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西方建筑(一古埃及建筑)

本书是查询西方建筑名词的词典,所有条目都附有插图。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从古埃及建筑一直到当代建筑的主要流派和主要建筑风格,常用的专业词汇都在书中进行了解释。全书按照历史顺序排列,因而又是一本实用的西方建筑历史的参考图书。书中所有的插图都是精心绘制的。本书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手头必备的知识辞书,对建筑设计、历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第一章 古埃及建筑

  • 古埃及建筑历史背景

从上古王国时期开始,到新王国时期埃及的统一 ,再到最后古埃及被希腊的亚历山大王所占领而结束,古埃及的发展延续了3000多年的时间。埃及位于中东内陆地区,境内还被大面积的撒哈拉大沙漠覆盖,所以绝大多数人口都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奔腾不息的尼罗河水犹如生命带一般, 不仅使埃及成为古代世界最为富饶和丰硕的国家,也孕育了古埃及高度发达的文明。整个古埃及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上古 王国时期、中古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其中以上古王国时期与新王国时期的建筑成就为最高。

埃及的领土由尼罗河谷地区的上埃及,与河口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两大部分组成。从公元前3100年第一代法老美尼斯统一了上下埃及之后,古埃及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的繁荣阶段。法老是统治古埃及的王,是神与人的化身,所以其统治还兼有对神崇拜的成分。古埃及的人们相信,人的灵魂是可以永远生存于世的,过了一定轮回的时间还可以回附到肉身上复活,而作为神派遣到人间的统治者---法老则更是如此。即使法老死后,其灵魂仍旧在巡视和护卫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所以更要好好地保护好他的尸体。

  • 布享城堡西门复原图

随着强盛的古埃及不断向外扩充,在各个战略要地也开始修建城堡建筑。城堡内由密集的住宅区和大型的行政管理及储西藏两大部分组成,新王国后还增添了神庙等建筑。城堡外部通常设有壕沟,带雉堞的围墙上不仅设有女儿墙和供射击的垛口,还有通道相互联系。

  • 埃及绘画比例

在陵墓和神庙建筑中出现的壁画都有着相对固定的比例,这些壁画的创作也遵循一定的顺序,不同工种的匠人以流水线式的工作方式配合工作。古埃及壁画中的人物都遵循“正面律”的画法,不管人物头部面向哪一边,其身体总是正对着我们的。人物的大小不一,但全身被分为18个等份,各部分的比例是固定的。

  • 金字塔的初级形式

古王国时期是金字塔建筑发展的时期。古王国时最初的陵墓是比照现实住宅的形式建造的,由墓室与祭祀厅组成。而地下墓室的地上部分是梯形的土坡,多为单层,称之为马斯塔巴( mastaba)。后来马斯塔巴的层数不断增多,其规模、形状、外观不断变化。为了增加马斯塔巴的坚固性,以保护其中经过处理的尸体木乃伊, 还在马斯塔巴上覆以石材。最后,马斯塔巴终于形成了底部为正方形的成熟的金字塔形式,其建造材料也由土质改为全部由石材建成了。

  • 金字塔形制的发展

第一座通体由石头建造的金字塔,是建于公元前2788年的昭塞尔金字塔(Step Pyramid of Zoser,Sakkara)。它的外观还是最初的阶梯形式,但制造金字塔所用的石材已经明显是经过加工的了,金字塔各部分间的比例也已经相当协调。除了金字塔本身以外,早期的金字塔多是以建筑群的形式出现的,在这点上昭塞尔金字塔也比较有代表性。金字塔作为整个陵墓区的主体,在其周围还分布着供祭祀用的神庙、柱廊以及其他贵族或官员的坟墓。不仅如此,在金字塔的周围还埋藏着太阳船。古埃及人相信,法老死后其灵魂将乘坐着太阳船驶入天堂,因此通常都制造大的木船埋葬在金字塔周边以供其使用,在金字塔内以此为题材的壁画证实了这一点。

