忙的时候,他或许也没有想过,就算索尼的相机部门真的全力协助手机,他们那些来自单反、来自微单、来自强力相机芯片的技术是不是就真的可以用在手机上呢?

Xperia 1的摄像头模组不再拘泥于索尼内部资源,而是博采众家之长

所幸在索尼内部到底还是有清醒的人。就在近日,外媒Sumahoinfo从索尼工厂的相关人士处得知,索尼将不会在旗下的高端手机里继续使用自家的G镜头。然而这件事其实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了:因为早在全新的Xperia 1手机发布时,就已经有人拆解发现这台手机不再拘泥于使用索尼“自主的”拍照方案。具体来说,Xperia 1的三个后置摄像头中,有一个镜头来自于中国的舜宇光学,剩下两个则是德国蔡司Milvus镜头;而三个CMOS也并非全部由索尼自产,而是包括了合作伙伴三星提供的S5K3M3作为副摄。

当然,这样的手机可能的确算不上是“汇索尼精粹”了,但这样的索尼,却实际上要比过去清醒多了:既然内部合作隔阂甚多、效果也不见得好,为什么不能主动采纳外部的“强援”呢?毕竟,情怀也得要靠实际上的好用才能支撑——只要消费者觉得满意,这比什么“全部来自索尼内部技术”可重要的多了,不是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iPhone优势又少一个,安卓即将原生支持广色域

安卓加入广色域支持后,未来显示效果将更上一层楼。

信号已响快马就位,新零售两巨头或加速“圈地”

周末搞了个大新闻的苏宁,也给阿里新零售再添一手好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