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灶冷烟火灭, 门闭锁自哀
原创|灶冷烟火灭, 门闭锁自哀
文/欢爸
时间/2019-03-10 00:18
【引言】走好保护的第一步,深入挖掘古镇的文化基因,为传统古镇注入“魂”,真正做到让古镇“活起来”。~
【注】古镇临涣镇中心的南阁茶楼。
【正文】原创|灶冷烟火灭, 门闭锁自哀
开篇词:
人去楼阁在,
镇空少客来。
灶冷烟火灭,
门闭锁自哀。
连续两日读马尔先生关于小城临涣古镇的保护和徐州汉王镇之历史文化心思的推文,其心也切、其情也真,忧心、焦虑,溢于言表,颇多感触和感动。
黄淮平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久经战乱、杀伐无数,古迹余存甚少。加之,长期的农耕为主,工业亦不发达,经济发展缓慢,对古镇的保护,也是有心无力的状态。虽被列为安徽十大古镇之一,却无皖南古镇的风采和名气,名不符实也实属无奈。
然,临涣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从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以及其后的历朝历代均是名人辈出,骞叔、嵇康、稽含、稽绍、戴逵、戴颙、戴勃、桓伊、武亢、徐防...
临涣古镇人口并不多,至今也不足两千,加之外出打工的多,留下来的就更少了,缺少人气,想繁荣也难。更何况,古今的繁荣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土著为主的,外来的过客又怎会常驻一地,来经营别人家的繁荣呢?
修城如旧难修心,
琴馆冷曲为谁吟,
但有南阁常坐客,
归来游子寻故邻。
窃以为,
古镇之幸在于人丁兴旺、游子归心,
古镇之兴在于建筑修其形、文化修其心,
古镇之美,皆在于市井烟火气、往来旧乡邻...
古镇之古是有形的,一座老宅、旧院,一条老街、深巷,一棵古树、枯藤,一间破旧庙宇、道观,一曲古老的大鼓、梆子...
修表不易、修心更难,不可能通过“大跃进”那种简单粗暴的建设形式,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目的。无论是晋商还是徽商的深宅大院,都是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才呈现出如今的模样给世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的慢、破坏的少,留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思考、挖掘和整理,更重要的是积累必要的财富,才有资格去谈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当我们尚无能力去保护她的时候,尽量不要去破坏她,这已是最低要求了。
临涣古镇人好茶,虽当地不产茶,却能将六安的红棒茶打造成了临涣特有的品牌“棒棒茶”。十几年前,就看到过一篇关于临涣老茶馆的文章,历数古镇的老茶馆从之前的十几、二十几家,已经萎缩到五六家了。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常驻人口数量的减少,安居不能乐业,无法维系茶馆的日常经营。
古镇之梦也是中国梦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不管是旧城改建也好、养老地产也罢,一定的人口基数是发展、繁荣的基础,改造和发展古镇的中间力量,就在那些留守故园的实干家和外出异乡打工的创业者之中,他们有能力、有眼界、有财力、有魄力,政府如能合理规划、引导,不折腾,耐下心来,几代人的财富积累,真正能用于古镇的修复和保护,就能让古镇从衰败中慢慢苏醒过来,终有重现旧日繁华的那一天。
炳兰老师说:
古镇振兴是一盘大棋,古镇的保护和创新发展是下好这盘棋的关键一步。
古镇闲适的生活气息令人向往,寻找古老的文化记忆,寻求自我的文化认同。临涣古镇面临两难的困境:要么持续衰败无人问津,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消逝;要么在过度的商业改造中,丢失了原有的文化脉络,这是马老师及所有关心古镇的人对其处境的担忧。
走好保护的第一步,深入挖掘古镇的文化基因,为传统古镇注入“魂”,真正做到让古镇“活起来”。
修心远胜于修形,修不好可别乱修。
文似看山不喜平,若修得千宅一律,必是败笔无疑。
期待政府、民间投资人携手共修古镇临涣…
古镇若修复得充满历史文化气息,又静谧、宜居、设施完善,说不定我也回来隐居于此,省却很多都市的纷繁之扰,不知古镇接纳可否?
困极、搁笔,来日再叙。
作者相关文章:
资源持续更新中......
【欢言趣语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