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人的心血管病调查:10个人里就有1个是高危人群,尤其中国这些地方比例最高

心血管疾病被称为“健康杀手”!每到冬季,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就会有所上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没有秘诀,唯一的办法就是控制危险因素。

近日,一项近百万人的调查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2020年12月,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柳叶刀·公共卫生》刊登了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李静和李希的一项研究。

该研究调查了2015~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98万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结果显示,我国10.3%的居民为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

其中:

① 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高风险居民比例为12.6%;

②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高风险居民比例为11.4%;

③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高风险居民比例为8.0%;

④ 其余4个地区分别为华中(10.7%)、华东(9.6%)、西北(9.6%)、西南(10%)。

研究指出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① 血压升高(≥140/90 mmHg)
② 总胆固醇升高(≥5.0 mmol/L)
③ 血糖升高(≥7.0 mmol/L)
④ 超重或肥胖(BMI ≥25 kg/m2)
⑤ 吸烟
⑥ 饮酒
⑦ 不健康膳食(水果、蔬菜、全谷物或豆类摄入过少,红肉摄入过多)
⑧ 缺乏体育锻炼。

我国每年超4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各地主要危险因素不同。

研究指出,我国每年有超过4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风险存在显著地理差异。

东北地区蔬果吃太少,红肉吃太多

该研究发现,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比例最高,达到12.6%,主要原因是副食问题,即水果蔬菜摄入不足、红肉摄入过多。

走进东北菜馆,最受欢迎的几样离不开溜肉段、锅包肉……这些肉菜摄入过多,却给健康留下隐患。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人们只有吃高热量的食物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除了大鱼大肉,人们还喜欢将猪油、牛油提炼后作为炒菜用油。

吃得太油腻,主要危害包括三高、肥胖,还会影响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

建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规定,畜禽肉每日摄入量为40~75克。做法上少煎炸,多蒸煮,少吃加工肉类。

蔬菜摄入量大约为0.6~1斤/天,水果200~350克/天。

华北、西北地区肥胖和血压高

华北和西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自治区及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两地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占比分别为11.4%和9.6%,他们共同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肥胖和高血压。

1. 肥胖

2020年一项发表在《肥胖研究与临床实践》期刊上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西北地区人群的超重和肥胖率远高于东南地区。

具体到各省市:

① 平均体重指数:天津最高(25.4kg/㎡),海南最低(22.2kg/㎡);

② 超重率:北京最高(40.9%),广西最低(14.6%);

③ 肥胖率:天津最高(12.2%),海南最低(1.3%)。

《中国成人肥胖患病率的地理变化:2013-2014年国家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结果》也显示,京津地区无论男女,超重以及肥胖的发生率都非常高。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杨悦在2018年健康时报刊文指出,体重增加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的类型与高血压发生关系密切,腹型肥胖者容易发生高血压。

2. 高血压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指出,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70%的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

关于高血压,有多项研究显示呈现“北高南低”的形式。北方人口味比较重,摄入的盐自然比较多。研究证明,吃盐过多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此外,与气候因素也有关,由于北方气候比较寒冷,冬天长,人体周围血管倾向于长期收缩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建议:

① 减盐—成人每天别超6克;减油—每天别超30克;减糖—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② 适当运动,控制身材;

③ 减轻压力、保证睡眠;

④ 定期进行血压监测。

华东、西南地区:吸烟和饮酒

在吸烟、饮酒两项危险因素上面,华东地区最高,西南地区次之。

吸烟饮酒这种生活习惯,受经济状况和健康素养影响较大,这两个地区的城乡差距均比较明显,对吸烟饮酒的比例有一定影响。

研究发现,在城市地区,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低的地方,吸烟饮酒的比例越高;在农村地区,越是人均GDP高的地方,吸烟饮酒的比例越高。

1. 吸烟

吸烟是成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致命因素。

2012年,原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指出:“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冠心病”。

香烟烟雾中的尼古丁、一氧化氮、一些氧化物质会导致交感兴奋、心率血压升高、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

2. 喝酒

喝酒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也有“石锤”。

2019年4月,医学期刊《柳叶刀》发文称,针对中国51万成年人的10年随访研究后发现,平均每日饮酒量每增加40克,脑卒中风险上升35%,对于中国男性而言,饮酒会诱发8%的缺血性脑卒中和16%的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烟草和酒精,尽早戒了吧!

华南地区:粗粮摄入与运动不足

研究显示,虽然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心血管疾病高风险居民比例低,但主食吃得不太健康,全谷物和豆类摄入不足,而且血糖、血脂异常以及体力活动不足全国居首。

1. 粗粮摄入不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营养科蒋晓敏在2019年健康时报刊文指出,适量食用粗粮可预防疾病,因为纤维素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减少高血脂,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粗粮里边所含的大量B族维生素,尤其维生素B1可预防脚气病。

建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倡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50-150克全谷物及杂豆类,50-100克薯类,这个标准大致相当于主食的1/3到1/2。

蒋晓敏医生建议,粗粮:细粮=1份∶3~4份,比如做二米饭的时候,小米约占总量的1/4左右即可,玉米窝头,玉米面占1/4左右等。

2. 缺乏运动

运动有助于保护血管。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2013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谈到,只有连续的运动才有利于消耗身体内储存的过多脂肪。

不管是快走、慢跑、游泳、打羽毛球,连续做30分钟,有利于血压、血糖、血脂的下降,特别是有利于甘油三酯的下降。

总结

对于慢性病,不存在任何特效药。药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症状,但不是人们恢复健康的救命稻草;疾病的控制不等于获得健康。

科学研究发现,慢性重大疾病的发生是与基因异常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性疾病,我们的基因依目前的医学水平还不能够改变,但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却可以改变!通过针对性预测、查找、干预疾病危险因素和科学量化调整生活方式,个性化补充营养素,激活正常组织细胞和酶活性,60-80%以上的慢病都是可以避免的!也会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管控逆转我们机体快速衰退的状况。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提前做好健康管理,远离疾病,拥抱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