  • 马斯塔巴

马斯塔巴( mastaba)是埃及墓穴建筑中最古老的一种形式,多是由石头或砖砌而成,墓室就建在马斯塔巴的地下。这种早期的陵墓平面多呈长方形,四边的墙面呈坡状。

  • 阶梯形金字塔

随着马斯塔巴的层数不断增加,每层都向内缩进一些,就形成了早期的阶梯形金字塔。这是金字塔的初期形式马斯塔巴向成熟的金字塔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同时它也被认为是法老登上天国的阶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 昭塞尔金字塔

这是一种早期呈阶梯状的金字塔形式,是最早的一座由加工过的石块垒砌而成的金字塔。金字塔外形的发展经历了阶梯形、转角形等多种形式,最终才形成了平滑的外观形态。早期的金字塔是一组陵墓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金字塔旁边最普遍的建筑就是这种只设人口的祭祀殿堂,同样由石块砌成的殿堂内部十分昏暗。

  • 顶部弯曲的金字塔

这种金字塔也被称为折线形金字塔,也是金字塔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形式。是由于在建造过程中内部墓室空间变形,人们无法按原计划建成直线的金字塔而产生的奇异外形。此时的金字塔外表已经变为光滑的表面,顶部向内收是为了减轻对塔体内部空间的压力。

  • 吉萨金字塔群

除了由一座金字塔为主体而组成的建筑群以外,由多个不同时期的金字塔组成的金字塔群也很常见。古王国时期最伟大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金字塔群,是位于今开罗南面的吉萨(Giza)金字塔群。吉萨金字塔群建于第四王国时期,分别由三代统治者的金字塔:胡夫(Cheops)金字塔、哈弗拉(Chephren)金字塔和米克里诺斯(Mykerinos) 金字塔,以及著名的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Sphinx) 组成。这三座金字塔都为正方锥形,其排列顺序正好与天上猎户座三颗最亮的星星排列顺序一致。三座金字塔都由淡黄色的石灰石砌成,外面包砌着一层经磨光的白色石灰石面层,其中体积最大的胡夫金字塔的塔尖上原来都是包金的,上面还刻有祈祷的文字。这种做法既装饰了金字塔,也保护了内部的石材免受风沙的侵蚀。但因为战争的关系,金字塔外面的一层石材多被剥去了,所以现如今我们]看到的金字塔呈现出的表面多是凹凸不平的。

  • 成熟的金字塔形式

以吉萨金字塔群为代表的成熟金字塔形式,平面为正方形,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锥体,金字塔外表的墙面也由一层光滑的石材覆盖。

  • 吉萨金字塔群俯瞰图

从俯瞰图中看,整个金字塔群由最上部的胡夫金字塔,中部的哈弗拉金字塔和底部的米克里诺斯金字塔为主体,三座金字塔以对角线为中心,坐落在同一条轴线上。每座金字塔前,面向尼罗河的一面,还都配套设有神庙和祭庙等建筑。金字塔后面则是前王朝的马斯塔巴陵墓区和工匠区。

  •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不仅是三座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 也是古埃及诸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 胡夫金字塔底部每边长230.6米,高约146.4米,四个角分别对着指南针的四极,四面墙壁都是尺寸准确的等边三角形。金字塔北面距地面10多米的地方设入口,这也是大多数金字塔入口的设置位置。金字塔内部中由上部国王墓室、中部王后墓室与地下墓室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由细窄的走廊相连接。墓室与走廊也是由光滑的石头砌成的,并且石壁上石头之间的接缝十分紧密,代表了当时技术的最高水平。

  • 胡夫金字塔剖面示意图

金字塔的入口位于北面中央偏东的位置,从入口处一直向下,有通道通往地下岩层中的墓室。通道的一侧又建有另一条通道,通往金字塔底部的皇后墓室。而法老的花岗石墓室则位于最上端,与皇后墓室之间由 一条塔内最宽大的通道相连接。国王墓室两侧还有两条通风口,通风口有着非常精确的角度,使得猎户座的三颗亮星每天都会从通风口上部通过。

