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缘何东渐江淮迁都寿春)(1)
楚国迁都寿春古城遗址
楚国,是周朝时期华夏族(汉族原称)在中国南方建立的一个诸候国。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湖北称归东南)。常与周发生战争,周人称为荆蛮。熊渠做国君时,疆土扩大到长江中游。楚文王时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春秋时兼并周围小国,不断与晋争霸,史称“战国七雄”。楚庄王为霸主时,疆域西北扩大到武关(今陕西商南南),东南到昭关(今安徽含山北),北到今河南南阳,南到洞庭湖以南。战国时疆域东北扩大到今山东南部,西南扩大到今广西东北角。楚怀王攻灭越国,又扩大到今江苏和浙江等广袤地区。在秦统一战争中,屡次被秦打败。公元前278年郢失守,迁都陈(今河南淮阳)。前241年又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前223年被秦所灭,在寿春建都18年。
楚,原为江汉间小国,与江淮地区的寿春相距千里。春秋以降,楚在南方崛起,北上中原,东进江淮,征战于江汉与淮水之间,争雄称霸,一跃成为南方大国。从楚入江淮,至迁都寿春(命曰郢),到为秦所灭,楚在江淮之间经营长达数百年之久。当年,楚在秦强大的军事重压下,迫不得已将都城步步东迁,最终选择寿春为都,直至灭亡。依当年楚地之辽阔,又号称南蛮大国,且江陵郢都城近在长江北岸,为何不渡江去东南一带寻个远离秦人又有险可守的地方做都城,反而向东北方的沿淮一带去,最后迁到平畴千里、地势开阔的寿春呢?有什么个中原因呢?本文根据有关文献并结合考古资料,对有关问题略作浅析,试图解开这一千古之谜。
东渐江淮的历程
剖析楚国迁都寿春的缘由,必须要了解和掌握楚东渐江淮的历史。楚的兴起与衰亡的过程,几乎与整个周代相始终。楚原为南方小国,在西周成王时,因举文武勤劳之嗣,封于子男之田,居丹阳。至西周晚期,“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至于鄂,……皆在江上楚蛮之地”。进入春秋,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楚频繁征伐于江淮之间,北上中原与蔡、郑、许、申等诸侯强国或盟或伐,争夺霸主地位。公元前679年齐桓公称霸,楚亦始大。至楚文王时,已“兼国三十”。楚成王时,使人献周天子,周天子赐胙(zuò,音作)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于是楚地达千里。由上可知,楚在春期早期强大后迅速扩张,主要活动于江淮以西,北上中原图谋霸主地位的战略意图急剧膨胀。
纵观楚国迁都寿春的历程和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楚国虽然势穷力竭、强弩之末,其状若蹈虎尾,如涉春冰,但随着其东渐江淮、楚地东扩,楚国王室的重器应该是无一例外地搬往寿春城,楚国几百年的文化艺术以及手工业的巧夺天工也随之沉淀在这里。楚国虽亡,然而楚人长期凝聚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融汇南北、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崇尚武装、热爱祖国的爱国精神,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革新精神,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则垂世千秋、永放光芒。楚人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楚文化,是沾溉百代、流泽万世的,它必然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无价之宝。纵观楚国迁都寿春的历程和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楚国虽然势穷力竭、强弩之末,其状若蹈虎尾,如涉春冰,但随着其东渐江淮、楚地东扩,楚国王室的重器应该是无一例外地搬往寿春城,楚国几百年的文化艺术以及手工业的巧夺天工也随之沉淀在这里。楚国虽亡,然而楚人长期凝聚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融汇南北、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崇尚武装、热爱祖国的爱国精神,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革新精神,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则垂世千秋、永放光芒。楚人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楚文化,是沾溉百代、流泽万世的,它必然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无价之宝。楚东进江淮大约在春秋时期。其客观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楚北上争霸受阻。公元前679年,齐国取得霸主地位后,中原一些诸侯国因受楚威胁纷纷依附于齐,结盟抗楚。此外,江淮西部的江、黄、弦、柏等小国方睦于齐,采取联姻抗楚,对楚构成重大威胁。由于淮河流域诸国联合抗楚,又有强大的齐国做后盾,使楚北上图谋屡屡受阻。二是徐人取舒,削弱了江淮地区的偃姓方国势力。《绎史》卷六十六载:“舒势之分,盖始于徐人取舒之后(公元前657年)”。在徐人的侵扰下,导致偃姓群舒集团分裂,根本无力抗拒楚国强大的军事机器。
