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学史上100大科学家(42)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了尽量获取一千个读者的心,我搜集了来自十几个国家,总共28个版本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排行榜》。这28个版本,总共有300多位科学家上榜,根据上榜次数(比如25个版本都有爱因斯坦,那么他的上榜次为25),我选举了前100名,列出来,与大家探讨。如果上榜次数相同,按照出生年代排序。
本文排序,不是依照哪个科学家在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有多高,而是大众投票,所以也受到了这些科学家名气的影响。
本文按照倒叙排序。
其实本榜单,并不只有100个科学家,其中包含了9个家族组合:“居里家族”、“达尔文家族、“玻尔家族”、“欧拉家族”、“汤姆孙家族”、“赫兹家族”、“伯努利家族”、“赫歇尔家族”、“莱特兄弟”,每个组合各占一个名额。
前天,我为大家认识了《世界科学史上100大科学家(41)》,今天,我们接着领略这些科学家的绝世风流。
下面继续介绍上榜8次的科学家。
22、Ernest Rutherford, 1st Baron Rutherford of Nelson(欧内斯特·卢瑟福)
生卒年代:1871-1937
国籍:出生于新西兰,有新西兰、英双国籍
研究领域:物理学、化学
上榜次数:8
欧内斯特·卢瑟福,世界知名的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学术界公认他为继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
1898年,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个元素到另一个元素的嬗变。他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α射线与β射线,并且证实前者就是氦离子,后者则是速度快、穿透力强的电子。他以物质半衰期作为时钟来检测地球的年龄,结果证明地球要比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的老得多。因为“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他荣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但他不是很高兴,因为他自认为是物理学家,而非化学家。
1909年,通过金箔实验,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该模型认为,包含大部分原子质量的带正电的小核与围绕在四周的小质量电子云。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第104号元素为纪念他而命名为“钅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究潜艇探测的实际困难。
卢瑟福的老师是本文已经上榜的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汤姆孙。卢瑟福的著名学生有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分别是:诺贝尔奖得主爱德华·阿普尔顿、诺贝尔奖得主塞西尔·鲍威尔、诺贝尔奖得主欧内斯特·沃尔顿、诺贝尔奖得主帕特里克·布莱克特、本文即将上榜的诺贝尔奖得主尼尔斯·玻尔、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查德威克、诺贝尔奖得主约翰·考克饶夫、本文已经上榜的诺贝尔奖得主奥托·哈恩、诺贝尔奖得主彼得·卡皮察、诺贝尔奖得主弗雷德里克·索迪。本文即将上榜的查尔斯·高尔顿·达尔文也是他的学生。
21、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马克斯·普朗克)
生卒年代:1858-1947
国籍:德国
研究领域:物理学
上榜次数:8
马克斯·普朗克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以发现能量量子获得191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以之为名的普朗克常数于2019年被用于重新定义基本单位。并有以之为名科学奖座、机构和学会。
早期,普朗克从事热学理论的研究,1879年发表《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1880年发表《各向同性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态》,1887年发表《能量守恒原理》。1898年,他将柏林物理学会改组为德国物理学会。
普朗克对于光波的发射和吸收的研究,开启了旧量子论。1900年,普朗克建立了黑体辐射定律的公式描述,在任意温度T下,从一个黑体中发射出的电磁辐射的辐射率与频率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从实验结果计算出所涉及的常数为普朗克场数。后来,他又展示,当表达为能量分布时,该分布是电磁辐射在热力学平衡下的唯一稳定分布。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普朗克随后对狭义相对论的完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11年,普朗克和比利时企业家索维尔共同发起了名震科学史的索尔维会议。索尔维会议致力于研究物理学和化学中突出的前沿问题,每三年举办一次,直至如今。
在纳粹德国统治期间,作为德国科学界的领袖,普朗克竭尽全力保护与挽救遭受迫害的科学家,奔波于德国各地,在1937年发表了著名演讲《宗教和自然科学》。1944年,普朗克的家在空袭中被炸毁,亲戚被炸身亡。同年,普朗克的儿子埃尔温·普朗克因参与暗杀希特勒的7月20日密谋案,于次年被杀害。
普朗克的老师是著名物理学家古斯塔夫·基尔霍夫。普朗克的著名学生有:本文已经上榜的诺贝尔奖得主古斯塔夫·赫兹、诺贝尔奖得主马克斯·冯·劳厄、诺贝尔奖得主瓦尔特·博特、著名哲学家维也纳学派和逻辑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摩里兹·石里克。
因为篇幅原因,我们今日就介绍这两位杰出科学家的成就吧。后天继续携手大家领略更多科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