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谁不知道风格派?
蒙德里安作品
设计有很多事基于艺术,时尚产业也好,正常的一个产品的设计不能太差,或者说和艺术有点关系。有很多艺术运动最后可能演变成现在某一个包装的设计灵感,以荷兰艺术家为首的运动,风格派(De Stijl)不得不提。
风格派运动的第一人当然是皮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垂直和水平线条加上基础色,有谁还不知道他的代表性方格子?
除了蒙德里安,还有特奥·凡·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burg)与建筑师雅各布斯·欧德(Jacobus Oud),这几个人一同创办了杂志《风格》(De Stijl),风格派运动就此拉开帷幕。最开始,成员非常团结,还在1918年11月一起签署了风格派宣言。
这个宣言意图是什么?就是反战、反个人主义。他们认为,“世界存在着新、旧两种意识,旧意识以个体为导向,新意识以整个世界为导向,而战争正在摧毁旧的世界及其自身内容。”
阿尔伯特·让·戈林《Composition》,板面油画,62×48cm,1953年
在他们的理解和认知中,战争之后的时代意识应该是集体主义,另一方面,个体主义与主观性已经消失。新时代的艺术不是某一个人努力的结果,是普遍性和个人之间的结合。
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风格派不是很荒谬。战争带来的创伤是全球共识,风格派重视对事物结构的研究,创造出一种囊括各种艺术门类的形式。
同时,他们和各个艺术学科开展了密切合作。目标是让形式和功能融合,一种理想方式的融合。风格派不仅专注于绘画和雕塑,还将其艺术视野扩展到其他领域,包括文学、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
1914年,蒙德里安在回到荷兰之时,了解了哲学家马修·肖恩迈克斯(M. H. J. Schoenmaekers)。肖恩迈克斯认为人类的物质世界是由纵横两种结构组成的,而红、黄、蓝三原色则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色彩。这个观点不耳熟吗?
特奥·凡·杜斯伯格作品
显然蒙德里安把这些搬到了抽象艺术里面,用比例造型来创造活力的节奏,也成为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的原则。普适性的新造型主义,寻找的是统一,简单来说,就是简化元素。这种方式又后来转移到三维的家具、建筑中。
乔治·范通格鲁作品
乔治·范通格鲁作品
不过1928年,《风格》杂志停刊,这一流派也随之瓦解,其中就是主要成员的离世带来的是断开的纽带。1931年,48岁的杜斯伯格在瑞士达沃斯的疗养院离开人世。
尽管风格派作为一个团体已经不复存在了,但参加运动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探索和实践,他们大多成为了现代艺术和设计运动中的大将。
风格派对著名的当代抽象艺术家罗斯科(Mark Rothko)意义非凡,还对现代建筑和设计的发展都颇有影响。1920年代初,风格派的创始人西奥·范·杜斯堡把风格派的概念带入包豪斯,因此包豪斯的建筑和设计都有他们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