  • 胡夫金字塔大通廊剖面透视图

大通廊是金字塔中最特殊的通道,因为它比其他通道都要高大得多。整个通廊长46.63米,高8.54米,由7层逐渐向外出挑的石灰石组成叠涩拱顶,使得大通廊高大而细窄。这种结构使得每层出挑的石块都相对独立地固定在墙面上的齿槽里,减少向下的压力,即使有一层石板滑落,也不会发生连锁反应,引起大规模塌陷。

  • 哈弗拉金字塔

哈弗拉金字塔略低于胡夫金字塔,但因其所处位置地面略高,而且塔身也比胡夫金字塔更陡,所以显得与胡夫金字塔高度相当。哈弗拉金字塔前设有祭庙,庙前长长的堤道通向另一座河谷的神庙和狮身人面像。

  • 胡夫金字塔内墓室减压石

墓室与通道之间由一个类似于前厅的小室相连接,这个小室设有三道花岗石的闸门。闸门后的国王墓室全部用花岗石砌筑而成,其顶部平顶由9块花岗石构成,平顶之上还有5层巨大花岗石顶棚,四层为平顶,最上一层为坡顶。特殊的结构使得整个国王墓室有20多米的高度,而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散重量,以承受上部巨大的荷载,保护墓室。

  • 石窟墓

中王国时期,在山体上开凿的石窟墓形式取代了金字塔形式的陵墓,这可能是为了增加陵墓的安全性。位于山体之中的石窟墓也仿照地面上人们的住宅形式开凿而成,墓室底部通常为矩形平面,顶部以平顶和拱顶为主。每个墓室的规模从一室到多室不等,墓室里面有支撑的圆柱,在最为隐蔽的内室中搁置着死者的棺椁。为了迷惑盗墓者,保护真正的墓室,通常还建有假的墓室或陷井等。但这些防盗手法显然很稚嫩,因为绝大多数的石窟墓都不同程度地被盗墓者毁坏。因缺少参考物,所以现今人们对于石窟墓的认识还十分有限。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石窟墓开凿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样,还出现了为祭祀活动专[]设置的厅堂甚至庙宇,石窟墓也渐渐由山体上的简易墓室发展为以祭祀厅堂或庙宇为主体的陵墓建筑群。

  • 哈特舍普苏陵墓装饰

石窟墓的形制到新王国时期发展成熟,最有代表性的石窟墓是哈特舍普苏女王的陵墓(Queen Hatshepsut's funerary temple)。 哈特舍普苏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位执政女法老,在她开明的统治和不断的治理下,埃及在其执政期间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其石窟墓也建造得格外气势恢宏。哈特舍普苏的陵墓开凿于一座陡峭的山壁之前,由三层带柱廊的建筑组成的陵墓以水平线条为主,稳定的造型既与高大的山体形成对比,又显得庄重而威严。在陵墓的最顶层平面上,还设有祭祀太阳神的祭坛。

三层建筑前都有高大的柱廊支撑,一条阶梯形的坡道在中间贯穿而上。陵墓虽然有着高大的建筑与细密的柱廊,但总体装饰极其简单,柱廊中的柱子从四边到十六边不等,光滑的柱身没有雕刻装饰。但在陵墓内部,满墙壁上都雕刻以女王生前功绩为题材的壁画,通过这些壁画可以看到女王派遣船队和商队到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活动、带回大量财富的故事,在女王英勇的指挥下获胜军队归来的场景等。除了壁画,陵墓内原来还有女王头像的雕塑,但后来被继任的统治者破坏了。

  • 哈特舍普苏女王陵墓

哈特舍普苏女王陵墓,位于尼罗河西岸的戴尔,巴哈利,与卡纳克神庙群岸相对。公元前1520年建造。埃及的神殿等建筑大多以尼罗河为背景,以象征着像尼罗河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永恒力量。但这座建筑群却没有遵循这一传统,而是在山体上开凿出来的。除作为女王陵墓,它也是一处祭祀太阳神的祭坛。由于整个建筑背靠着巨大的山体,所以设计者巧妙地将上层的建筑直插入山体之中,这样不仅使建筑与山体结合得更加紧密,也使得顶部山体与建筑形成了巨大的金字塔形,大大增加了整个建筑的气势。