楚北上受阻后,转而东进。公元前655—623年,先后灭弦、黄、江等小国,江淮西境诸侯小国尽被楚所灭,或成为附庸。据《左传》记载:楚穆王四年(公元前622年),“六(今安徽六安)人不服楚即东夷,楚灭六。冬灭蓼(今河南固始)”。楚灭六事件,可看作是楚东进江淮的重要标志。楚以六为据点,进驻江淮,开始了征服江淮的进程,楚穆王十一年(公元前615年),“群舒叛楚,夏,楚子孔执舒子,平宗子,遂围巢”。楚庄王元年(公元前613年),“楚子孔、潘崇将袭群舒,使公子燮(xiè,音谢)与子仪守而伐舒蓼”。楚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01年),“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楚子疆之。及滑汭,盟吴越而还”。《绎史》卷六十六载:“舒在穆庄之际,咸与楚构怨”,正反映了这段历史。从上述史籍记载中看,楚在春秋中期后段已进入江淮,至吴入江淮前,楚逐步征服了江淮,江淮诸小国纷纷沦为附庸或被灭国,楚东境已拓展至江淮大别山以东、以北地区。
春秋中晚期之交,吴在楚东境逐渐强大。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84年,“楚子重、子反杀申公巫臣之族,巫臣为晋使吴,教吴乘车,教之战阵,教之叛楚。吴始伐楚、伐巢、伐徐。马陵之会,吴入州来。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从吴始伐楚、伐巢进入江淮,至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吴楚在江淮的争霸战长达111年。这期间,蔡迫于楚的压力,于公元前493年从上蔡迁至州来,成为吴之附庸。寿春,春秋为州来地。吴楚之争的结果,在客观上加强了楚在江淮的统治,其一是导致江淮方国阵营的分化,沦为吴或楚之附庸,最终被灭国;其二是楚在江淮设立边邑,实行“绥靖”政策;其三是设立军事据点,加强军事能力建设。
战国初期,越灭吴后北上称霸江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曰:“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曰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公元前447年楚灭蔡。从越灭吴,至楚灭蔡,蔡在江淮仍延续了26年,其活动中心仍在寿春一带。公元前445年后,越在江淮失去重要属国支撑,已不能正视江淮北,楚广地至泗上,基本结束了江淮地区纷争的局面。楚在徐人取舒后进入江淮,经历了与江淮六国集团的征伐、吴楚之争、楚越蔡之战,逐步统一了江淮,并于战国晚期迁都寿春,至公元前223年被秦灭国,楚在江淮的经营长达400多年。据史料记载,楚国从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223年,存在时间约819年,其中在江淮地区就占了一半时间。
楚东进江淮的历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非凡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一是结束了江淮地区小国林立、纷争割据的局面。楚入江淮前,境内小国城邦纷杂,楚入江淮后,在其军事征服和强权统治下,结束了小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江淮,也为后来的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二是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楚入江淮后,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同时通过商贸活动,沟通了江淮与处界的联系,随着封邑、设县,促进了包括寿春城等一批城市的兴起,这对于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是推动了区域间文化交流与融合。楚与江淮地区原本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共同体,楚入江淮后,其“筚路蓝缕、追新逐奇、兼收并蓄、崇武爱国”的精神物质和先进的文化,逐步渗透并影响至这一地区,最终融合了当地的土著文化。这一方面反映了进步的文化扬弃落后文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可看到楚在更大范围内也不可避免地吸纳了当地文化的因素,形成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文化特点,从而拓展和丰富了楚文化的内涵。尤其是战国晚期秦将白起拔郢(公元前278年),迫使楚东迁淮阳,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相应东移。至战国晚期后段,随着楚考列王迁都寿春(公元前241年),江淮地区的寿春实际上已成为楚国东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