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你,怎么打开自己心里的那扇门
一个16岁的男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心里一直有扇门,所以我想问真正为自己做一件事到底代表着什么”
短短的一个问题一句话,让我想到了一部很久之前的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一段十六岁的中学生们的成长故事,白雪、陈非儿、欧阳严严和韩小乐等几个十六岁的少男少女,在高中校园里的一段生活,让我们能从中看到自己飞逝的花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十六岁。可是,每个人的十六岁又是不一样的十六岁。
如果有扇门,那么这扇门又是什么样的门呢?
—1—
搜狐网评是这样评价《十六岁花季》这部剧的:“该剧把两代人的代沟问题、教育制度问题以及初恋、早恋等问题放到桌面上公开讨论,已经厌倦了说教式教育的青少年们一下子就被这部活泼、轻松甚至有点叛逆,看起来离生活很远,实际上却离自己很近的电视剧所吸引。而剧中的人物和所展现的校园生活,也成了众多青少年观众所向往的生活。”
那么,他们向往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就像提出这个问题的16岁少年,能看得出来他的好奇、心有忐忑,而又满怀期待地打开那扇门,这里有他的不安和困扰,也有他的勇敢和敞开。
16岁正处于传统意义上的青春期阶段。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青春期(12~18岁)的主要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它指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他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每一个阶段有这些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并且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这八个阶段紧密相连。
看起来,这个少年的困惑正是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典型困惑,也说明他已经顺利地度过了前面几个阶段。
—2—
这个少年说心里一直有扇门,给人的感觉是这扇门隔开了门内门外两个世界,而他正站在门边,抬头【憧憬】地望着这扇门,希望把它打开,却又有点【犹疑不定】。
“门”一般指房屋两扇的外门,与作内门的户相对,是人出入房屋的必经之处,又引申为途径。它通常建于居家的房屋中,由此引申为门第、家族,又引申为不同的派别、类别,特指宗教、学术方面不同的集团、派别。
对于这个少年来说,他似乎有满腹的话,但又不知如何说起。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想独立却又挣脱不了家庭的羁绊。可能,这个门对他来说,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或许,门内的是现在的世界,门外的是未知的世界。
门,或许就是那个羁绊。
那么,这扇门有多高?多大?是什么材质做成?上面有什么图案?如果站在门边,想要 对门说些什么?门内的你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
或许,这个青年也知道,这扇门的钥匙或者说开关一直在他手里,他随时可以打开。但是他似乎又有点担心,又在担心着什么呢?
或许,可以把它写下来或者画下来,看看有着什么样的答案。
—3—
这个少年的后半个问句是“所以我想问真正为自己做一件事到底代表着什么”
看起来,和前半句是个因果关系的句子。似乎打开了这扇门,就意味着解决了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或者说,解决了后面的问题,你就可以安全地打开这扇门了。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三问一直是哲人们追求的答案,几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活出你自己”也是世世代代人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不知道为自己做一件事到底是什么是青春期孩子普遍的困惑。很多时候,父母和养育者的环境、学校教育已经帮助他们做好了决定——虽然这个决定并不是他们自己的。
这也给青春期的他们额外增添了很多负担和纠结。
—4—
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1968)认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依次构成。
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结合马斯洛和埃里克森的理论,或许这个男孩可以问问自己,现在的他已经满足了什么需要?下一步有哪些需要?
从发问的状态来看,你似乎至少已经满足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
或许“真正为自己做一件事”可能代表着“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或许是选择的需要,决定的需要,生而为人的需要,一个大男孩、小男子汉的需要。
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更高级别的需要,一旦实现那么你可能就进入了心流的状态,会"衣带渐宽终不悔”,哪怕“为伊消得人憔悴”。
你将是兴奋的,愉悦的,满心细胞欢喜的,全世界都将为你让路的那种美好的感觉。
—5—
哲人尼采说过:人生本来是无意义的,每个人为各自人生赋予意义。
这个哲学思想可以作为青年人前进的方向,也是每个生而为人的人需要考虑考察的方向。
在当下的青春期,或许可以在“不影响别人,不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的大原则下,做点让自己喜欢的事情,为将来打好基础可能是个很好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十六岁的花季,每个人的十六岁都是不一样的花季。
这是一扇门,由每个人自由选择而打开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