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只能参考
——听老师们上课所想到的
某名校公开向社会招聘教师,应聘者要通过六个方面的考察,其中讲课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学校领导邀我当评委听课,说是“把把关”。参聘的诸位老师上的内容是同一课——《清平乐·村居》,这是辛弃疾的一首词: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在几个老师的课上,大家对词的理解都是一样的:一所矮小的茅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正亲热地坐在一起,他们一边喝着酒一边聊天,其乐融融。他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正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最讨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十分顽皮,瞧,他正躺在溪边剥吃那刚摘下的莲蓬呢。我翻看了一下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上面的解释就是这样的。
在几个老师的课上,还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先引导学生弄清词所描绘的情景,接着教师就抓住相关的词句,引导学生想象并讨论一些问题:如,老爷爷、老奶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大儿子在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小儿子在剥莲蓬时分别会想些什么?这么做,也是教学参考书中“教学建议”部分所建议的。
很清楚,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农村人温馨、惬意、悠闲自得的生活,体会到他们那种满足、幸福的心情。然而,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纷纷提出了一些疑问和想法:大儿子成家了吗?如果没有,老爷爷和老奶奶肯定要在为他的婚姻大事担忧了;小儿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了,老爷爷、老奶奶应该为他的小儿子上什么学校操心了……显然,这与“温馨、惬意、悠闲自得的生活”是对不上号的。所以,课堂上教师只能打断了学生的话,强制地把学生的发言往事先预设的答案上引。
应该说,同学们能提出这样的疑问,是符合人之常情的。确实,从对词句的理解中,或者从书中所配的插图中,我们看不出大儿子已经成家,而能看出小儿子快到上学的年龄了,大儿子的婚姻、小儿子的上学都已经到了不考虑不行的地步了,毕竟做父母的已经是白发苍苍、年纪那么大的人了,也难怪学生替你那“翁媪”着急!看到这里,我对教学参考书中的解释就有一点想法了:词中描绘的为什么一定就是一家子人呢?那“翁媪”已经是白发苍苍了,那个“卧剥莲蓬”的儿童为什么就一定是他们的小儿子呢?他才这么小,做儿子不大合适吧,做孙子倒比较合理。
学生能产生疑问并敢于提出问题来,这是难能可贵的,说明他们真正在动脑筋,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按理说,教师不能打断他们的思路,应该抓住这一契机,鼓励他们把问题提出来,并组织他们讨论继而得出结论。否则,打断他们的思路,不让他们讲话,这是对他们思维的限制,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
但是,要是真的组织学生讨论这些提出来的疑问,似乎也欠妥,因为这些问题确实与本课的教学关系不是很大,并且一时半时也难以解决,讨论的结果只能是热闹而实则无效,何况是在为应聘——展示自己而上课呢!
其实,学生之所以会提出这些疑问,给教学出难题,是因为他们对这首词的理解上出了问题。如果解决了对词意理解上的问题,教学中学生就不会提出那些令教师棘手的问题了。
我认为,理解这首词的大意,我们不能受参考资料的限制,因为参考资料也是人编的,个人理解不尽相同这是常理。我觉得教参对这首词的理解就不是十分准确。“儿”字不光是儿子的意思,词中的“儿”并不是指儿子,而是指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学生用的《新华字典》中就有这样的解释。所以,词中所描写的就不能认定为具体的一家人了;“翁媪”泛指老年人,“大儿”泛指成年的男子,“中儿”泛指青年,“小儿”泛指儿童。俞平伯先生在《唐宋词选释》中就是这样解释的:“本篇客观地写农村景象,老人们有点醉意,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笔意清新,似不费力。”如果是这样解释,那么,我们在阅读时,就可以突破人物之间血缘关系的限制,想象的空间就更大了,对词中意境的体会就更丰富、更深刻了,而不管怎么理解,农村那种安宁、平静、祥和的生活情境都能充分地凸现出来。
再说,对教学参考书中解释的“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我认为也有说不通的地方。参考书中说是“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正亲热地坐在一起,他们一边喝着酒一边聊天,其乐融融。”词中描写的场景并不是吃饭的时间,因为大家都在劳动——“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说这对老夫妻在一起聊天还在理,但说他们在一起喝酒总是不那么协调。要我说,这里的“醉”并不是指“翁媪”喝了酒,而是指词人喝了酒,是词人在微醉的情况下产生了“吴音相媚好”的感觉。这与下文中“最喜小儿无赖”一句也是相同的,其中的“最喜”二字的主语也是指词人,而不是指“白发翁媪”。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的理解就一定正确,我只是觉得,我的理解比参考书中的解释更能自圆其说罢了。
本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古诗词的理解历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阅读教学就是教师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去启发、引导学生建立起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学参考书中提供的只是编资料人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一种“参考”答案。作为教师,我们只应该将参考资料中的东西作为参考,切不可迷信,不可一成不变地照搬使用。我们通常所说备课要吃透教材,什么叫吃透教材?吃透教材就是有自己是思考,能批判地吸收别人的东西,建立起自己的独特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建构起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而这样的理解才能丰富多彩,这样的教学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