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让自己成为“杂家”
上午做了一次评委,给老师们评教案,其中一份语文《琵琶行》的教案引起我的注意,这位老师的字写得不错,教案的内容也不错,不过其中导入的时候有个小细节我觉得不是很合适。
这位老师的教案上写的是给学生播放《高山流水》让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其实《琵琶行》是一篇描摹琵琶演奏的诗歌,而《高山流水》则一般是用古筝或者古琴来演奏,所以此处我就建议她使用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来代替,效果会更好。
从这个角度看,这位老师应该是对这些古曲不是很熟悉,所以在选择上就会欠考虑。
我一直认为,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成为一个“杂家”。
所谓“杂家”,是指我们不仅要明白文学的那点事,更重要的是,还要广泛涉猎各种学问,包括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哲学美学、书法绘画等等。
这些东西未必要多么精通,但是粗略了解一些还是可以的。
我一直认为,语文老师,肩负着比别的学科更重的使命,这种使命就是“传道”。
所谓的“道”,是中华文明的大道。
从这点上讲,只有语文,更能肩负这种使命。
而作为“传道受业解惑”的语文老师们,就不能仅仅把授课这件事,简单地理解成讲解课文。
换句话说,如何判断一位老师是否是一名好的语文老师,往往可以通过看他如何看待那些“非考核”类的知识上,通俗点讲就是那些对于考试来说,看似“无用”的东西。
我曾经打过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那就是,一个好的老师,包括但不限于语文老师,都是像一个木匠一样,给学生打造了一个精美的,包含着很多空格的书架,每个格上给他们贴上了标签,吸引学生自己把每个格子上的知识都装满。
简言之,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了,作为老师,给学生搭起框架,引导他们终身学习。
最起码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告诉他们,学问,原来有这么多,这个架子,是扎实的……
熟悉我授课风格的老学生们不少跟我说,老师,你应该去教大学。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呵呵。
虽然我能力有限,但是如果没有了高考的限制,我觉得我可以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
扯得有点远了,回头来说说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为什么依然要求语文老师应该成为一名“杂家”。
其实在日常的教学中,这些杂学往往会在不经意中渗透在教学中。
举几个例子。
比如诗歌里我们讲王维,王维这个人,受佛家的影响非常深,你看他的名字,王维,字摩诘,其实就来源于佛教的一部经典《维摩诘经》,所以他也被人称为“诗佛”,从他的诗歌里,我们经常能够讲到那种“空灵”的感觉,如果我们对于佛家的学问一无所知,就很难把这点讲到位。
再比如新教材里的老子四章,《道德经》这个东西,学问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仅仅限于把课文里那点东西给学生翻译一下,就算完成了任务,那无疑是不合格的。
简单说,我们要做到的最起码的工作,是应该像农民撒种一样,通过学习教材,在学生的心田上撒播种子,以期待某天能够生根发芽。
包括写作,如果我们懂一点哲学思想,能够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性,学生写出的文章就不至于干巴巴的一根筋。
再比如诗歌,中国的诗歌,基本上都是通过特定的意象构成特定的画面,由这个画面营造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态度。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定的中国画的底子,起码我们要知道“中国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在哪里。要粗略的知道什么是工笔,什么是写意。
这样我们才能体会什么是“古道西风瘦马”“古藤老树昏鸦”才能理解什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才能给学生描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才能领着学生体会“自在飞花轻似梦”,懂得什么是“无边丝雨细如愁”……
当然,在日常的教学中,在很多场景中,随时有可能遇到需要我们往外延伸扩展的地方,这就应了那句“给人一杯水,需要准备一缸水”的话,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可以准备十缸水乃至百缸水。
总而言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没那么简单,不阅读大量的书籍,仅靠课本上所学的那点东西去教学生,那只能成为一名“教书匠”,充其量算是经师,成不了明师。