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养生】足厥阴肝经的功效及主治病症(附:视频配图)
足厥阴肝经,简称肝经。十二经脉之一。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该经发生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足厥阴肝经,流注时辰为清晨一至三点,即丑时。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
【该经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证。
【本经腧穴主治病症】: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经络走向
足厥阴肝经
肝(属木):为身体之“将军”,肝好身体才壮。
肝和肝经的作用
肝主筋,开窍于目,主疏泄和藏血功能,肝气畅通则情志舒畅,肝气郁滞则情志抑郁。
肝藏血,体现在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肝经的警告信号
经络症:口苦口干,头目晕眩,头顶重坠,眼睛干涩,胸胁胀痛,肋间神经痛,小腹胀痛及沿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症。
脏腑症:胸胁苦满,情志抑郁,癓瘕积聚,脂肪肝,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前列腺肥大,疝气等。
亢进热症:头痛,肤黄,腰痛,小便困难,经痛,易怒,兴奋易冲动。
衰弱寒症:眩晕,面色白,性冷淡,大腿与骨盆疼痛,下肢无力,易倦,视力模糊,惊恐。
足厥阴肝经养生保健
缓解焦躁的情绪——大敦穴:(恢复神智要穴)
大敦穴归属足厥阴肝经,有缩阴、治疗疝气、糖尿病、冠心病、月经不调、便秘等作用。大敦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即: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作用功效】
1、缓解治疗脑血后遗症、癫痫嗜睡等;
2、缓解治疗疝气、缩阴、阴中痛、血崩、少腹痛、睾丸炎、阴茎痛、精索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等;
3、缓解治疗便秘、心绞痛、冠心病、胃脘痛、尿血、癃闭、遗尿等;
4、缓解治疗糖尿病、目眩、冷感症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疝气、糖尿病、冠心病、月经不调、便秘。
行间穴:肝火旺,找行间
行间穴归属足厥阴肝经,有治头痛眩晕,青盲,雀目、目赤肿痛,失眠,癫痫等作用。
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病症】
(1)缓解治疗中风、癫痫、瘛疭,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雀目、口眼歪斜,小儿惊风,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肝脏疾病、粘膜炎等肝经风热所致病证。
(2)缓解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等妇科病证。
(3)缓解治疗遗尿、癃闭,遗精,夜尿症、等泌尿系病证。
(4)缓解治疗肋间神经痛、胸胁胀痛、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腿抽筋、膝肿,干湿脚气,淋疾。
(5)缓解治疗疝气。腹气上逆、呃逆,咳嗽,洞泻,高血压、失眠,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青光眼、结膜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肋间神经痛等。配耳尖、太阳主治目赤肿痛。
养肝大穴太冲能降压:(疏肝解郁、治疗肝病首选穴)
太冲穴归属足厥阴肝经穴,有缓解治疗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五官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外科疾病等。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第1、2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中)
【作用功效】回阳救逆、调经止淋
1、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咳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泻。
2、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胸肋胀痛。
3、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4、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青盲,耳鸣,耳聋。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遗尿,癃闭,淋病,阴缩,泌尿系感染。
6、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淋巴结核。
7、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青光眼、面神经麻痹、癫痫、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下肢瘫痪等。
关爱男人每一天——中封穴:
中封穴归属足厥阴肝经,有治疗疝气、腹痛、黄疸、踝关节扭伤、遗精、尿路感染等作用, 中封穴位于足内踝前一寸(人体的足背侧,在足内踝前,商丘穴与解溪穴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作用功效】清泄肝胆,通利下焦,舒筋通络
1、缓解治疗胸腹胀满、肝炎黄疸等
2、缓解治疗小便不利、遗精尿闭、阴茎痛、尿路感染、疝气、腹痛等
3、缓解治疗腰足冷痛、踝关节扭伤、内踝肿痛、下肢痿痹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疝气、腹痛、黄疸、踝关节扭伤、移精、尿路感染。
蠡沟穴位图 主治月经不调 遗精:
蠡沟穴归属足厥阴肝经,有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遗精,足胫酸痛等作用,蠡沟穴正坐或仰卧位,先在内踝尖上5寸的胫骨内侧面上作一水平线,当胫骨内侧面的后中1/3交点处取穴。
【作用功效】舒肝理气,调经止带。
【主治病症】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疝气,小便不利,性功能亢进,遗精,遗尿,阴痒,阴挺,尿闭,睾丸肿痛;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
【其他疾病】下肢痿痹,胫部酸痛、足胫酸痛,梅核气,精神疾病,脊髓炎,心动过速,腰背部及膝关节急慢性损伤。
【临床运用】蠡沟穴,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疝气,小便不利,睾丸卒痛,遗精,足胫酸痛。
中都穴归属足厥阴肝经,有缓解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疝气,少腹痛,遗精,泄痢等作用。
中都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胫骨后缘处。
【主治病症】
(1)消化系统疾病:腹胀腹痛,胁痛,痢疾泄泻,泄痢,肠炎。
(2)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带下,崩漏,疝气,遗精,产后恶露不尽,盆腔炎阴暴痛。
(3)其他疾病:急性肝炎,膝关节炎症,下肢麻痹疼痛,足软无力,胫痛痿痹,喉炎。
【功能作用】疏肝理气,调经止血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急性肝炎,崩漏,下肢麻痹疼痛,膝关节炎,喉头炎等。
膝关穴主治膝痛,脚气:
膝关穴归属足厥阴肝经,有缓解治疗膝痛,脚气,鹤膝风,咽喉痛等作用,膝关穴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上髁的后下方,阴陵泉穴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主治病症】 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
曲泉穴归属足厥阴肝经,有调节月经不调、痛经、肾炎、膝关节疼痛等作用。
曲泉穴位于人体的膝内侧,屈膝,当膝关穴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屈膝,在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中)
【主治病症】
1、生殖系统疾病:治疗子宫脱垂、阴道炎、前列腺炎、遗精、阳萎、白带、产后腹痛、阳痿、月经不调、痛经等;
2、泌尿系统疾病:治疗小便不利、肾炎等;
3、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精神疾病、目眩目痛等;
4、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泄泻痢疾、膨胀纳差等;
5、其他疾病:膝膑肿痛,下肢痿痹,治疗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衄血、降血压等。
【作用功效】疏肝理气、调经止带
阴包穴归属足厥阴肝经,有治疗月经不调,小便不利,遗溺,尿闭等作用。
阴包穴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作用功效】调经止痛,利尿通淋。
【主治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盆腔炎,遗尿,小便不利。
足五里穴属足厥阴肝经。
足五里穴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主治疾病】少腹胀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嗜卧,四肢倦怠,颈疬。阴囊湿疹,睾丸肿痛。 尿潴留,遗尿。 股内侧痛,少腹胀满疼痛,倦怠,胸闷气短。
阴廉穴主治月经不调,带下,外阴搔痒,股内侧痛:
阴廉穴归属足厥阴肝经,有治疗月经不调,带下,外阴搔痒,股内侧痛,下肢麻痹等作用,阴廉穴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主治病症】月经不调,带下,外阴搔痒,股内侧痛,下肢麻痹。
急脉穴归属足厥阴肝经,有治疗少腹痛,月经不调,阴挺,疝气,阴茎痛,腿痛等作用。
急脉穴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主治疾病】疝气,阴挺,阴茎痛,月经不调,少腹痛,股内侧痛,腿痛。
章门穴归属足厥阴肝经,有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等作用。
章门穴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主治病症】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
(1)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炎泄泻,肝炎黄疸,肝脾肿大,小儿疳积。
(2)其他疾病:高血压,胸胁痛,腹膜炎,烦热气短,胸闷肢倦,腰脊酸痛。
【临床运用】经多年临床研究发现:章门穴主要用于治疗脾之虚症和肝之实症效果较好。
期门穴护肝、排毒要穴
期门穴归属足厥阴肝经,有治疗胸胁满痛,呕吐,呃逆,腹胀,胁下积聚等作用。
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疾病】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喘咳,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还有治疗肝病、荨麻疹等。
【临床运用】由于刺激期门穴能起到疏肝清热、利胆和胃、降逆止痛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等肝胆和胃肠的病症。现代研究表明,刺激期门穴能显著改善消化道症状,促进黄疸消退及肝脏炎症消退,有利于肝功恢复。
保养肝经的最佳方法和时间
丑时(凌晨1~3点)是足厥阴肝经气血最旺的时刻,此时宜熟睡以滋养肝血。此外,在19~21点按摩与肝经同名同气的手厥阴心包经,也可以达到养肝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