  • 神庙建筑

新王国时期,不仅有了经过统一规划的大型城市,神庙类建筑也开始被大规模地建造起来,成为古埃及时期除金字塔外最重要的建筑。古埃及神庙是神权与王权的象征,是供奉太阳神阿蒙( Ammon)的庙宇,只有皇室成员和负责祭祀的僧侣才能进入。神庙的建制大体相同:神庙前有长长的神道,神道两边各设成排的石制斯芬克斯雕像。神庙大门前面的空地是群众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神庙的大门通常是由两堵梯形厚墙组成的,中间留有门道。门前面通常设置一对方尖碑(Obelisk) 或法老的雕像,两边门墙和方尖碑上都雕刻有记述性的图形和文字,还布满了色彩斑斓的浮雕。大门以内是臣子们朝拜的大柱厅。再向里是由一圈柱廊组成的内庭院和只有法老和僧侣才能人内的密室。神庙内的建筑按轴线式布置,一座接在另一座后面, 空间也越来越小,越来越私密。埃及神庙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从多柱厅开始有阶梯逐渐向上升高,而两旁的屋顶则逐渐降低,这就使得最内部空间的地坪位于了最高处,其内部也最为阴暗,正好渲染了神秘的气氛。

  • 卡纳克神庙区

新王国时期最大的神庙是位于底比斯尼罗河西岸的卡纳克神庙(Great Temple of Amon at Karnak),这座神庙是为祭祀太阳神、万物之母及月亮神而修建的。由圣殿、柱廊大厅和院落组成的卡纳克神庙建筑群,是埃及新王国的宗教信仰中心,原本是举行纪念活动的主要场所,还允许平民进入。但随着以后世代法老不断地扩建,神庙建筑群不仅规模扩大了,其中的建筑也越来越华丽,成为古代世界规模最为庞大的宗教建筑群,同时也成为皇室专用的神庙区,将平民挡在了门外。卡纳克建筑群以供奉三神的神庙为主体,其中又包含了六座历代国王修建的祀塔以及规模不同的各种院落,也形成了神庙六层巨大的塔门,在整个神庙的周围还有湖、寺庙、住房和各种辅助建筑围绕。

  • 阿马尔纳中央区复原图

这是古埃及向新王国过渡时期城市中心区的一角,此总体平面布局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其三个区域的划分也并不是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而分类的。但城市中的建筑已经带有明显的规划意识,大多按照轴线对称的方式建造而成。同等级的建筑在面积、形式等方面非常类似,大概是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

  • 艾西斯神庙柱厅

结构简单但装饰华丽,与大型神庙的院落、前厅形成一个局部露天的小型柱院。厅内的四壁和柱身上都雕刻着铭文和祭祀的场景。各个柱头上的装饰造型独特,华丽多姿。在柱厅中还随处可见国王标志,这种以太阳为中心、两边带翅膀的标志也象征着王权来自于神的赐子,这种标志是各种神庙中最突出的特点。

  • 有翼的圆盘装饰

这是一种为法老专用的装饰图案 (Winged disk),中间的圆环象征着太阳、两边鹰的翅膀象征天神何露斯,而这两者都是古埃及人崇拜的保护神。太阳两边的眼镜蛇和王冠象征着有生杀大权的法老的统治,整个图案是神权与君权的象征,也说明法老的权力是由上天赋予并受神灵保护的。

  • 埃及水波纹

在埃及的建筑当中已经出现了装饰性的线脚,而线脚的图案也以卷曲的水波纹和卷绳纹( Egyptian running ornament)为主。虽然在埃及建筑装饰中没有出现曲线和几何线的图案,但这些卷曲的线脚装饰图案,却可以算得上是涡旋形装饰图案最早的使用范例了。

