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笔记丨32.爻题、爻辞:解开六十四卦的秘密之一

▶ 爻题

《周易》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有六个爻,每一个爻都有一个名称。其名称都由两个字组成,一个表示爻的次序,称为爻位名,一个表示爻的性质,称为爻名。

· 爻位名:表示六爻的位置,由下往上依次为 “初”、“二”、“三”、“四”、“五”、“上”。

· 爻名:表示六爻的性质,爻分阴阳两种,阳爻记为“九”,阴爻记为“六”。

位置数的爻位名加上性质数的爻名,两者组合起来就是爻题了。

如乾卦六爻的名称分别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

坤卦六爻的名称分别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那么为什么阳爻记为“九”,阴爻记为“六”呢?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句话: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尚书·洪范》

看过[《易经》笔记丨河图洛书]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五行之数的秘密,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翻看之前的笔记。

朱熹说:“其九者,一、三、五之积也。其六者,生数二、四之积也”。

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在这五行之生数[也叫小衍之数]中:

· 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之极数。

· 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

阴阳之数合而为十五,故化为洛书则纵横斜皆为十五数,乃阴阳五行之数也。所以《易经》中用九代表阳爻,用六代表阴爻。

还有的学者认为:“九”、“六”本源于大衍揲蓍法之七、九、八、六四营之数。

此四营之数分别对应四时之春、夏、秋、冬,对应四象之少阳、太阳、少阴、太阴

  • “七”:为春、为少阳,过渡到九 [夏、太阳],阴阳性质未发生变化,为不变之数;

  • “九”:为夏、为太阳,过渡到八 [秋、少阴],阴阳性质发生了变化,为可变之数;

  • “八”:为秋、为少阴,过渡到六 [冬、太阴],阴阳性质未发生变化,为不变之数;

  • “六”:为冬,为太阴,过渡到七 [春、少阳],阴阳性质发生了变化,为可变之数。

《易经》讲究变易,故取“九”、“六”两个可变之数代表阳爻、阴爻。

▶ 爻辞

爻辞:说明爻义的文辞。

《周易》六十四别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

加上乾、坤两卦各有一用爻[用九、用六],总为三百八十六爻,故有三百八十六条爻辞。

每爻先列爻题,后为爻辞,如:“初九,潜龙勿用”。

爻辞是组成各卦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体例内容、取材范围与卦辞相类。

从《易经》卦爻辞的内容来看,卦辞、爻辞分别是对卦象、爻象的解说。

卦象和卦爻的符号系统,是在长期的原始卜筮过程中,逐渐把“象”和“数”进行整体化、有序化、抽象化,直至成为“理”的结果。

就六十四卦来说,古人通过八种卦象对立面的排列、组合,组成三十二个对立面。六十四个卦两两相偶,成为对立的卦象相配合的系列。

反映了古人认为的阴阳互换、阴阳一体、对立统一的思维理念。

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转向其反面,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这种思维理念是承认卦象存在着对立面,并由对立面所构成。

对立面的相互关系说明事物变化规律的思想萌芽,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鑫哲读书##易经笔记##中国哲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