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清源:寻古探幽访青州柏山

作者/鲁清源

曲径穿云上,松高翠色微。

钟鸣山月晓,犬吠野樵归。

竹露侵僧榻,苔痕染客衣。

当年禅诵处,萝薜满烟扉。

——《柏山寺齐祈》

这首五律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临淄进士王云岫(下文有介绍)同友人登临青州柏山,流连林泉的即兴之作。他用生动的文笔向我们描绘了柏山的秀丽风光,松柏蓊郁,山峦叠翠,古寺钟声,清旷怡人。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做一次柏山之旅。

柏山,俗称大山,又名万松山,坐落于青州市邵庄镇西王村南郊,海拔320米,方圆3.6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植被茂盛,古迹累累,远远望去,整座山体好像是一座墨绿色的金字塔,巍然矗立,傲视苍穹。

柏山之名,由来久矣。翻开西王村《贺氏族谱》,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吾贺氏自始祖(讳)伯刚于明永乐(1403)时从直隶枣强县迁于青郡城西四十里柏山下之西王村,而隶益都民籍焉。”从这段记载中算起,至今也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了。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片土地就是齐国贵族出行围猎,游览休闲的绝佳去处。该村东面与其比邻而居的南王孔(聂家王孔),曾在民国七年(1918)出土过北魏正光六年(525)贾智渊妻张宝珠造像碑三通(《青社琐记》、《百壶斋拾遗》、《青州纪游》中皆有记载),由此可见,早在1500年前,柏山附近区域佛事活动已经相当兴盛。

西王村北面有齐国东周贵族墓地,称西王墓,至于墓主人的背景已无从考证,或许这位西王爷当年是一位权倾朝野,叱咤风云的人物吧?而今已是“千秋万世功名骨,化作青齐原上尘。”

秋风送爽,漫步山间,凭吊遗迹,从那些残砖断瓦、荒烟蔓草间,总能让人感受到一份历史的沉淀。这些古迹屡经兵燹,风雨侵蚀,几度兴亡,几度重修,于寂寥荒凉中蕴含着时空的流转,历史的变迁。在柏山的记忆中,柏山集儒、道、佛三教于一山,三教共荣,兼容并蓄。它既有儒家的敦厚中庸,又有道家的自然无为,更有佛家的与世无争。

位于柏山北麓,有一处占地约一千多平方的古建筑遗址,这组建筑群由大雄宝殿、送子观音殿、山神庙、麦姑庙、十大名医庙等建筑组成,送子观音殿北面三阁并立,蔚为壮观。西为文昌阁,中为千佛阁,东为三皇阁,三阁成一“品”,意味着读书求仕,要做有品级的高官。三阁前有十三级青石台阶,也富有深刻的寓意,前六级为努力读书,从第七级开始为七品至一品,象征步步高升,飞黄腾达。三阁之间,有地宫相通,构思奇特,独具匠心。

送子观音殿的东厢房,曾是柏山学社,据《光绪益都县图志·山川志》卷九所记:“柏山,俗名大山,在县西三十里,山多古柏,嘉道间举人孟如玉、副贡聂墉基倡建文社于此。”一时“书声振林樾”,青、临、淄、广四县学子纷至踏来,文风蔚然。

孟如玉(1776——1817),字蕴山,号鹿溪,青州府黄鹿村人。嘉庆癸酉科举人(丁酉未京试),拣选一等,授七品文林郎。曾受聘于宋国经家做私墪儒师(宋国经,益都县宋家庄人,嘉庆十九年甲戌科殿试第三甲,赐进士出身。)。中举后,与南王孔副贡生聂墉基创立柏山学社,并推为监首,在此传道、授业、解惑。著名的进士宋国经、翰林孟兴和、贡生孟传李及名儒王元度等皆为孟如玉的得意门生。孟如玉曾为柏山学社写过《劝同社诸君子书》一诗,勉励后学,奋发上进,诗云:

群山三面围,淄水东北走。

中有柏山麓,碎成文学数。

公议登文坛,推我为盟首。

昨日到山斋,济济遍左右。

文战备争先,成就应不凡。

或成飞将军,或成霹雳手。

或成江河器,或成锦绣口。

眼大或如箕,胆大或如斗。

我今年四十,是恶不觉丑。

寄语同学人,相逢正非流。

莫学嵇康懒,莫贪刘伶酒。

及时须修进,转瞬成智叟。

谈起柏山,在这里还流传有“大山脚子长,发了孙娄王”、“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的谚语。据临淄孙娄店王内祥先生所言,柏山的人文景观,是其王氏先贤在清代中期与居住在柏山北坡附近的东王村王氏家族和西王村的贺氏家族,为了壮文运,兴科甲,在柏山共同建造了文昌阁、魁星楼等建筑。这是古人按照风水理念,利用自然的环境进行文化创意的典型之作。从柏山北坡到山顶有千米之长,这就是“大山脚子长”的来历。