  • 埃及式塔门

这是一种古埃及神庙建筑人口的建造模式,由两堵梯形的巨大墙璧、一个雕刻有太阳标记的大门和一对方尖碑组成。这些组成部分之上都要雕刻展示祭祀活动或神话故事的场面,而象形文字则记述着颂扬法老及神明的词句。通向神庙的道路两边还设置了羊头狮身的斯芬克斯像。

  • 卡纳克阿蒙-瑞神庙区的孔梭神庙纵剖面及剖视图

这座保存完好的神庙是为了供奉孔梭月神而建,神庙面向南方与鲁克索神庙相对,并由两旁陈列着斯芬克斯像的大道相连接。神庙由两座标准的梯形塔门组成,门内是双重柱廊的院落,院落后是地面逐渐升高的中堂,中堂后的圣殿里摆放着神明的雕像,最后是一个小厅。这种空间的设置方式也是古埃及神庙采用的标准布局方式,厅与厅相连,地面逐渐升高,顶棚则逐渐变矮,空间越来越隐蔽。

  • 阿蒙神庙侧剖图

神庙建筑由一组纵向排列的空间组成,前两室空间开敞,是装饰精美的大柱厅,也是国王与侍臣举行仪式的场所。虽然神庙内非常昏暗,但各种装饰和彩绘却极其精美,这些记录当时祭祀场景的壁画和文字,也成为现在珍贵的研究资料。

  • 卡纳克的普罗皮轮大门

在古埃及的神庙建筑当中,这种大门是设在两堵高大梯形石墙组成的牌楼门之间的大门,被称为propylon。门的两侧要以各式的雕刻图案进行装饰,作为主入口的大门上通常雕刻的都是歌颂神或法老的内容,而大最上方檐部则都雕刻着为法老专用的太阳徽记,这是神权的象征,因为太阳被古埃及人认为是他们的保护神。

  • 卡纳克阿蒙-瑞神庙塔哈卡柱廊复原轴测图

这个柱廊中的列柱都比较高大,而且柱身相对来说比较细。柱头部分采用盛开的花朵样式,四周有纸莎草和莲花相间的图案装饰,柱身上雕刻着象形文字、祭祀场景以及植物图案的装饰。由于柱廊列柱间的距离较远,所以考古学家推测,此柱廊没有屋顶覆盖。

  • 卡纳克阿蒙-瑞神庙大柱厅及高处格窗构造示意图

由密集立柱组成的神庙顶部设置如梁枋结构的横向支撑结构,而覆盖屋顶的石板就铺设在这些支撑结构上。阶梯式下降的顶部使中部两旁形成了高侧窗的形式,每个窗上又带有密集的石窗棂,阳光就从这里照射进神庙内部,斑驳的阳光也为神庙内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 埃及卡纳克阿蒙-瑞神庙列柱大厅

列桂大厅采用纸莎草柱式,柱身上还雕刻着反映祭把活动的场景以及代表着法老的微记。列柱大厅上部的高侧窗部分,虽然高高耸立在屋顶上,但其梁额及窗间的墙壁上也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带有埃及特色的水波纹及植物线脚、串珠饰等都是常用的边饰图案,窗间壁上则雕画着古埃及特有的象形文字,记述着举行祭祀活动时的场景。

  • 阿布辛贝大岩庙

除了卡纳克神庙以外,埃及各地都修建有大大小小的神庙建筑,这些神庙虽然没有卡纳克神庙规模巨大,气势宏伟,但也各具特色。拉美西斯二世(Rameses II )修建的阿布辛贝大神庙(Great Temple at Abu-Simbel),又被称为拉美西斯二世神庙,整个神庙开凿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山体上,以入口及神庙内各式精美的雕刻而闻名。

  • 阿布辛贝大岩庙入口

阿布辛贝大岩庙入口两旁雕刻着四座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雕像高达20米。巨大的雕像顶部岩壁上雕刻有精美的浮雕和文字,底部则还雕刻有其他皇室成员的雕像。岩庙内只靠惟一的入口照明,因此最内部的中央神龛室终年黑暗,但在每年的2月20日和10月20日这两天里,每当太阳出现并与尼罗河水齐平时,就会有一束光照射进中央神龛,并随着时间的变化分别照射到其中的三座神像上,而始终不被阳光照射到的神像则是黑暗之神。

