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猝死,其他任何形式的死我都怕

11月27日某明星在录制节目过程中晕厥猝死。

出于对死者起码的尊重,不做过多事件描述及热度宣导,仅跟随影视工作者一起对死亡这个主题做点反思。

在网上看到大家都在以此反思,我也怕不急待的对照了我自己——我怕不怕猝死呢?

怕!”答案非常肯定。

你想想,原本一切都好好的,把这篇文字敲起来,给公众号里面内容堆起来,知乎的问答数据积累着,课程上线做推广经营,通过多形式实现转化变现,回报出资人并继续开启关于思维在生活中应用的课程,把唤起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理性思维的方式方法传播起来的事情正在进行着……

再想想,在原本的生活中会遇到合适的伴侣,一起相互配合着经营起温馨的小家庭,养一个小宝宝——男孩了当兄弟,女孩了当小公举,时不时的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吹吹牛逼,或者去朋友、师长那里拜访请教,定期的陪家人出去转转看看外面的世界……

如此美好的未来,就在这一切似乎都要开始的时刻结束了——在没有任何征兆、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就给结束了。

如果我说不怕,那连我自己都不信。

可是怕归怕,也仅仅是情绪反应,问题是:我“怕”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作为一名思维观察员就是要观察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得出这样的结论。

观察了一下自己,我对于猝死最直观的“怕”有两种:

其一、我怕这样的结束太仓促,来不及准备

猝死的这一瞬间,之前的苦闷消停的、不得志平复了、欢乐停下来了、渴望也在这一瞬间嘎然而止了。

不管我开不开心愿不愿意,它就像一辆重型卡车,在我丝毫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从某个路口凶猛地冲出来把我的生活拦腰截断,强硬的画上句号。

来不及闪躲,来不及准备,来不及告别。

对成型的志趣做些交代来不及、对喜欢的姑娘说句“喜欢你”来不及、对父母做个道别来不及、窝在心底要讲的道歉来不及、对朋友兄弟信任与支持的感谢来不及……

还有银行账号和密码来不及说、账户存款和欠款情况来不及安排、记录的文字和书籍来不及处置。

这种仓促,是我怕的。

其二、我怕这样的结束有些悲凉,很抱歉

猝死的这一瞬间,如果我在外地独处的房间里,无人知晓也便无人问津,待到尸体发出恶臭,或者房租水电要上门来才可能被发现。对不住发现我的人,吓到了他们我很抱歉。

如果猝死的这一瞬间,我在工位上、上下班途中,倒在地上面无血色身体冰凉,难免引起周边人的惊恐,一阵慌乱之后被警察叔叔给联系医院来处理。受到惊吓的周边人、警察叔叔和白衣使者,给你们添麻烦了,抱歉。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了,父母则会像遭受了晴天霹雳,在遥远的家乡接到陌生的电话被告知,然后强忍悲恸跨越千里到一个陌生城市来给再也不会睁开眼的儿子送行。那流干了泪的眼角会凹进头骨里,一夜之间白了的头发稀稀松松的飘荡在风里,无望甚至绝望使得人干瘪成了一副挂着衣服的骷髅骨架。这里连说抱歉,都是给心刺窟窿。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对那些信任和支持我的朋友,及帮助和指导我的师长,很遗憾让大家失望了,抱歉。

给别人造成麻烦的愧疚,是我怕的。

鉴于对猝死有这“两怕”,于是又多想了一点,发现自己不光怕猝死,还怕被谋杀、打架致死、意外死亡、病死等任何形式的死亡。即便是年龄大了老死,我也怕。

我怕的不是死亡的某种形式,而是死亡本身。

可是…可是…可是怕死,就能避免么?

当然可以,求仙问道

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只能直面它了。

于是继续问自己:怕死,究竟怕的是什么?

——怕的是遗憾、是心有不甘、是本可以、是本应该,是不愿意如此这般了结一生。

糊里糊涂的生与死,我怕

想想自己生而为人,啥都还没来得及弄明白,恍惚一下就没了。

看起来学习是学了,工作也在工作了,成家的话也会按部就班,别人讲的努力也在努力,付出也是在付出,可是这些都是为了什么?

难道仅仅是生存下来,活下去么?

还有青春、体力、精力、智力在付出|——甚至在透支——用于创造的成果要和这个世界换得的是什么?

更多的钱,更多的房子、车子,走更远的地方,吃更好吃的食物?

我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要去往到的方向,争取的、放弃的,欣喜的、失落的,甚至我的存在和不存在,于亲友有什么意义,于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

最关键的是,和我自己有什么意义,为了什么?价值何在?

浑浑噩噩的活着,稀里糊涂的死去,这是最残忍的——简直就是白来一世糟蹋一生,六道轮回中都不好意思再投胎为人。

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若未闻道而死,哎……

这是我怕死的原因——糊里糊涂的生了、活了、死了,却没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找着了方向与意义,也许就不那么怕了

如果幸运,找着了自己的方向定义了自己的价值,有具体的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也在用心做着并享受其中。

因为是自己内心所向也赋予了价值,所以会倾尽一生来为此奋斗,即便中途遇到了死亡,虽有遗憾,但也能坦然接受。

事没成的,遇到了死亡,虽然身体死了,但是事和精神会一直延续下去;成事的,遇到了死亡,死了就死了吧,反正事和精神已经在延续了。

为崇高梦想而持续奋斗的人生,死而无憾。

无憾,也就不那么怕死了。

往小了看,像醉心烘培的人用心经营烘培店把美味传递出去,沉迷于鲜花世界的人在精心分享花艺之美,喜好茶艺的沏沁人心脾的茶,乐于捣鼓计算机的开发设计软件,好为人师的人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挥斥方遒的人在政府或者企业指点江山,喜欢码字的人就待在自己的空间里面码字……

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并且是发自内心觉得有价值的事情,你在做的过程中就已享受其中了。即便遇到了死亡,也是在享受着的当下结束的。好比,好美色之人“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即是如此了(就字面意思理解)。

没有那么多遗憾与留恋,人生知足了便不贪生,也就不那么怕死了。

或许找到人生价值和目标后,人就不容易那么怕死了。若对此又可以倾力而为且享受其中,那么“死不足惜”就可以讲出。

若是追寻到了理想、实现了价值或达成了使命,那么生命的体验足以丰富,至于肉体还能活多久也不用去计较,而三百年、三千年后代表这个人的精神依旧活着——苏格拉底发现真知启迪智慧、佛陀觉悟普度众生于苦海、耶稣创造天国给众生以福音……

他们不会再担忧自己的肉体是死或者不死,都已无关紧要,因为精神已经实现了永生。

 当然了

精神不死和身体健康毕竟不是一个概念。

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倾尽全力去寻找并坚持自己的志趣,去行动也能享受其中,在心理层面上可以不让自己那么怕死。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尽量地争取作息与饮食规律,适当运动预防躯体疾病,在生理层面减少被死亡光顾的几率。

也许当我们不那么怕死了,也减少了死亡的几率后,至于“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就交给上帝掷筛子吧。

仅此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