“左象右马卧青牛,龙盘虎踞锁淄江。”柏山似一头席地而卧的青牛,它东临象山,西傍马鞍山,南邻黑山,北对峱山,遥望泱泱淄水。或许是因着柏山的钟灵毓秀,才令临淄孙娄王氏家族贤达辈出,簪缨不绝。自清代康熙至光绪年间,中文武进士者二十三名,中举人五十六名,做知县级以上官职的六十多人,“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更是誉满京兆。

三进士中,王云岫,字雯谷,清嘉庆二十四(1819)年中进士,初任庶吉士,散馆编修。道光元年(1821)充顺天府乡试同考官,转御史,掌福建道。三子王绪曾,字柳亭,清同治九年(1870)充湖南乡试正考官,同治十三年(1874)授怀庆府知府。“夫青州乃少昊旧址,爽鸠故都。膏腴土壤,广厚规模。山陵周布,里道盘纡,水深土厚,街阔槐粗,桑麻陇亩,家户诗书……”这篇近四千言的《青州赋》的作者崔承谟(字子嘉,寿光人,同治壬戌科举人)夫子,就是王绪曾的授业老恩师。五子王怀曾,字德亭,同治十二、十三年,乡试、会试连捷,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出任泰安府教授,父子三人皆会试及第,王云岫与其三子绪曾又先后同为编修,供职翰林院,故有“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之说。

据王内祥先生讲,在1960年以前,天气晴朗之时,在孙娄店还能看到柏山,现在因环境污染,烟雾弥漫,再加上临淄城区高楼林立,昔日景观,不复再现。

关于王云岫诗中所说的柏山寺,据西王村贺继庆先生介绍,柏山寺始建于唐朝天宝三年(744),原有唐碑两通,上面均有建寺的详细记载。明万历间重修过一次,破四旧时,被人们把山上的古建筑都毁坏了,连同那些古碑一同修建了邵庄水库。位于柏山北麓的三大殿东南角处,原有坐南朝北的山门一座,今已荡然无存。沿路前行,会看到山上仍留有古人依山而凿的石阶。白驹过隙,岁月留痕,这些踩踏光滑的石阶,见证了柏山昔日的繁华。

品柏香幽幽,听松涛阵阵。走不多远,便来到了清凉殿遗址,大殿早已倾圮,唯有残留的地基还能看出当时的轮廓。在清凉殿东墙畔,留有一通残碑,字迹漫漶泐损,仅有数字可识:“……麓卜云其吉……元君东岱神主也……而若有形人心已聚……石匠陈良福镌刻。”西面是题名碑,刻有:“孙门王氏,贾门善氏,贾门李氏……”等字迹。

由清凉殿遗址继续前行,山势越来越陡,松荫蔽日,凉风习习,来到一堆乱石前,这里就是魁星楼遗址。据西王村故老相传,早年间在魁星楼内曾立有一块八音石。传说女娲娘娘在炼石补天之时,此石不慎从天而落,后被有心人立于魁星楼前,用石块敲击奇石的不同位置,音调各异,清脆悦耳。现在八音石早已不知去向,变成了岁月的回响,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绚丽故事。

柏山植被丰富,知名的树,无名的花,各种中草药遍布山间,山茱萸、丹参、连翘、远志、枸杞、山芝麻……不胜枚数。

绕过几块巨石,便看到了一个长约三米,宽约二米的长方形水池,这是古人利用天然巨石,顺势开凿而成。池水清澈,浮萍荡漾。“一泓碧水照禅心”,传说每年七夕之际,玉皇大帝的那位七仙女便下凡来到柏山,在此沐浴,与牛郎相会,互诉衷肠,所以这个水池又叫仙女池,置身池畔,令人遐想无限。

在仙女池东面有一处摩崕题刻,巨石上刻有“造福一方,善哉上天”八个大字,书风古拙,字体不拘法度,似随心运笔而成。紧挨着西面刻有“太安道人张冲玄,住过三年,吾辞泗水。吾今住三春,费尽山主心。回首朝天去,自有天降恩。康熙三十三年(1694)立。”字迹斑驳,经仔细辨认,方可认出。张冲玄,这个人在当时是一位道教名人。明末遗民阎尔梅在其《白耷山人诗集》中曾写有《赠张冲玄》诗四首,从诗中可知,他是河南扶沟人,并且博学多识,绝非泛泛之辈,其中一首诗写道:

有个主人号冲玄,博学雄才诗百篇。

两株怪枣树挺前,径如其人须鬈然。

阎尔梅(1603——1679),字用卿,号古古,又号白耷山人。明崇祯三年举人,复社巨子,明末诗人,文学家。诗文有奇气,著有《白耷山人集》。清初剃发为僧,号蹈东和尚,云游四方,足迹遍齐鲁。

从仙女池顺着山势往南一拐,又看到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形水池,东边山石上标有“王母池”,并刻有“弘治十六年(1503)”的字迹,古人在山上开凿的这两个水池真有创意,南圆北方,这与道家“天圆地方”的学说不谋而合。“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的感慨,油然而生。王母池南侧有一处由天然巨石组成,经人工开凿的石穴,四面石壁上留下了一道道錾子的痕迹,上面盖有厚重的青石板。据贺继庆先生说,这叫道士坟,至于道士坟的来历,已无人知晓。

继续向上攀登,便到达了山顶。时值晚秋,举目远眺,蓝天如洗,白云飘浮,丹柿映日,红叶翻风,屋舍村落,棋布山间,宛如天开图画。

山顶上是一处道教建筑群,一进院落,自南向北依次是南山门,山门后面东为钟鼓楼,西为观星台,再向北是三清殿和玉皇殿,这处建筑群依山借势,险峻壮观。杂草荆棘丛中,到处散落着许多绿色的琉璃瓦片,三清殿原址上还留有一通残碑,上面刻有“朱见龙撰并书,住持道人赵来会”的字迹。

从残存的废墟中,即可想象到这组建筑群昔日的辉煌,因此这片废墟更具有了浓厚的魅力。余秋雨在《废墟》一文中说:“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一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柏山一年有五次庙会,分别在正月、四月、十月和腊月的初八日及六月初一,以四月初八最为隆重。忆当年,佛像庄严,信众云集,香烟袅袅,烛光摇曳,钟磬之声,不绝于耳,甚为热闹。尽管昔日的繁华已随风而去,但却有讲不完的故事依然在山间回荡。

时间追溯到1935年,那时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就在这山顶上的玉皇殿中,曾经盘踞着一帮以衣来好(又名衣可春,临朐人。)、牟西彦为首的土匪,他们在这里称王称霸,鱼肉百姓,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一次,山上的一个土匪钻进西王村闹事,村民贺银邦义愤填膺,开枪打死了这个土匪,于是这群被激怒的土匪扬言踏平西王村。

西王村外表看似平淡无奇,但村内却是别有洞天。村庄四周砌有坚固的围子墙,墙上设有枪眼,该村南北两面是深沟,只在东西两处设有寨门,东为德兴门,西为顺兴门,庄内陆下还有为躲避战乱而特意修建的地道,里面有石磨、水井等生活用品,遇到战乱,可以在里面长期居住生活。

当年,西王村人民在与衣来好的战斗中,村民贺银邦不顾个人安危,凭借着这条地道做掩护,成功地冲出土匪的包围,去东台头“重兴永”商号买回了一口袋“黄药条”(一种土子弹),利用村中仅有的三杆台枪,二十支土炮,与土匪斗智斗勇,最终将这群土匪打了个落花流水,逃之夭夭,狠狠地重挫了这群土匪的嚣张气焰,捍卫了一方百姓的安危,演绎了一场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历史。

往事如烟,不堪回首。如今,西王村人民高瞻远瞩,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住绿水青山,记住一片乡愁,充分认识到了柏山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对本村历史文脉,精神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他们与新农村建设共同结合,综合开发,自2011年春,相继修建了玉皇庙、万寿亭、先天八卦图、寿文化摩崕题刻群等旅游景点,引来八方游客,观光览胜。

潺潺圣水泉,绵绵福寿长。期待不久的将来,“柏山胜景”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本文在写作中,得到了青州一中闫玉新老师,卲庄镇西王村贺继庆老师及临淄孙娄店王内祥老师的大力支持,谨在此一并致谢。

(0)

相关推荐

  • 探秘:它究竟是不是明代状元之墓

    它究竟是不是明代状元之墓 沈跃宝  童达清 微信版第947期 沈懋学,字君典,号少林.万历五年(1577)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六年因反对内阁首辅张居正"夺情",托病辞官归宣城.万历 ...