  • 阿布辛贝大岩庙平面图

神庙的最前部有四尊雕像的入口,接下来是两个以拉美西斯为原形雕刻的俄塞里斯柱厅,最后部是圣殿,供奉着三位神明以及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由于经过精确的计算,每年都有两天太阳的光线能通过人口照射在圣殿内的三座神像上,而不能被太阳照射的雕像则是掌管着地府之神的普达神。

  • 古埃及柱式

在各式雕刻之中,以神庙建筑中最常用的巨大柱子为代表。柱子上都已经开始进行雕刻装饰,这表明支撑建筑的柱子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柱式也开始了最初的发展。古埃及时期出现了最初的柱式,各种常见的植物图案不仅成为装饰柱子的图案,还成为区别不同柱式的标志。

  • 复合型柱头

这种由多种柱头形象和多种装饰图案组成的复杂柱头也是最美观和富于表现力的。此时不仅是柱头的变化更加丰富,柱身也开始有了凹凸的棱角。

  • 装饰性纸莎草柱头

丰富的图案与颜色变化是使柱头更富有感染力的主要手段,这是早期的写实表现手法向抽象性的装饰图案过渡时期的产物。

  • 密集式纸莎草柱头

柱头由密集的纸莎草组成,仿佛是一丛生长茂盛的纸莎草,使柱子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

  • 花式柱头

柱头将纸莎草与莲花两种图案混合使用,同时还使用了凸出的涡卷形雕刻。

  • 三层莲花柱头

柱头由三层莲花装饰,每层花瓣相互之间交错,并通过花瓣的大小和颜色变化取得风格上的统一。

  • 双层莲花柱头

柱头四面都由两层盛开的莲花装饰,最底层花瓣与柱身凹槽一一对应,给人浑然一体之感。

  • 简约型纸莎草柱头

简约型纸莎草柱头是一种高度简化的纸莎草式柱头,由简单的图形和颜色构成清丽的风格。

  • 早期罗马时期埃及柱头

传统的花瓣柱头上加入了古罗马风格的苕茛叶形象,是技术与艺术上的创新和进步。

  • 花瓣式纸莎草柱头

柱头顶部本身就采用了花瓣的造型,在柱头上也分几个层次表现了植物不同的生长阶段。

  • 棕榈树柱头

细长的柱身与向上伸展的树叶将高大而挺拔的棕榈树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 花卉柱头

柱头上除了纸莎草形象以外,还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花卉图案,表现一种繁花似锦的景象。

  • 莲花底座

古埃及的柱身上不仅已经出现卷杀,还出现了装饰性的线脚,而且线脚很深,柱身平面已经变为花瓣形。虽然古埃及的柱式大多由浮雕和彩绘来装饰,但线脚的出现却使柱身发生了变化,也预示着线脚也将与柱头一样,成为影响柱式风格的重要因素。

  • 后期罗马时期埃及柱头

后期罗马时期的柱头不仅加入了更多的装饰元素,其形状也更加多样。

  • 细密式纸莎草柱头

这个柱头表现的是盛开的纸莎草花形象,同时还加入了莲花瓣和细密的纸莎草花蕾作为装饰。

  • 纸莎草花蕾柱头

这是初期古埃及柱式的代表形式,柱头表现的是一个抽象化的纸莎草花蕾形象。

  • 纸莎草花束柱头

这是纸莎草柱头的另外一种形式,柱头表现的是多个纸莎草花蕾捆绑成一束的形象。

  • 古埃及神庙柱头

古埃及柱头上的图案后期开始出现层次,这个柱头上就出现了不同生长阶段的纸莎草形状。

  • 莲花形装饰

由盛开与闭合的莲花组成的连续花边(Lotiform decorations),其表现手法已经相当简略和概括。这种花边通常被用在柱头装饰中,还可以与纸莎草、棕榈叶等其他装饰图案相搭配使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