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篇 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研究回顾
X
分布于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的红山文化,因出土具有地域性特色的玉器而蜚声海内外。在红山文化玉器的诸多器型中,勾云形玉佩因形体硕大,琢磨精致,造型奇异,独具神秘色彩而成为首屈一指的代表器型,受到玉器研究者的特别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红山文化玉器被确认以来,学者凡论及“红山文化”或“红山文化玉器”,则必然要涉及勾云形玉佩,还有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勾云形玉佩进行专门讨论。随着时代跨入21世纪,回顾总结此前的研究成果,对于了解目前的研究状况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试对有关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的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并将自己对这些研究的一些不甚成熟的想法提出来,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的造型与纹饰都颇具特色:一般器体为扁平的长方形,中心镂空一弯勾,四角对称地向外呈卷勾状;在正面或两面琢磨出与器体轮廓走向一致的浅凹槽,长度在10至24厘米之间,器体的长度明显大于宽度,本文称之为“长型勾云形玉佩”。这种玉器最早发现于阜新胡头沟和凌源三官甸子的红山文化墓葬中,在1984年和1986年发表的发掘简报中,发掘者分别将其称作“勾云形佩饰”和“勾云纹玉饰”,此后学者普遍称这种玉器为“勾云形玉佩”或“玉勾云形佩”。
在红山文化玉器中,还有几种与勾云形玉佩相似的造型。其一是与典型的勾云形玉佩相比,体略短,近方形,除四个卷角,上、下边还有三至五个较大的凸齿,上边中段有两个小穿孔,本文称之为“短型勾云形玉佩”;其二是镂空圆孔式双眼和弯弧形双眉,两眉之间有一圆孔,下部有一排牙齿,表面琢磨相应的浅凹槽,多称之为“带齿兽面纹玉佩”或“带齿动物纹玉饰”;其三是器体除了镂雕一个主体弯勾外,还派生出若干个弯曲流畅的勾角,似一片片飘舞的羽毛,本文称之为“多勾形玉佩”(图四);其四是一端为弯角,后有长柄,一般称之为“玉勾形器”。上述的这几种器型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均在器表随器型的走势琢磨出宽缓的浅凹槽作为装饰,且器体的边缘逐渐磨薄呈刃状。此外,在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M9出土的一件玉器,体近长椭圆形,下边雕若干齿牙,中央钻三孔,如镂空的双眼和眉间的系挂孔,表面无浅凹槽装饰,似为带齿兽面形玉佩的未完工或简化形式,本文称之为“简化式带齿玉佩”。学者在研究时多将它们并为一类来考察,统称勾云形器或勾云形佩。本文的“勾云形器”即采用这种广义的概念,而“勾云形玉佩”则专指如图一所示的典型器型。
回顾以往学者对勾云形器的研究,主要从器型的创意理念、类型划分、各型之间的演变关系及使用功能等几个方面着眼,下面笔者对这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梳理。
(一)关于勾云形器创型理念的研究
勾云形器造型奇异,既变化多样,又有内在的统一规律,出土与传世数量也很多,因此从红山文化玉器被确认之后,勾云形器就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成为学术探讨的热点,而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对它创意理念的解释,即勾云形器的原型是什么?这一问题从1991至2001年持续十年间,一直有学者撰文,提出的思路很多,但至今仍无定论,下面笔者将各家之说按时间顺序作一梳理,以便了解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程。
1991年,陆思贤提出勾云形玉佩中央的弯勾是模拟身体卷曲的龙,而四角则是模仿蛙、龟的蹼足或鸟类的勾喙;王惠德则认为勾云形玉佩与C形猪龙和玦形猪龙一样,是龙的表现形式之一。同年,美国学者江伊莉撰文介绍哈瑞先生私人收藏、后捐赠给赛克勒博物馆的一件带齿兽面纹玉佩,认为它是红山文化玉猪龙的抽象化表现形式。本年度对两种形态的勾云形器都有所认识,均认为与龙有关系。
1992年,偏重于对带齿兽面纹玉佩的解释。邓淑苹认为典型的勾云形玉佩不是龙的抽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