  • ​土桥王村不姓王 /张凯

    ​土桥王村不姓王 /张凯

  • 【大荔文学·小说连载·王凌琴】千里经商回家遭绑票 婶娘再嫁侄杀得利人——土匪窝记事(4)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31 千里经商回家遭绑票  婶娘再嫁侄杀得利人 --土匪窝记事之四 原创/王凌琴 王村王姓户里有一幅珍藏的先人影轴,宽约一丈,长约丈五.每年正月里各家轮 ...

  • 华州杏林镇南王村村史

     吉建军,字劳伍,诗人.作家.资深媒体人. 南王村新貌  南王村是杏林镇杏林行政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老村子.之所以有这么多年的历史,并非是史料记载,而是村中的一棵老槐树.这棵老槐 ...

  • 乡村古景:王阜王村埠、柳塘

    云溪(王村埠.王阜)八景 山谷倚天 巍峨山谷耸,峻削倚天关. 矗立超群岫,危擎小众山. 势凌云汉外,形逼斗牛间. 绝顶登临处,真疑日可攀. 石柱中流 玉筍中流竖,根埋不计深. 擎天原自昔,砥柱到如今. ...

  • 一心赶超柳永的诗人,却因一首词断了前途,戏谑皇帝的后果很严重

    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记得以前写秦淮八艳时,感觉有两位的名字起得最为诗意,一为柳如是,二是顾横波,其他如李香君啊陈圆圆一众,皆俗不可耐,至于那位名叫寇白门的,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符号而已. 仅 ...

  • 《全史宫词》和宋代历史(五)

    秋水高吟满殿惊,绿衣翠髻可怜生. 承恩不为闲歌舞,摘取南华作小名. 根据宋代的<贵耳录>记载,宋真宗为大臣设宴,说到"庄子",忽然命令秋水来这里.人们一看,原来是一个身 ...

  • 【文氏文化】历代名贤赠文征明诗文选录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 ...

  • 洛阳温泉游【汝州】篇——寻古探幽访奇 泡汤赏叶放松

    洛阳温泉游【汝州】篇——寻古探幽访奇 泡汤赏叶放松

  • 海城寻古探幽记

    初冬时节,风和晴好之日,我们踏上了奔赴辽南鞍山海城市寻古探幽之路.团队的通知曰:2017年11月11日,辽宁文保志愿者团队组织历史爱好者文保志愿者,行走鞍山海城地区历史文化遗址.主要行程是:鞍山市博物 ...

  • 去梦开始的地方旅行——到“百里画廊”寻古探幽

     很想去旅游 与你一起 牵手 去梦的地方 放下所有的包袱 带上相机和日记 去捕捉 山气瞬息万变 鸟飞蝶舞 云影雾岚 百年落花 千年流水 心与心 放逐去旅行 随微风轻拥 和阳光亲吻 我与你 跋山涉水 ...

  • 温州记忆——九山河寻古探幽

    浙江省委第二任书记王家谟牺牲在华盖山 鸡鸣岭的故事 作者:施菲菲 积谷山怀古 黄兴龙 诗/摄 浙江省委第二任书记王家谟牺牲在华盖山 鸡鸣岭的故事 作者:施菲菲 积谷山怀古 黄兴龙 诗/摄 展开

  • 四明山中,八仙的传说,寻古探幽罗汉谷

    罗汉谷之名,来源于八仙的传说,吕洞宾到山中下棋,有一天因急事匆匆离开,把包裹落下了,十八个罗汉们一直守护着他的包裹,但是一直到罗汉终老,吕洞宾都没有回来. 人们被十八罗汉的虔诚所感动,将这个山谷称为罗 ...

  • 【榜上诗家】徐荣峰||汲取精华承雅韵,寻古探幽送旧年。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家简介 徐荣峰.网名双阳河畔.上海市人,大学文化.从事诗歌创作数十年,作品散见<中华文艺>.<当代作家联盟>.<大森林文学>. ...

  • 记录我这两年来的寻古探幽

    记录我这两年来的寻古探幽

  • 今日盛泽,要寻古访旧也不容易了

    寻古访旧虽不易,但总得将我所知道的盛泽名字的古之由来先梳理一下:清乾隆<盛湖志>有载:"盛泽古名合路.因春秋间吴越相争--盛泽与黄溪皆边城之地,可为吴,可为越,难为分析,故名合路 ...

  • 【随笔杂记】春日寻古访今

    到博贺参加民俗协会的理事会议,坐我旁边的短发大姐,年约六十左右,滔滔不绝地同大家说起疍家的婚嫁习俗. 她对叔殷切地恳请:张老师,您一定要好好写一下.把博贺疍家文化更好宣传,把咸水歌和疍家婚嫁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